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学论文 >

席夫碱衍生物的合成及应用于金属离子光谱分析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07 02:07

  本文关键词:席夫碱衍生物的合成及应用于金属离子光谱分析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对二甲氨基苯甲酰胺衍生物 4-氨基安替吡啉衍生物 Cu~(2+)、Fe~(3+)、Al~(3+) 比色检测 荧光方法


【摘要】:第一章:阐述了金属离子的危害以及分析检测方法、荧光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比色传感检测原理,论述了席夫碱的合成方法及铜离子比色荧光传感器研究现状。第二章:合成了一种简单新型的4-氨基安替吡啉衍生物(NTBL),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研究检测与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化合物NTBL对Cu~(2+)有特异性响应,逐渐加入Cu~(2+)后,通过裸眼可以明显的看到溶液颜色由无色变成紫色。然而,化合物NTBL与其他金属离子相互作用没有明显的变化。化合物NTBL与Cu~(2+)以1:1的结合模式形成稳定的配合物,结合常数为8.30×104M-1。在优化条件下,化合物NTBL与Cu~(2+)作用的线性范围为0-8.5μM,检测限为2.17×10-7M,化合物NTBL与Cu~(2+)的比色传感是可逆的,可以实现化合物NTBL的重复利用。此外,化合物NTBL还可以用于试纸检测Cu~(2+),裸眼可视检测限为5μΜ。第三章:通过简单的反应合成对二甲氨基苯甲酰胺席夫碱衍生物DTBL,通过1H NMR谱、13C NMR谱、质谱、元素分析以及熔点等对其结构进行表征。采用荧光光谱法研究化合物DTBL与不同离子及化合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在Me CN-H2O(v/v=3:2,p H=5)HAc-Na Ac缓冲溶液中,化合物DTBL对Cu~(2+)具有高效的选择性,并伴随着溶液颜色由无色变成蓝紫色。即使存在不同高浓度的离子和化合物时,也表现出良好的抗干扰性。通过Job-Plot曲线可以发现化合物DTBL与Cu~(2+)的络合比为2:1,Cu~(2+)浓度在0-3.4μM时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0.32n M,该检测限远远低于世界卫生组织所允许的量(30μM)。此外,根据Cu~(2+)在肝癌细胞中荧光成像说明探针DTBL可试用于生物环境检测。第四章:合成了化合物对二甲氨基苯甲酰胺缩吲哚-3-甲醛(YTBL)用于识别检测Cu~(2+),并通过核磁谱、红外光谱、元素分析、质谱等对该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表明:化合物YTBL对Al~(3+),Cd2+,Na+,Mg2+,Mn2+,F-,Cl-,Br-,NO3-,H2PO4-,HPO42-,I-,SO32-,SCN-,Ac-,CN-等离子均无明显的荧光响应,而Cu~(2+)的加入会在419 nm处产生明显的荧光增强现象,溶液颜色由无色变成蓝色。Cu~(2+)与化合物YTBL形成1:2的荧光络合物,结合常数为1.33×1010 M-2。生成物YTBL-Cu~(2+)的荧光强度随着具有顺磁性的Fe~(3+)加入逐渐猝灭,这是因为Fe~(3+)占据了Cu~(2+)络合空间位置;尽管如此,F-的加入会立马完全恢复溶液的荧光强度,主要是通过Cu~(2+)重新诱导结合化合物YTBL形成具有荧光响应的络合物YTBL-Cu~(2+),这种选择性荧光“off-on-off-on”型传感器可用在肝癌细胞内检测Cu~(2+)和Fe~(3+)离子,同时说明化合物YTBL在有机体中可以分析选择性地检测Cu~(2+)和Fe~(3+)。第五章:通过2-羟基-1-萘甲醛和2-氨基喹啉合成一种新型的荧光Al~(3+)传感器,加入Al~(3+)后,化合物NQ的荧光强度在水溶液中显著增强。根据Job’s plot曲线可知探针NQ与Al~(3+)形成1:1的络合比,并且探针NQ与Al~(3+)的结合模式可以通过红外光谱、1H NMR滴定来进一步确定。此外,其他金属离子对Al~(3+)的检测没有特别明显的干扰作用。Al~(3+)的检测限为2.73μM,相比世界卫生组织允许的饮用水中Al~(3+)(7.4μM)含量还低。另外,通过加入F-,传感器NQ可以实现循环利用。
【关键词】:对二甲氨基苯甲酰胺衍生物 4-氨基安替吡啉衍生物 Cu~(2+)、Fe~(3+)、Al~(3+) 比色检测 荧光方法
【学位授予单位】:南昌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O657.3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1
  • 符号说明11-13
  • 第1章 绪论13-21
  • 1.1 引言13
  • 1.2 荧光分析法13-14
  • 1.3 荧光探针识别机理14-16
  • 1.3.1 光诱导电子转移(PET)14-15
  • 1.3.2 分子内电荷转移15
  • 1.3.3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15-16
  • 1.4 比色法检测金属离子16
  • 1.5 席夫碱类化合物16-18
  • 1.6 铜离子比色荧光传感器18-19
  • 1.7 论文设想19-21
  • 第2章 4-氨基安替吡啉衍生物对Cu~(2+)的分析检测21-34
  • 2.1 前言21-22
  • 2.2 实验部分22-23
  • 2.2.1 仪器22
  • 2.2.2 试剂22
  • 2.2.3 化合物NTBL合成过程及表征22-23
  • 2.2.4 实验方法23
  • 2.3 结果与讨论23-33
  • 2.3.1 裸眼检测铜离子23-24
  • 2.3.2 化合物NTBL对Cu~(2+)的吸收光谱响应24-25
  • 2.3.3 化合物NTBL对Cu~(2+)的选择性研究25-27
  • 2.3.4 pH和时间影响27-28
  • 2.3.5 可逆实验28
  • 2.3.6 裸眼和试纸检测Cu~(2+)28-30
  • 2.3.7 部分测定Cu~(2+)方法的比较30
  • 2.3.8 传感机理30-33
  • 2.4 小结33-34
  • 第3章“Turn-On”型荧光探针的合成及应用于细胞中Cu~(2+)离子的识别研究34-48
  • 3.1 前言34-35
  • 3.2 实验部分35-36
  • 3.2.1 仪器35
  • 3.2.2 试剂35
  • 3.2.3 检测方法35-36
  • 3.2.4 细胞实验36
  • 3.2.5 合成过程36
  • 3.3 结果和讨论36-47
  • 3.3.1 荧光选择性探究36-38
  • 3.3.2 优化条件38-39
  • 3.3.3 Cu~(2+)的荧光滴定实验39-40
  • 3.3.4 共存离子影响40-41
  • 3.3.5 Cu~(2+)与化合物DTBL作用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研究41-42
  • 3.3.6 裸眼和试纸检测Cu~(2+)42-43
  • 3.3.7 传感机理讨论43-46
  • 3.3.8 细胞中荧光成像46-47
  • 3.4 小结47-48
  • 第4章 4-二甲氨基苯甲酰类衍生物对铜离子及铁离子的应用分析检测48-65
  • 4.1 前言48-49
  • 4.2 实验部分49-50
  • 4.2.1 仪器49
  • 4.2.2 试剂49
  • 4.2.3 方法49
  • 4.2.4 细胞49-50
  • 4.2.5 合成方法50
  • 4.3 结果与讨论50-63
  • 4.3.1 化合物YTBL对不同离子的荧光光谱响应50-51
  • 4.3.2 实验条件优化51-53
  • 4.3.3 化合物YTBL对Cu~(2+)及YTBL-Cu~(2+)对Fe~(3+) 的光谱响应53-54
  • 4.3.4 共存组分的影响54-55
  • 4.3.5 化合物YTBL对Cu~(2+)的吸收光谱影响55-57
  • 4.3.6 Cu~(2+)/Fe~(3+)间对YTBL荧光光谱的相互影响57-58
  • 4.3.7 裸眼和测试纸检测58-59
  • 4.3.8 机理探讨59-63
  • 4.3.9 细胞中Cu~(2+)和Fe~(3+)的荧光成像63
  • 4.4 小结63-65
  • 第5章 喹啉类衍生物的合成及与Al~(3+)的识别研究65-76
  • 5.1 前言65
  • 5.2 实验部分65-67
  • 5.2.1 仪器65-66
  • 5.2.2 试剂66
  • 5.2.3 方法66
  • 5.2.4 化合物NQ的合成过程及表征66-67
  • 5.3 结果与讨论67-75
  • 5.3.1 不同金属离子对化合物NQ的荧光光谱影响67
  • 5.3.2 实验条件的优化67-69
  • 5.3.3 化合物NQ对Al~(3+)的荧光滴定曲线69
  • 5.3.4 共存离子对Al~(3+)测定的影响69-70
  • 5.3.5 化合物对Al~(3+)的选择性研究以及紫外吸收光谱滴定研究70-71
  • 5.3.6 传感机理71-74
  • 5.3.7 实际样品应用74-75
  • 5.4 小结75-76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76-78
  • 致谢78-79
  • 参考文献79-90
  • 附录90-97
  •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9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梅林;赖容;张科;;席夫碱合成研究进展[J];激光杂志;2010年04期

2 张恭孝,杨荣华;席夫碱金属配合物的研究进展[J];山东化工;2004年03期

3 罗斌;;席夫碱的合成及其金属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J];化学工程与装备;2008年10期

4 王澈;侯鹏;李崧;邢永恒;;席夫碱及其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J];化学通报;2009年04期

5 王慧芳;李清;;席夫碱与锌配合物的应用研究进展[J];天津化工;2011年06期

6 雷亮;熊国宣;王银柱;;席夫碱及其金属配合物性能研究进展[J];化工新型材料;2012年02期

7 汪焱钢,叶文法,杨光富;2,6-二氯苯胺席夫碱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年03期

8 贾欣欣;马寅婷;闫艳;罗灏峰;;席夫碱类物质及其金属配合物热致变色性研究[J];广州化工;2013年16期

9 肖芙蓉;代斌;廉宜君;徐彩霞;马存花;;人工氧载体——席夫碱金属配合物的研究进展[J];广东化工;2008年05期

10 方小牛,汪焱钢;两种新席夫碱的合成研究[J];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1995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安平;钟霞;;席夫碱及其金属配合物的生物活性研究进展[A];第六届海南省科技论坛“医药科技创新与药品质量安全”专题论坛、海南省药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2 李玉红;刘焕新;邵会波;;席夫碱在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还原行为研究[A];第十三次全国电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上集)[C];2005年

3 王庆华;;对二甲氨基苯甲醛席夫碱衍生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质研究[A];中国化学会全国第十三届大环化学暨第五届超分子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选集[C];2006年

4 耿彦霞;吴王锁;;席夫碱结构对Am(Ⅲ)/Eu(Ⅲ)萃取分离性能的影响[A];第九届全国核化学与放射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郑春英;外消旋β-氨基酸及席夫碱金属配合物的设计、合成、结构及性质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2 李淑妮;磺酰胺及其席夫碱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和晶体结构[D];西北大学;2008年

3 隋岩;席夫碱配体、混合磷酸锆固载配体及其钼(Ⅵ)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催化环氧化反应[D];四川大学;2005年

4 姜佳俊;轴手性联萘骨架的含膦席夫碱类配体的设计与合成及其在不对称催化反应中的应用[D];华东理工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兰淑芬;席夫碱铂配合物对PTPs的抑制及抗肿瘤活性研究[D];山西大学;2015年

2 秦燕芳;取代苯甲酰腙类席夫碱的合成及席夫碱性能研究[D];山西大学;2015年

3 李科;席夫碱的制备与结构表征[D];安徽大学;2014年

4 徐灿辉;磷酸吡哆醛型席夫碱配位发射光谱法检测铀、铜、锌[D];南华大学;2015年

5 侯雪;一类新型的席夫碱制备及其荧光性质的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6年

6 殷芳芳;含咔唑基的硫脲类席夫碱的合成及离子识别性能研究[D];安徽大学;2015年

7 孙莉娜;吡唑类席夫碱及其配合物的设计与合成[D];东南大学;2015年

8 蔺鹏超;新型C_3对称性席夫碱的合成及多离子识别性能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6年

9 孙晋国;萘甲醛席夫碱小分子的合成及其性质研究[D];延边大学;2016年

10 胡映雪;不同结构席夫碱及其铁盐的合成与红外发射率性能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5285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5285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0fe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