钒酸铋与氧化钨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本文关键词:钒酸铋与氧化钨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单斜相BiVO_4 WO_3·0.33H_2O W_(18)O_(49) 水热合成 光催化 亚甲基蓝降解
【摘要】:利用光催化技术降解和消除废水中污染物的研究自20世纪70年代便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然而,传统的光催化剂带隙宽、太阳能利用率低,限制了其光催化活性,因此开发窄禁带的新型材料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实用意义。研究发现,钒酸铋(BiVO_4)和氧化钨(WO_x)光催化剂的带隙较窄,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可见光下有机物的降解和光解水产氢。由于半导体光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受晶体结构、形貌等因素的影响,因此,本论文以钒酸铋和氧化钨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形貌进行有效调控,实现提高其光催化活性的目的。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m-BiVO_4的微形貌控制及可见光催化性能研究以Bi(NO)_3·5H_2O和NH_4VO_3为反应物,柠檬酸钠为螯合剂,NaOH和HNO_3为pH调节剂,通过水热法制备了多种形貌的m-BiVO_4。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紫外-可见漫反射分析仪及比表面积分析仪等手段对样品进行表征,以亚甲基蓝(MB)为目标降解物研究其光催化性能。结果分析显示,通过控制反应前驱体溶液的pH值可获得花生状、椭球状、双四边形状、双四角星状等不同形貌的m-BiVO_4。不同形貌钒酸铋晶体的禁带宽度为2.37-2.45 eV,在紫外和可见光区域均具有较强的吸收,且在可见光下对MB均有明显的降解作用。在pH=1下所制备花生状BiVO_4样品的光催化活性最高,经225 min光照后,MB的降解率达到95%以上,反应速率常数为0.0132 min-1。(2)不同煅烧温度下m-BiVO_4的制备及可见光催化性能研究采用一步醇-水热法成功合成了花生状m-BiVO_4,对所得产品在不同温度下进一步煅烧处理。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比表面积分析仪及紫外-可见漫反射分析仪等技术对煅烧前后的样品进行表征,并以MB为降解对象研究其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煅烧处理不仅会影响样品的表面结构和结晶度,也会使它们的比表面积增大。煅烧温度为450°C时,m-BiVO_4样品的结晶度最高,且其花生状形貌在该温度下保持的最好。煅烧处理后,所有样品对MB溶液的降解能力均有所提高,且在煅烧温度为450°C下所得m-BiVO_4样品的光催化活性最高,经150 min光照后,MB的降解率为94.3%,反应速率为0.018 min-1,为未煅烧钒酸铋样品的2.3倍。(3)线团状WO_3·0.33H_2O的制备与光催化性能研究以钨粉与H_2O_2(30%)反应生成的过氧聚钨酸(PTA)为前躯体,通过水热法制备了线团状WO_3·0.33H_2O,并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分析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对所得样品进行表征,以MB为降解对象研究其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当PTA溶液与去离子水体积分别为10 ml和5 ml时,可获得线团状正交相WO_3·0.33H_2O,且该样品对MB的降解表现出较强的光催化活性,180 min光照后,MB的降解率达96%以上。(4)W_(18)O_(49)纳米线簇的制备与光催化性能研究以钨粉与H_2O_2(30%)反应生成的过氧聚钨酸(PTA)玻璃粉体为前躯体,以乙醇为溶剂,通过溶剂热法合成了纳米线簇W_(18)O_(49),并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分析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手段对所得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PTA玻璃粉体的量为0.2 g,反应温度和时间分别为180°C和12 h时,可得到大范围的、生长方向高度一致的W_(18)O_(49)纳米线簇。样品中W~(5+)的生成证明了W_(18)O_(49)表面存在大量氧空位,这也是导致其在近红外区(500~800 nm)出现较强吸收的主要原因。以MB为降解对象,研究所得W_(18)O_(49)纳米线簇的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所制得W_(18)O_(49)的光催化活性明显高于上一章中所制备的WO_3·0.33H_2O晶体,75 min光照后,其对MB的降解率达98%以上。
【关键词】:单斜相BiVO_4 WO_3·0.33H_2O W_(18)O_(49) 水热合成 光催化 亚甲基蓝降解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O643.36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3
- 1 绪论13-22
- 1.1 半导体光催化技术13-17
- 1.1.1 半导体光催化研究背景13
- 1.1.2 半导体光催化基本原理13-14
- 1.1.3 半导体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14-15
- 1.1.4 半导体光催化应用研究15-17
- 1.2 可见光光催化材料17
- 1.3 BiVO_4的研究进展17-19
- 1.3.1 BiVO_4的结构与性能17-18
- 1.3.2 m-BiVO_4的合成及光催化性能研究18-19
- 1.4 氧化钨的研究进展19-20
- 1.4.1 氧化钨的结构19-20
- 1.4.2 氧化钨的合成及光催化性能研究20
- 1.5 课题研究内容与创新性20-22
- 1.5.1 课题研究内容20-21
- 1.5.2 课题创新性21-22
- 2 m-BiVO_4的微形貌控制及可见光催化性能研究22-36
- 2.1 前言22
- 2.2 实验部分22-25
- 2.2.1 实验试剂及所用仪器设备22-23
- 2.2.2 不同形貌m-BiVO_4的制备方法23-24
- 2.2.3 m-BiVO_4的表征方法与表征仪器24
- 2.2.4 m-BiVO_4的光催化活性测定24-25
- 2.3 结果与讨论25-34
- 2.3.1 X-射线衍射分析(XRD)25-26
- 2.3.2 扫描电镜分析(SEM)26-28
- 2.3.3 不同形貌形成机理28-29
- 2.3.4 紫外-可见漫反射29-31
- 2.3.5 样品的可见光催化活性31-34
- 2.4 本章小结34-36
- 3 不同煅烧温度下m-BiVO_4的制备及可见光催化性能研究36-47
- 3.1 前言36
- 3.2 实验部分36-37
- 3.2.1 实验试剂及所用仪器设备36
- 3.2.2 不同煅烧温度下花生状m-BiVO_4的制备方法36-37
- 3.2.3 m-BiVO_4的表征方法与表征仪器37
- 3.2.4 m-BiVO_4的光催化活性测定37
- 3.3 结果与讨论37-46
- 3.3.1 X-射线衍射分析(XRD)37-38
- 3.3.2 扫描电镜分析(SEM)38-40
- 3.3.3 水热时间对BiVO_4形貌的影响40
- 3.3.4 紫外-可见漫反射40-42
- 3.3.5 样品的可见光催化活性42-46
- 3.4 本章小结46-47
- 4 线团状WO_3·0.33H_2O的制备与光催化性能研究47-55
- 4.1 前言47
- 4.2 实验部分47-48
- 4.2.1 实验试剂及所用仪器设备47
- 4.2.2 WO_3·0.33H_2O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47-48
- 4.2.3 WO_3·0.33H_2O的表征方法与表征仪器48
- 4.2.4 WO_3·0.33H_2O的光催化活性测定48
- 4.3 结果与讨论48-54
- 4.3.1 扫描电镜(SEM)分析48-49
- 4.3.2 X-射线衍射分析(XRD)49-50
- 4.3.3 比表面与孔径分析50-51
- 4.3.4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51-52
- 4.3.5 紫外-可见漫反射52-53
- 4.3.6 样品的可见光催化活性53-54
- 4.4 本章小结54-55
- 5 W_(18)O_(49)纳米线簇的制备与光催化性能研究55-64
- 5.1 前言55
- 5.2 实验部分55-56
- 5.2.1 实验试剂及所用仪器设备55
- 5.2.2 W_(18)O_(49)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55
- 5.2.3 W_(18)O_(49)的表征方法与表征仪器55-56
- 5.2.4 W_(18)O_(49)的光催化活性测定56
- 5.3 结果与讨论56-62
- 5.3.1 样品形貌分析56-58
- 5.3.2 X-射线衍射分析(XRD)58-59
- 5.3.3 比表面与孔径分析59
- 5.3.4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59-60
- 5.3.5 紫外-可见漫反射60-61
- 5.3.6 样品的可见光催化活性61-62
- 5.4 本章小结62-64
- 6 结论与展望64-66
- 6.1 结论64-65
- 6.2 展望65-66
- 参考文献66-75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75-76
- 个人简历75
- 学术论文75-76
- 致谢7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光催化剂及其应用[J];大众标准化;2002年10期
2 ;纳米固体光催化剂[J];机电设备;2003年05期
3 ;炭与TiO_2光催化剂的复合及协同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文摘;2004年06期
4 唐剑文;吴平霄;叶代启;党志;曾少雁;刘云;王菲菲;谢先法;;钛柱撑膨润土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的研究[J];地质学报;2006年04期
5 王勇;张军;杨青林;郭林;嵇天浩;邓元;江雷;;炭与TiO_2光催化剂复合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06年S2期
6 刘子全;;磁载TiO_2光催化剂的进展[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7年01期
7 李景印;韩忠宵;李朝阳;王辉;李子成;;碳纳米管改性TiO_2光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J];化学研究;2008年01期
8 孙杨;李晓丹;杨梅;邵忠财;苏会东;洪营;;TiO_2光催化剂的研究进展[J];渤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2期
9 罗磊;李志光;涂飞跃;李琼;;TiO_2光催化剂的负载技术研究进展[J];化工科技;2008年04期
10 臧丹炜;杨亚君;;纳米TiO_2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应用[J];天津化工;2009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永法;;高能效高活性光催化剂的研究[A];第六届全国环境催化与环境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陈红霞;;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应用[A];第七届全国工业催化技术及应用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周秀文;;纳米级TiO_2光催化剂的性能及应用前景[A];四川省环境科学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4 传秀云;;纳米组装天然多孔矿物作为TiO_2光催化剂载体应用研究[A];2004年全国太阳能光化学与光催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5 传秀云;;天然多孔矿物作为TiO_2光催化剂载体应用研究[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杨海峰;张苹;曹阳;;TiO_2光催化剂改性的研究进展[A];2009中国功能材料科技与产业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9年
7 何雨洋;王家强;;以生物粉末为模板制备高效TiO_2光催化剂[A];第十五届全国分子筛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8 吴保朝;丁正新;付贤智;员汝胜;;TiO_2/M_xO_y/SiO_2纤维态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催化性能研究[A];第七届全国催化剂制备科学与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刘秀华;;贵金属元素掺杂TiO_2光催化剂[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9年版)[C];2010年
10 秦祖赠;刘自力;杨克迪;文衍宣;;含铟、铋可见光催化剂的研究进展[A];第七届全国工业催化技术及应用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董小雷;环保技术新宠——光催化剂[N];中国化工报;2002年
2 蔡忠仁;高效光催化剂抑菌防霉[N];中国化工报;2011年
3 ;纳米固体光催化剂获发明专利[N];今日信息报;2003年
4 蔡忠仁;纳米固体光催化剂获发明专利[N];中国化工报;2003年
5 罗海基;住友化工开发出可见光型氧化钛光催化剂[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3年
6 记者 吴苡婷;书写“水变氢”的传奇[N];上海科技报;2011年
7 武文;二氧化钛自洁玻璃大市场正在形成[N];中华建筑报;2002年
8 ;日本开发出一种高效分解水的新型催化剂[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2年
9 胡连荣;日本高速路的立体环保举措[N];中国环境报;2003年
10 虹影;日本开发降温新建材[N];中国房地产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滕凤;TiO_2光催化剂的改性研究及其器件化应用[D];兰州大学;2015年
2 董淑英;锌、铋系/石墨烯可见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4年
3 董红军;IVA和VB族银基复合氧化物的光催化活性及稳定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4 刘洪燕;金属纳米粒子表面等离子体光催化剂的制备、表征和光催化产氢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5 曾磊;强降解VOC纳米TiO_2光催化剂的制备及机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6 朱艳艳;结构调控对半导体光催化活性的影响研究[D];清华大学;2015年
7 朱英明;纳米二氧化钛基光催化剂的改性和光催化性能研究[D];天津大学;2015年
8 孙圣楠;金属与非金属改性TiO_2/ASC光催化剂的制备与NO氧化表面光电子行为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9 吴伟明;硝基苯类有机物的光催化加氢及其机理研究[D];福州大学;2014年
10 张燕辉;石墨烯基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的探索研究[D];福州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艳;硫化物掺杂TiO_2光催化剂的合成及性质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2 李亚男;几种水生植物叶和几种植物粉模板TiO_2光催化剂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D];云南大学;2012年
3 王欢;Ag@AgX插层复合物光催化剂的制备及活性研究[D];河北联合大学;2014年
4 马春红;上转换发光剂/TiO_2复合膜的制备及其光催化降解污染物同时制氢的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5 王平;新型光催化剂及光降解塑料薄膜的制备[D];郑州大学;2015年
6 黄民忠;可面对船舶污水的稀土上转换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D];集美大学;2015年
7 董昭;贵金属改性TiO_2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在染料降解中的应用[D];浙江理工大学;2016年
8 孙冠华;中空CdS@TiO_2复合双壳层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水处理的应用[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年
9 杨微微;TiO_2-rGO/ASC光催化剂用于烟气脱硝性能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10 闫欣;BiVO_4/ASC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光催化脱硝性能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5287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5287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