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荧光光谱技术研究胶原基表面活性剂溶液中分子的聚集行为
发布时间:2017-07-30 20:15
本文关键词:同步荧光光谱技术研究胶原基表面活性剂溶液中分子的聚集行为
更多相关文章: 胶原 表面活性剂 同步荧光光谱 二维相关光谱 聚集行为
【摘要】:基于胶原基表面活性剂(collagen-based surfactant,CBS)中酪氨酸(Tyr)和苯丙氨酸(Phe)的荧光特性,应用恒波长差(Δλ)为15nm的同步荧光光谱技术研究CBS浓度、溶液pH值、NaCl浓度和温度对其在水溶液中分子的聚集行为的影响,并以温度为外扰,利用二维同步荧光相关分析研究CBS分子中Tyr残基和Phe残基随温度变化的响应顺序。结果表明,CBS分子在261和282nm处出现了分别归属于Phe和Tyr的特征吸收峰。随着CBS浓度的升高,CBS分子中Phe残基和Tyr残基数量逐渐增多使CBS分子聚集程度增加,并导致荧光强度增强;CBS溶液pH值(pH 5.0)在等电点附近时,由于CBS分子的疏水作用和氢键形成能力加强,导致CBS分子聚集程度增强;CBS溶液中NaCl浓度的升高,则使CBS分子间排斥力减弱,从而导致CBS分子的聚集;然而温度升高,CBS由聚集状态逐渐变为单分子状态,因猝灭、变性以及氢键形成能力降低,荧光强度逐渐降低。以温度为外扰的二维同步荧光相关光谱分析可知:低温下(10~40℃),CBS聚集体随温度升高逐渐松散,位于聚集体内部的Phe残基比Tyr残基优先响应;而在45~70℃时,CBS由单分子状态逐步水解为无规卷曲构造,Tyr残基的间距变大,氢键形成能力大大降低,Tyr残基比Phe残基优先响应。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皮革化学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安庆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关键词】: 胶原 表面活性剂 同步荧光光谱 二维相关光谱 聚集行为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1276167;21076129)资助
【分类号】:O657.3;O647.2
【正文快照】: 引言天然胶原是一种具有生物活性的高分子蛋白质,由于其具有低抗原性、生物相容性以及优良的保湿和促进表皮细胞生长繁殖的优异性能[1],而广泛应用于医药和组织工程等领域。作为纤维蛋白质,当环境条件如浓度、pH、温度和离子强度变化时,胶原在溶液中以聚集体形式存在[2]。因此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路璐,谷峰,李春燕,刘术军,李红,宋溪明;室温离子液体中氯化十六烷基吡啶聚集行为的研究[J];辽宁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2 吴旭;蔡晓新;王金本;杨惠;史学峰;;盐对刷型两亲聚合物聚集行为的调控作用[J];物理化学学报;2013年02期
3 庞瑾瑜;吕鑫;张健;苑世领;徐桂英;;介观模拟方法研究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在水介质中的聚集行为[J];物理化学学报;2011年03期
4 孙焕泉;赵涛涛;曹绪龙;苑世领;王其伟;李雪松;徐桂英;;钙离子对4-(5'-十六烷基)苯磺酸钠在气/液表面聚集行为的影响[J];化学学报;2011年09期
5 赵道亮;王小群;;人员疏散中聚集行为的理论研究[J];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1期
6 吴旭;林t,
本文编号:5959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595933.html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