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氮唑类配体与铜、银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其荧光性质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三氮唑类配体与铜、银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其荧光性质的研究
【摘要】:在本文中,使用水热或自然挥发的方法合成了10个三氮唑与铜(Ⅰ)、银(Ⅰ)形成的配合物,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元素分析、热分析和X-射线粉末衍射对其进行表征,并对相关配合物的热稳定性和荧光性能进行了研究。本文中用到的四个配体如下:3,5-二异丁基-1,2,4-三氮唑(3,5-iBu2tzH)3,5-二新戊基-1,2,4-三氮唑(3,5-(neopentyl)2tzH)4-氨基-3,5-二异戊基-1,2,4-三氮唑(4-NH2-3,5-(isopentyl)2tz)4-氨基-3,5-二(2-甲基-丁基)-1,2,4-三氮唑(4-NH2-3,5-(2-methylbutyl)tz)所合成的配合物如下:{Cu2(3,5-lBu2tz)Br}n (1){Cu2(3,5-lBu2tz)I}n (2){Cu2(3,5-lBu2tz)(CN)}n (3){Cu5[3,5-(neopentyl)2tz]3C12}n (4){Cu5[3,5-(neopentyl)2tz]4Cl}n (5){Cu5[3,5-(neopentyl)2tz]3C12}n (6){Cu3[3,5-(neopentyl)2tz]2(Br)}n (7){Ag3[4-NH2-3,5-(isopentyl)2tz]3(CN)2(NO3)}n (8){Ag[4-NH2-3,5-(isopentyl)2tz](NO3)}n (9){Ag4[4-NH2-3,5-(2-methylbutyl)tz]6(BF4)4}n (10)我们对以上配合物的结构和性质进行了探究:1.配合物1,2为异质同构的经典Cu4X4配合物,在室温和低温下只有配合物2有荧光发射。我们对其研究发现:在次级结构单元Cu4X4中,当dCu…Cu≤2.80A时配合物有荧光发射。2.配合物2在室温下(298 K)荧光归属于以原子簇为中心的激发态3[XMCT/(d-s)];在低温下(77 K)配合物2显示两个明显的发射带,其中强的低能态发射归属于以原子簇为中心的激发态3[XMCT/(d-s)];弱的高能带归属于三重激发态卤素到配体之间的电荷转移(3[XLCT])。3.配合物3为二维结构。结构中有氰根离子参与配位,其层与层之间通过弱的Cu…Cu作用以及Cu…CN之间弱的Cu…π作用堆积成三维结构。在室温(298K)荧光发射(448 nm)归属于激发态3[MLCT];低温下(77 K)荧光发射(444 nm, 460 nm)分别归属于激发态3[MLCT]和3[XLCT]。4.配合物4,5,6是在水热条件下同时生成的。X-射线单晶证实,这三个配合物具有不同的结构。更为有趣的是,三种配合物在紫外灯下(256 nm)有颜色各异且眼睛可以分辨的荧光发射。5.配合物8,9,10是分别含有Ag2tz3,Ag2tz2,Ag4tz6银簇的配合物。
【关键词】:三氮唑 Cu_4X_4 铜 银 荧光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O641.4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第一章 前言11-27
- 1.1 引言11-12
- 1.2 MOFs作为荧光材料的发展12-17
- 1.2.1 不同种类的MOFs荧光材料13-14
- 1.2.2 MOFs类荧光的发光机理14-17
- 1.3 1,2,4-三氮唑类的配合物和配位化学的研究进展17-19
- 1.4 铜、银与三氮唑类配体形成配合物的研究19-22
- 1.4.1 铜(Ⅰ)与三氮唑类配体配合物的研究19-20
- 1.4.2 银(Ⅰ)与三氮唑类配体配合物的研究20-22
- 1.5 选题依据22-23
- 参考文献23-27
- 第二章 3,5-二异丁基-三氮唑与Cu(Ⅰ)配合物的合成及荧光性质的研究27-48
- 2.1 引言27
- 2.2 实验部分27-32
- 2.2.1 实验试剂及测试仪器27-28
- 2.2.2 配体及配合物1-3的合成以及表征28-32
- 2.2.2.1 配体3,5-二异丁基-1,2,4-三氮唑的合成28-30
- 2.2.2.2 配合物{Cu_2(3,5-~iBu_2tz)Br}_n(1)的合成30-31
- 2.2.2.3 配合物{Cu_2(3,5-~iBu_2tz)I}_n(2)的合成31-32
- 2.2.2.4 配合物{Cu_2(3,5-~iBu_2tz)(CN)}_n(3)的合成32
- 2.3 结果与讨论32-41
- 2.3.1 配合物的结构描述32-36
- 2.3.1.1 配合物{Cu_2(3,5-~iBu_2tz)Br}_n(1)的晶体结构32-33
- 2.3.1.2 配合物{Cu_2(3,5-~iBu_2tz)I}_n(2)的晶体结构33-34
- 2.3.1.3 配合物{Cu_2(3,5-~iBu_2tz)(CN)}_n(3)的晶体结构34-36
- 2.3.2 配合物的荧光36-41
- 2.3.2.1 配合物3的XRD36-37
- 2.3.2.2 配合物的荧光光谱37-41
- 2.3.3 配合物1-3的热重分析41
- 2.4 本章小结41-43
- 参考文献43-44
- 附表44-48
- 第三章 含五碳原子取代基的三氮唑与Cu(Ⅰ)、Ag(Ⅰ)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48-81
- 3.1 引言48
- 3.2 实验部分48-61
- 3.2.1 实验试剂及测试仪器48-49
- 3.2.2 配体的合成49-55
- 3.2.2.1 配体3,5-二新戊基-1,2,4-三氮唑的合成50-52
- 3.2.2.2 配体4-氨基-3,5-二异戊基-1,2,4-三氮唑的合成52-54
- 3.2.2.3 4-氨基-3,5-二(2-甲基-丁基)-1,2,4-三氮唑54-55
- 3.2.3 配合物4-7的合成图如下55-61
- 3.2.3.1 配合物{Cu_5[3,5-(neopentyl)_2tz]_3Cl_2}_n(4)56-57
- 3.2.3.2 配合物{Cu_5[3,5-(neopentyl)_2tz]_4Cl}_n(5)57-58
- 3.2.3.3 配合物{Cu_5[3,5-(neopentyl)_2tz]_3Cl_2}_n(6)58
- 3.2.3.4 配合物{Cu_3[3,5-(neopentyl)_2tz]_2(Br)}_n(7)的合成58-59
- 3.2.3.5 配合物{Ag_3[4-NH_2-3,5-(isopentyl)_2tz]_3(CN)_2(NO_3)}_n(8)的合成59-60
- 3.2.3.6 配合物{Ag[4-NH_2-3,5-(isopentyl)_2tz](NO_3)}_n(9)的合成60
- 3.2.3.7 配合物{Ag_4[4-NH_2-3,5-(2-methylbutyl)tz]_6(BF_4)_4}_n(10)的合成60-61
- 3.3 结果与讨论61-72
- 3.3.1 配合物的结构描述61-71
- 3.3.1.1 配合物{Cu_5[3,5-(neopentyl)_2tz]_3Cl_2}_n(4)的晶体结构61-62
- 3.3.1.2 配合物{Cu_5[3,5-(neopentyl)_2tz]_4Cl}_n(5)的晶体结构62-64
- 3.3.1.3 配合物{Cu_5[3,5-(neopentyl)_2tz]_3Cl}_n(6)的晶体结构64-65
- 3.3.1.4 配合物{Cu_3[3,5-(neopentyl)_2tz]_2(Br)}_n(7)的晶体结构65-67
- 3.3.1.5 配合物{Ag_3[4-NH_2-3,5-(isopentyl)_2tz]_3(CN)_2(NO_3)}_n(8)的结构67-68
- 3.3.1.6 配合物{Ag[4-NH_2-3,5-(isopentyl)_2tz](NO_3)}_n(9)的结构68-70
- 3.3.1.7 配合物{Ag_4[4-NH_2-3,5-(2-methylbutyl)tz]_6(BF_4)_4}_n(10)的结构70-71
- 3.3.2 配合物的荧光性质71-72
- 3.4 本章小结72-74
- 参考文献74-75
- 附表75-81
- 致谢8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发菊;叶定国;;1H-1,2,4三氮唑的气相色谱分析[J];浙江化工;1992年02期
2 文斯雄;苯骈三氮唑在金属抗蚀防护上的作用[J];腐蚀与防护;2004年07期
3 张扬;1,2,4-三氮唑的合成方法[J];四川化工;2005年02期
4 沈澄英;尤勇军;;苯骈三氮唑生产工艺介绍[J];山西化工;2006年06期
5 吴莹;刘志勇;胡中华;姚杰;陈建华;;1H-1,2,4三氮唑高效液相色谱定量分析方法研究[J];农药科学与管理;2012年02期
6 江玉波;匡春香;;1,2,3-三氮唑衍生物的合成[J];化学进展;2012年10期
7 ;苯骈三氮唑及其衍生物[J];航空工艺技术;1976年02期
8 范如霖;某些[1,2,3]三氮唑衍生物的合成[J];华东化工学院学报;1984年01期
9 杜少斌,王瑾,黄道德;苯骈三氮唑胺烷基化及一些新型二级胺的简便合成[J];淮北煤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年01期
10 王胜,禹筱元,曹良芳,汪焱钢;5-氨基-1H-1,2,4-三氮唑-3-羧酸酰胺的合成[J];湖北化工;1998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明;刘青峰;薛冰林;张贵生;;含三氮唑新型核苷类似物的合成研究[A];河南省化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2 陈晓岚;丁喜玲;李旭;石含玉;屈智博;屈凌波;;含1,2,3-三氮唑的新型双磷酸衍生物的合成[A];中国化学会第十二届全国应用化学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黄梦林;闻东亮;屈智博;袁金伟;屈凌波;陈晓岚;;新型1,2,3-三氮唑双磷酸衍生物的合成[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19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4 闻东亮;黄梦林;柯典典;陈晓岚;屈凌波;赵玉芬;;1,2,3-三氮唑双磷酸酯衍生物的合成[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19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5 毕晶晶;程丽丽;张贵生;;蒽醌并三氮唑蒽环抗生素模拟物的合成研究[A];河南省化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6 靳平宁;时凯歌;高文典;杨光;;金(Ⅰ)与3,5-二仲丁基-1,2,4-三氮唑配合物的合成及晶体结构[A];河南省化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7 宋红豪;张大德;庄思永;;1H-吡唑并[5,1-G]-1,2,4-三氮唑合成方法研究[A];中国感光学会银盐专业委员会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2年
8 刘洋;危求仁;陈晓岚;李旭;屈凌波;赵玉芬;;1,2,3-三氮唑桥联白杨素和磷酸酯衍生物的合成[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19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9 张文华;杨光;;3,5-二正戊基-1,2,4-三氮唑与Ag(Ⅰ)形成的配合物的合成与结构研究[A];河南省化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10 梁倩;王玉波;黄细河;吴舒婷;黄长沧;;镉与3-巯基-1,2,4三氮唑和草酸配合物的结构分析[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8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文逸宁;新型三氮唑类化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6年
2 史野;新型手性1,2,3-三氮唑的合成及其在不对称催化反应中的应用[D];吉林大学;2015年
3 马正月;硫色满酮衍生物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4 陈铮凯;铜和碘促进的1,2,3-三氮唑合成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银瓶;铑催化N-磺酰基-1,2,3-三氮唑参与的杂环化合物合成反应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6年
2 来祺;手性环己二胺—三氮唑化合物和三氮唑—金配合物的合成及三氮唑—金配合物在三组分反应中的应用[D];吉林大学;2016年
3 宁亚莉;基于4-丁基-1H-吡唑和苄基三氮唑配体的多酸基化合物的组装及其性能[D];渤海大学;2016年
4 宋利娜;I_2/KI作用下氧化性N-N键的构建合成并环1,2,4-三氮唑类化合物[D];郑州大学;2016年
5 潘峰;基于Click反应合成维生素D三氮唑类衍生物[D];南京理工大学;2016年
6 赵冰冰;三氮唑类配体与铜、银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其荧光性质的研究[D];郑州大学;2016年
7 刘青玲;基于三氮唑和吡啶类配体的金属配合物的构筑与磁性研究[D];东南大学;2016年
8 孟彩云;1,,2,4-三氮唑系列化合物的合成及表征[D];青岛科技大学;2011年
9 张扬;一价铜催化的三类全取代1,2,3-三氮唑的合成方法学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2年
10 范新翠;碘代三氮唑的合成及应用[D];河南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6327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6327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