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态Li在固体Cu和Fe表面润湿性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
本文关键词:液态Li在固体Cu和Fe表面润湿性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
【摘要】:随着经济的日益增长,能源紧缺的问题也逐渐凸显。核能,特别是核聚变能,作为一种无限,清洁,安全的新型能源而备受关注。实现核聚变能的关键之处是要解决第一壁材料的问题。聚变反应堆中的第一壁材料包括了转移第一壁热负荷的偏滤器和阻挡等离子体撞击真空腔的限制器。液态金属Li,作为可以承受较高的表面热负荷和高通量中子辐射的液态偏滤器的候选组成材料之一,能够有效地降低杂质和提高等离子体的性能,前提条件是要保证液态金属Li能够在偏滤器中的固体材料表面上不停地流动。因此,探究液态金属Li在其流动的固体表面上的润湿性就非常必要。此外,深入地探究液滴与固体材料表面之间的润湿性,可以有效地改善材料的性能,从而提高材料的使用价值。本文主要探究了液态金属Li分别在固体Cu和Fe表面上的润湿性。本文运用分子动力学方法和MAEAM势模拟计算Li液滴在不同的Cu和Fe表面的润湿性,通过观察前驱膜和固液界面的特性,以及液滴接触角的变化来分析基底结构和温度对其润湿性的影响。Li液滴在基底Cu和Fe表面上扩散时均会形成前驱膜,其中在Cu(100), Cu(111)以及Fe(110), Fe(111)表面上形成的前驱膜呈现为正圆形,但是在Cu(110)表面上形成的前驱膜呈现出了椭圆形,而Fe(100)表面上的前驱膜最终则呈现出了方圆形。Cu(100),(111)以及Fe(100),(110)表面上的固液界面相对的平整,没有发生表面合金反应,因此表面上所形成的前驱膜为单原子层厚度的纯Li膜。然而Li-Cu(110)和Li-Fe(111)润湿体系中的固液界面则相对的混乱,Li液滴在Cu(100)表面上发生了明显的液滴原子与基底原子相互交换位置的现象,形成的前驱膜为单原子层厚度的Li-Cu合金层,Li液滴在Fe(111)表面上发生了非常细微不易察觉的表面合金化反应,仅有极少数的基底Fe原子进入到了液滴当中,形成了多层厚度的前驱膜。在Li-Cu润湿体系中,由于Li原子在Cu(111)表面上的扩散势垒更小,Li液滴在其表面上扩散的速度也就比在Cu(100)表面上扩散得更快。Li液滴在Cu(111)表面上的接触角最小,最大的液滴接触角则出现在没有形成前驱膜的Cu(110)表面沿着[001]晶向上。对于Li-Fe润湿体系来说,Li液滴在Fe(110)表面上的润湿性最好,为完全润湿,其次为Fe(111)表面,Fe(100)表面上液滴的扩散速度最慢。总之,同温度下Li液滴表现出不同的润湿特性取决于不同的基底结构对其的影响。此外,本文还研究了Li液滴润湿性的温度效应,发现随着温度的升高,Li-Cu(100)和Li-Fe(100)体系的润湿性都更好。本文的研究希望对研究Li-Cu, Li-Fe材料相关特性的实验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润湿性 分子动力学 固液界面 前驱膜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O614.111;O647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2
- 第1章 绪论12-18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12-14
- 1.2 润湿性的简介14-16
- 1.3 润湿性的研究进展16-17
- 1.4 本文研究内容17-18
- 第2章 基本模型及方法介绍18-25
- 2.1 引言18
- 2.2 分子动力学方法18-21
- 2.2.1 分子动力学简介18-19
- 2.2.2 有限差分法19-21
- 2.2.3 系综简介21
- 2.3 改进分析型嵌入原子势(MAEAM)21-22
- 2.4 模型的构建22-24
- 2.5 本章小结24-25
- 第3章 前驱膜的概念及性质25-33
- 3.1 引言25
- 3.2 Li-Cu润湿体系中形成的前驱膜25-29
- 3.3 Li-Fe润湿体系中形成的前驱膜29-31
- 3.4 温度对前驱膜铺展的影响31-32
- 3.5 本章小结32-33
- 第4章 固液界面的相关特性33-39
- 4.1 引言33
- 4.2 Li-Cu润湿体系中固液界面的相关性质33-35
- 4.3 Li-Fe润湿体系中固液界面的相关性质35-36
- 4.4 温度对固液界面的影响36-37
- 4.5 本章小结37-39
- 第5章 Li液滴的扩散半径与接触角39-44
- 5.1 引言39
- 5.2 Li-Cu润湿体系中Li液滴的扩散半径与接触角39-41
- 5.3 Li-Fe润湿体系中Li液滴的扩散半径和接触角41-43
- 5.4 本章小结43-44
- 结论44-45
- 参考文献45-51
- 致谢51-52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5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红霞;张慧君;陈杰tb;;远程氧等离子体改性聚四氟乙烯表面润湿性与表面结构的研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2 陈广琪,华毓坤;竹材表面润湿性的研究[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年03期
3 曲岩涛;李继山;王宗礼;;CTAB改变固体表面润湿性的机理探讨[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6年02期
4 杨浩;张杏娟;王希波;黄二梅;皮丕辉;杨卓如;;含氟丙烯酸酯共聚物涂膜表面润湿性的研究[J];电镀与涂饰;2010年01期
5 杨浩;皮丕辉;文秀芳;郑大锋;程江;杨卓如;;氟化(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结构与表面润湿性[J];化学进展;2010年06期
6 田军,赵永红,徐锦芬,,周兆福;~(60)Co辐照对聚四氟乙烯表面润湿性的影响[J];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1994年02期
7 杨光;叶仲斌;张凤英;杨建军;;阳离子Gemini对固体表面润湿性的影响[J];精细石油化工进展;2006年01期
8 杜官本;孙照斌;黄林荣;;微波等离子体处理对柚木表面润湿性的影响[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7年12期
9 马季铭,吴佩强,迟震寰,商乐维;γ-Fe_2O_3的表面润湿性与其悬浮液的稳定性[J];应用化学;1986年04期
10 吴亚坤;张桂兰;;沙柳材改性前后表面润湿性及其结构表征[J];林产工业;201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马福民;李文;;不同链长羧酸调控金属表面润湿性能的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12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2 李小兵;刘莹;;固体表面润湿性机理及模型[A];第六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10)[C];2007年
3 杨武;郭昊;孙看军;裴奔;赵秀丽;于艳;张洁;刘建喜;;聚合电解质修饰表面的润湿性质[A];甘肃省化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暨第九届甘肃省中学化学教学经验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4 马宝东;刘丹丹;张磊;张路;高宝玉;;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对聚四氟乙烯表面润湿性的影响[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12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5 张磊;刘丹丹;徐志成;张路;赵濉;;模拟油藏岩石表面润湿性控制的分子机理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十四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第1分会:表面界面与纳米结构材料[C];2013年
6 王相君;王喜明;张明辉;党娅萍;;两步法酯化杨木[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11 木材及生物质资源高效增值利用与木材安全论文集[C];2009年
7 王冕;张魁;王倩;毋伟;陈建峰;;固体颗粒稳定乳液的特性及稳定性研究[A];颗粒学最新进展研讨会——暨第十届全国颗粒制备与处理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吕鹏;李明远;;液体在微缝隙中接触角的测量及变化规律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十四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第5分会:胶体与界面化学中的理论问题[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薛健;压力对固体表面润湿性的影响研究[D];南京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利敏;抑水型石英砂制备方法及抑水性能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年
2 王健;APTES SAM制备过程及表面润湿性质的分子模拟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3 董青;表面润湿性对粗糙表面接触界面摩擦特性的影响[D];合肥工业大学;2016年
4 陈欣;液态Li在固体Cu和Fe表面润湿性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D];湖南大学;2016年
5 熊其玉;激光微织构固体表面润湿性能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
6 郭翠;基于无机纳米结构调控材料表面润湿性[D];天津理工大学;2013年
7 黄元丁;表面微观形貌对固液界面边界滑移和流体阻力影响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8 吕丹丹;材料表面润湿性和荷电性对硫酸盐还原菌和费氏弧菌初始附着行为的影响[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4年
9 万菲;在铜基底上几种润湿性可控表面的制备[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朱捷;水热处理和酶处理对速生杨木弹性模量和表面润湿性能的影响[D];南京林业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6347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6347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