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学论文 >

单体摩尔比对共聚物电化学及电致变色性质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08-10 03:30

  本文关键词:单体摩尔比对共聚物电化学及电致变色性质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共轭聚合物 电致变色 二茂铁 电化学聚合 着色效率


【摘要】:通过电化学聚合法制备了3,6-(二噻吩基)-9-(二茂铁甲酸己酯基)-咔唑(BTC-H-Fc)与3,4-乙烯二氧噻吩(EDOT)不同摩尔比下的共聚物,并运用电化学、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及光谱电化学对其结构与性能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所得共聚物均能显示良好的电化学特性,光谱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当摩尔浓度比为1时,P(BTC-H-Fc:EDOT)-1中性态下表现浅绿色,且随着施加电压增加转变为绿色和紫色;P(BTC-H-Fc:EDOT)-4则显示了最丰富的颜色,可在中性态的红褐色、棕黄色、绿色、蓝色和紫色五种颜色之间可逆变换;当摩尔比继续增加时,P(BTC-H-Fc:EDOT)-8可以显示红褐色、灰黑色、蓝绿色和天空蓝四种颜色。另外,三种摩尔比的聚合物薄膜还具有不错的光学对比度,转换响应时间及着色效率,该性能为其在电致变色器件的应用提供了潜力。
【作者单位】: 周口师范学院稀土功能材料及应用重点实验室;浙江工业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关键词】共轭聚合物 电致变色 二茂铁 电化学聚合 着色效率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203138,51273179) 河南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152102210156)资助~~
【分类号】:O631.2
【正文快照】: 1 引言 电致变色聚合物材料因具有较易修饰的结构、较快的响应时间、较高的电化学稳定性及着色效率等在智能窗1、显示器件2、防炫目反光镜3、军事伪装4等领域具有极大的应用潜力。在推进其商业化应用的进程中,多色显示是电致变色器件最重要的性能要求5。为了达到多色显示的效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辛玛丽;黄梅;;电化学法制备可溶性聚3-甲氧基噻吩电致变色膜的研究[J];四川化工;2013年05期

2 张明春;杨书廷;赵林治;丁立;;氧化镍基薄膜电致变色特性的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年04期

3 孙武珠;苏革;曹立新;柳伟;姜代旬;贾波;;镁镍功能薄膜的制备及电致变色性能的研究[J];功能材料;2008年09期

4 李晓丽;;聚3-甲基噻吩的合成及其电致变色性能的研究[J];绿色科技;2011年01期

5 孙炎;陈祝君;王刚;;非对称紫精化合物的合成表征及电致变色性能研究[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8年03期

6 张增阳;杨继萍;;苯胺四聚体薄膜的制备及其电致变色性能[J];化学学报;2011年10期

7 马引民,李仲杰;芳呋喃吡唑啉的合成和波谱研究[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0年09期

8 孙炎;傅相锴;陈祝君;陈蔚;蒋庆龙;;非对称紫精化合物的合成表征及电致变色性能[J];精细化工;2008年05期

9 张超灿,宋丽娜,孙江勤,袁坚,单松高,程金树;有机硅改性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苯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电致变色性能研究[J];玻璃钢/复合材料;2001年04期

10 刘明志,袁坚,陆平,徐绍华,戈安芳;正交设计实验法研究制备WO_3电致变色的工艺条件[J];佛山陶瓷;200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温海林;马晓川;牛海军;;含三苯胺基噻吩芳香酰胺的制备及电致变色变色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16分会:π-共轭材料[C];2014年

2 马晓川;温海林;牛海军;;含咔唑和三芳胺的聚甲亚胺的制备及电致变色、酸致变色和光电性能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16分会:π-共轭材料[C];2014年

3 郑宜君;宛新华;;近红外电致变色离子液体聚合物的合成和表征[A];2008年两岸三地高分子液晶态与超分子有序结构学术研讨会暨第十次全国高分子液晶态与超分子有序结构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集[C];2008年

4 王艳秋;朱宇;梁宇;王本福;牛海军;白续铎;;含三芳胺聚酰胺酸于酸性介质中的电致变色性能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16分会:π-共轭材料[C];2014年

5 苑晓;贺泽民;张兰英;赵玉真;杨槐;;掺杂金属纳米粒子的电致变色液晶材料机理与性能研究[A];2014年两岸三地高分子液晶态与超分子有序结构学术研讨会摘要集[C];2014年

6 贺泽民;苑晓;赵玉真;张兰英;张海泉;杨槐;;基于离子液体的电致变色液晶材料研究[A];2014年两岸三地高分子液晶态与超分子有序结构学术研讨会摘要集[C];2014年

7 韩树民;褚伟阳;李青山;;聚苯胺电致变色的微型实验[A];微型化学实验专辑论文集[C];2004年

8 刘晓西;周阿武;豆义波;韩景宾;卫敏;;水滑石/普鲁士蓝薄膜的组装及电致变色性能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21分会:光化学[C];2014年

9 魏帆;吴国是;;二芳烯电致变色机理的DFT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九届全国量子化学学术会议暨庆祝徐光宪教授从教六十年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胥灵晓;王斌;毕立华;吴立新;;基于四种多酸的荧光电致变色双功能薄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五届全国多酸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金会义;新型光致变色电致变色化合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天津大学;2014年

2 庞月红;离子液体中导电聚合物的电化学合成及其电致变色性质和器件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朱绍银;吲哚并[2,1-b][1,3]VA嗪类变色分子的设计、合成及性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6486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6486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e90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