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学论文 >

钯催化Suzuki偶联反应合成多芳烃化合物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2 03:04

  本文关键词:钯催化Suzuki偶联反应合成多芳烃化合物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多芳烃化合物 三联苯 交叉偶联 Suzuki


【摘要】:含有联苯、三联苯、二芳基甲烷结构单元的多芳烃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天然化合物,药物中间体及高分子功能材料中,对其高效快速的构建方法一直是有机化学工作者的研究热点之一。近几十年来,过渡金属催化下芳香化合物的交叉偶联反应已经取得了较为显著地进展。Suzuki偶联反应为化学家合成复杂的有机分子提供了有力的工具。过渡金属钯催化的芳基硼酸和卤代芳烃的Suzuki还原偶联反应因底物芳基硼酸具有对水、空气很稳定,低毒以及有很好的官能团容忍性等优点,常常成为构建含有多芳烃类结构单元化合物的重要合成方法之一。因此,本文的主要工作是探索出一种较为温和“Pd-配体”催化Suzuki偶联反应体系应用于多芳香烃特别是三联苯类化合物的合成。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P^O双齿配体/钯催化Suzuki偶联反应制备三联苯类化合物。首先,通过对钯源及用量、配体及用量、碱、溶剂和温度进条件行了优化,最终确定最优条件:PdCl_2(1 mol%),L2(2 mol%),溶剂:DMSO,碱:K_3PO_4·H_2O,温度:100oC,时间:12小时;紧接着,在该最优条件下进行了底物普适性考察,以39-95%的产率合成了22种三联苯类衍生物,并对其结构进行了相应~1H NMR、~(13)C NMR结构表征。而且,该催化体系可以实现4-丙基苯硼酸和1,4-对二溴苯的克级反应规模。第二部分,2N2O四齿配体/钯催化Suzuki偶联反应制备三联苯类化合物。通过对配体、催化剂、碱、溶剂、反应温度等条件的探索,确定了最优条件为:Na_2PdCl_4(0.5mol%),L3(0.5 mol%),溶剂:H_2O/EtOH(V:V=4:1),碱:NaOH,温度:100oC,时间:8小时。其后,对反应底物适用性进行了研究,最终以20-97%的产率得到了28种目标产物,目标产物的结构通过~1H NMR、~(13)C NMR、~(19)F NMR、HRMS(EI)进行了表征。同时,该催化体系可以实现4-甲基苯硼酸和1,4-对二溴苯的克级反应规模。第三部分,一锅多组分串联偶联反应(非金属参与下还原偶联和Suzuki偶联)选择性构建4-苄基联苯类化合物。基于Valdés Barluenga课题组的工作,对参与反应的配体、碱、反应温度等条件进行筛选,得到最优反应条件:Pd(OAc)_2(1 mol%),Pcy_3·HBF_4(4 mol%),溶剂:1,4-dioxane,碱:K2CO3,温度:(i)80oC,(ii)110oC,(iii)110oC,时间:(i)2小时,(ii)5小时,(iii)12小时;随后,在筛选的最优反应条件下对底物进行了拓展,以18-94%的产率一锅合成了25种4-苄基联苯类化合物。另外,此反应体系可实现对溴苯乙酮与三甲基苯硼酸的克级规模反应。综上所述,本论文基于过渡金属钯催化Suzuki偶联反应,由简单的芳香烃类小分子通过简单、温和的方法合成了一系列以三联苯为主的具有研究价值的多环芳香烃类化合物,对C-C键的形成方法做了重要的补充和完善。
【关键词】:多芳烃化合物 三联苯 交叉偶联 Suzuki
【学位授予单位】:石河子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O621.251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文献综述10-26
  • 1.1 引言10
  • 1.2 过渡金属催化交叉偶联反应合成三联苯类化合物10-21
  • 1.2.1 Suzuki偶联反应制备三联苯类化合物11-16
  • 1.2.2 Grignard偶联反应16-17
  • 1.2.3 Still偶联反应制备三联苯化合物17
  • 1.2.4 Negishi偶联反应17-19
  • 1.2.5 Hiyama偶联反应19
  • 1.2.6 C-H活化反应合成联苯类化合物19-21
  • 1.3 无金属参与偶联反应构造C-C键21-23
  • 1.4 环合反应构造C-C键23-25
  • 1.5 本论文选题依据25-26
  • 第二章P^O双齿配体/钯催化Suzuki偶联反应制备三联苯类化合物26-43
  • 2.1 引言26-27
  • 2.2 实验试剂和仪器27-29
  • 2.3 结果与讨论29-35
  • 2.3.1 反应条件的优化29-31
  • 2.3.2 底物适用性的研究31-35
  • 2.3.3 放大量反应35
  • 2.4 实验部分35-42
  • 2.4.1 配体的制备35-36
  • 2.4.2 一般实验过程36
  • 2.4.3 产物的数据表征36-42
  • 2.5 本章总结42-43
  • 第三章 2N2O/钯催化Suzuki偶联反应制备三联苯类化合物43-56
  • 3.1 引言43
  • 3.2 主要试剂与仪器43-44
  • 3.3 结果与讨论44-52
  • 3.3.1 反应条件的优化44-46
  • 3.3.2 底物普适性考察46-51
  • 3.3.3 放大反应51-52
  • 3.4 实验部分52-55
  • 3.4.1 配体的合成及数据表征52
  • 3.4.2 实验制备三联苯的通用方法52-53
  • 3.4.3 产物的表征数据53-55
  • 3.5 本章小结55-56
  • 第四章 一锅、三步多组分偶联反应选择性构建 4-苄基联苯类化合物56-75
  • 4.1 引言56-57
  • 4.2 实验试剂和仪器57-58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58-65
  • 4.3.1 反应条件的优化58-59
  • 4.3.2 底物的适用性的研究59-64
  • 4.3.3 一锅法合成含氮杂环的 4-苄基多芳烃类化合物64-65
  • 4.3.4 放大量反应65
  • 4.4 实验部分65-73
  • 4.4.1 实验步骤65
  • 4.4.2 数据表征65-73
  • 4.5 本章小结73-75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75-77
  • 5.1 总结75
  • 5.2 展望75-77
  • 参考文献77-85
  • 作者简介85-86
  • 致谢86-87
  • 附图87-135
  • 附件13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智;张广鑫;李淑辉;刘传玉;白雪峰;赵毅磊;王洁莹;;钯催化Suzuki偶联反应的研究进展[J];化学与黏合;2014年02期

2 史振朋;王海洋;李佳哲;白雪峰;;负载钯催化Suzuki偶联反应的研究进展[J];化学与黏合;2014年04期

3 李佳哲;王海洋;史振鹏;白雪峰;;碳材料负载钯催化Suzuki偶联反应的研究进展[J];化学与黏合;2014年03期

4 秦宏宇;刘雷芳;;聚乙二醇中氯苯的Suzuki偶联反应研究[J];化学试剂;2014年09期

5 高丰琴;何汉江;郭强;王小明;臧超;;Suzuki偶联反应合成4'-乙基-2,3-二氟-1,1'-联苯[J];化学研究与应用;2013年01期

6 安忠维,陈新兵;钯/碳催化Suzuki偶联反应合成4,4-双戊基环己基联苯[J];精细石油化工;2000年06期

7 董兆恒;王建文;高仁孝;武生喜;冯星;杨东杰;;Suzuki偶联反应合成三联苯中的副产物研究[J];合成化学;2007年06期

8 刘亚伟;牛芳芳;牛憨笨;贺才杰;曾鹏举;;表面活性剂参与的四苯硼钠与芳卤Suzuki偶联反应[J];化学试剂;2011年01期

9 高丰琴;何汉江;王小明;郭强;;Pd(PPh_3)_4催化Suzuki偶联反应合成4-溴-2-氟-联苯[J];精细化工;2012年11期

10 李永清;曹育才;周慧;;Pd(dppf)Cl_2催化Suzuki偶联反应合成4-(4-叔丁基苯基)-6-甲基-1,2,3,5-四氢-s-引达省[J];精细化工;201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展;冀海英;付贤磊;杨榆;王丽冰;高国华;;高位阻Suzuki偶联反应的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有机化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2 项吉;李鹏;朱满洲;;钯镍双金属催化Suzuki偶联反应[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34分会:纳米催化[C];2014年

3 李春玉;荣畅;张焱;;Pb(PPh_3)_4催化Suzuki偶联反应合成3-芳基-2,5-二甲基吡嗪衍生物[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07分会:有机化学[C];2014年

4 肖德宝;刘丽丽;李妍;;基于苯环的二维共价有机框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15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5 肖德宝;刘丽丽;李妍;;基于苯环的二维共价有机框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11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红萍;钯催化邻炔基叠氮环化反应和Suzuki偶联反应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2 周浩;卤代芳烃的Heck和Suzuki偶联反应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萌萌;磁性空心钯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在Suzuki偶联反应中应用的研究[D];兰州大学;2016年

2 李桢;镍—咪唑并吡啶化合物的合成及其催化芳基磺酸酯的Suzuki偶联反应[D];郑州大学;2016年

3 谷宁宁;钯催化Suzuki偶联反应合成多芳烃化合物的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6年

4 海国良;微孔聚合物负载钯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在Suzuki偶联反应中的催化性能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5 汤潇;含氮非膦二齿钯配合物的合成及其催化Suzuki偶联反应的研究[D];广东药学院;2014年

6 张虎;应用Suzuki偶联反应合成3-芳基-β-内酰胺类化合物[D];吉林大学;2009年

7 黄素玉;吡啶吡唑类钯(Ⅱ)配合物的合成及其催化Suzuki偶联反应的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3年

8 王震;大位阻N杂环卡宾纳米磁性钯催化剂制备及其在Suzuki偶联反应中的应用[D];华侨大学;2014年

9 宋晓明;咪唑膦配体的合成及其在Suzuki偶联反应中的应用[D];武汉轻工大学;2014年

10 汪海艳;杂多酸盐/有机配合物杂化材料催化Suzuki偶联反应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6594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6594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8d5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