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芋葡甘聚糖的化学改性及用于疫苗载体的初步研究
本文关键词:魔芋葡甘聚糖的化学改性及用于疫苗载体的初步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羧甲基魔芋葡甘聚糖 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魔芋葡甘聚糖 纳米疫苗载体 离子交联 卵清蛋白
【摘要】:魔芋葡甘聚糖(KGM)作为一种天然高分子多糖,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在缓释控释材料研究中表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采用KGM为原料,首先对其进行化学改性,然后采用离子交联法制备出两种新型的纳米载体材料,以卵清蛋白(OVA)为疫苗模型,研究了两种新型纳米材料载体对OVA的包封能力及体外缓释性能,为其将来用于疫苗载体做了初步理论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采用KGM为原料,首先用盐酸催化降解,发现降解2h后所得产物溶液粘度最低,且降解后的产物保留了KGM的基本结构;然后分别用一氯乙酸和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对其改性,制备出分子量低、水溶性好的羧甲基魔芋葡甘聚糖(CKGM)和季铵化魔芋葡甘聚糖(QKGM),所得取代度分别为1.08和0.14。(2)采用聚电解质复合法制备出CKGM/QKGM复合纳米微球,以模式抗原卵清蛋白(OVA)为疫苗模型,探究了该复合纳米微球对OVA的包封能力及体外缓释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当CKGM浓度在0.5mg/m L~3.0mg/m L时,QKGM浓度范围为1.0mg/m L~3.0mg/mL时,易获得乳光悬液得到CKGM/QKGM纳米材料载体。CKGM/QKGM纳米材料载体包覆OVA的最佳制备工艺为:CKGM浓度为1.5mg/m L,QKGM浓度为1.5mg/m L,OVA浓度为2.5mg/mL,OVA溶液的pH值为8.15,最大包封率为49.2%。该条件下CKGM/QKGM空白载体和CKGM/QKGM/OVA纳米载体基本上均为球形,粒径分布较宽,平均粒径分别为572.3nm和717.1nm。CKGM/QKGM/OVA纳米材料载体整个体外释放过程包括突释、缓慢释放、平衡释放三个阶段,且制备工艺对体外释放性能有较大影响,通过减小CKGM浓度或者OVA浓度,增大QKGM浓度或者OVA溶液的pH值,均能有效减小OVA的累积释放率;反之,可以增加OVA的累积释放率。(3)采用离子交联法制备出(三聚磷酸盐)TPP/QKGM复合纳米微球,以模式抗原卵清蛋白(OVA)为疫苗模型,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优化制备工艺,并考察了制备条件对其体外释放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QKGM浓度在其形成过程中起着关键性作用,且当QKGM浓度在0.5mg/mL~3.0mg/m L时,TPP浓度在0.5mg/m L~5.0mg/m L时,易制得TPP/QKGM纳米材料载体。TPP/QKGM纳米材料载体包覆OVA的最佳制备工艺为:TPP浓度为0.5mg/mL,QKGM浓度为1.0mg/mL,OVA浓度为2.0mg/mL,OVA溶液的pH值为6.15,最大包封率为67.7%。该条件下TPP/QKGM空白载体和TPP/QKGM/OVA纳米载体基本上均为球形,粒径分布较宽,平均粒径分别为439.5nm和706.5nm。TPP/QKGM/OVA纳米材料载体整个体外释放过程包括突释、缓慢释放、平衡释放三个阶段,且相对于OVA浓度及pH值,TPP浓度和QKGM浓度对体外缓释性能有较大影响。
【关键词】:羧甲基魔芋葡甘聚糖 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魔芋葡甘聚糖 纳米疫苗载体 离子交联 卵清蛋白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O636.1;TQ460.1
【目录】:
- 摘要8-10
- Abstract10-12
- 缩略语表12-13
- 第一章 绪论13-28
- 1 引言13-14
- 2 无机纳米材料类疫苗载体的研究现状14-20
- 2.1 金纳米材料14-16
- 2.2 钙盐纳米颗粒16-17
- 2.3 磁性纳米材料17-18
- 2.4 介孔硅纳米材料18-19
- 2.5 碳纳米管19-20
- 3 有机高分子纳米材料类疫苗载体的研究现状20-26
- 3.1 脂质体21-22
- 3.2 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纳米颗粒22-23
- 3.3 聚乳酸纳米粒子23
- 3.4 聚谷氨酸纳米粒子23-24
- 3.5 壳聚糖24-26
- 4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意义和内容26-28
- 4.1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26-27
- 4.2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27-28
- 第二章 魔芋葡甘聚糖的化学改性28-38
- 1 前言28-29
- 2 实验材料和仪器29-30
- 2.1 实验材料29-30
- 2.2 实验仪器30
- 3 实验方法30-33
- 3.1 魔芋葡甘聚糖(KGM)的酸催化降解30
- 3.2 魔芋葡甘聚糖(KGM)的羧甲基化改性30-31
- 3.3 魔芋葡甘聚糖(KGM)的季铵化改性31-32
- 3.3.1 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的合成31
- 3.3.2 季铵化魔芋葡甘聚糖(QKGM)的合成31-32
- 3.4 产品的表征32-33
- 3.4.1 酸催化降解样品粘均分子量的测量32
- 3.4.2 红外光谱(FTIR)表征32
- 3.4.3 羧甲基魔芋葡甘聚糖(CKGM)取代度的测定32-33
- 3.4.4 季铵化魔芋葡甘聚糖(QKGM)取代度的测定33
- 4 结果与讨论33-37
- 4.1 酸催化降解时间对粘均分子量的影响33-34
- 4.2 红外光谱分析34-35
- 4.3 魔芋葡甘聚糖羧甲基化取代度35-36
- 4.4 魔芋葡甘聚糖季铵化取代度36-37
- 5 小结37-38
- 第三章 CKGM/QKGM纳米体系的制备及其用于疫苗载体的初步研究38-55
- 1 前言38-39
- 2 实验材料和仪器39-40
- 2.1 实验材料39-40
- 2.2 实验仪器40
- 3 实验方法40-42
- 3.1 CKGM/QKGM纳米材料载体的制备40
- 3.2 CKGM/QKGM/OVA纳米材料载体的制备40-41
- 3.3 CKGM/QKGM/OVA纳米材料载体包封率的测定41
- 3.4 CKGM/QKGM/OVA纳米材料载体的表征41-42
- 3.4.1 透射电镜(TEM)表征41
- 3.4.2 Zeta电位及粒径的表征41-42
- 3.4.3 细胞毒性实验42
- 3.5 CKGM/QKGM/OVA纳米材料载体体外缓释性能探究42
- 4 结果与讨论42-53
- 4.1 CKGM/QKGM纳米材料载体形成条件的探究42-43
- 4.2 CKGM/QKGM/OVA纳米载体制备条件对包封率的影响43-46
- 4.2.1 CKGM浓度对包封率的影响43-44
- 4.2.2 QKGM浓度对包封率的影响44-45
- 4.2.3 OVA浓度对包封率的影响45
- 4.2.4 OVA的pH对包封率的影响45-46
- 4.3 正交优化CKGM/QKGM/OVA纳米材料载体的载药条件46-48
- 4.4 CKGM/QKGM/OVA纳米材料载体的表征48-50
- 4.4.1 透射电镜分析48
- 4.4.2 Zeta电位及粒径分析48-49
- 4.4.3 细胞毒性分析49-50
- 4.5 CKGM/QKGM/OVA纳米材料载体体外缓释性能的探究50-53
- 4.5.1 CKGM浓度对体外缓释性能的影响50-51
- 4.5.2 QKGM浓度对体外缓释性能的影响51-52
- 4.5.3 OVA浓度对体外缓释性能的影响52
- 4.5.4 OVA的pH对体外缓释性能的影响52-53
- 5 小结53-55
- 第四章 TPP/QKGM纳米体系的制备及其用于疫苗载体的初步研究55-71
- 1 前言55-56
- 2 实验材料和仪器56-57
- 2.1 实验材料56-57
- 2.2 实验仪器57
- 3 实验方法57-59
- 3.1 TPP/QKGM纳米材料载体的制备57-58
- 3.2 TPP/QKGM/OVA纳米材料载体的制备58
- 3.3 TPP/QKGM/OVA纳米材料载体包封率的测定58
- 3.4 TPP/QKGM/OVA纳米材料载体的表征58-59
- 3.4.1 透射电镜(TEM)表征58
- 3.4.2 Zeta电位及粒径的表征58-59
- 3.4.3 细胞毒性实验59
- 3.5 TPP/QKGM/OVA纳米材料载体体外缓释性能探究59
- 4 结果与讨论59-69
- 4.1 TPP/QKGM纳米材料载体形成条件的探究59-60
- 4.2 TPP/QKGM/OVA纳米载体制备条件对包封率的影响60-63
- 4.2.1 TPP浓度对包封率的影响60-61
- 4.2.2 QKGM浓度对包封率的影响61-62
- 4.2.3 OVA浓度对包封率的影响62
- 4.2.4 OVA的pH对包封率的影响62-63
- 4.3 正交优化TPP/QKGM/OVA纳米材料载体的载药条件63-64
- 4.4 TPP/QKGM/OVA纳米材料载体的表征64-66
- 4.4.1 透射电镜分析64-65
- 4.4.2 Zeta电位及粒径分析65-66
- 4.4.3 细胞毒性分析66
- 4.5 TPP/QKGM/OVA纳米材料载体体外缓释性能的探究66-69
- 4.5.1 TPP浓度对体外缓释性能的影响66-67
- 4.5.2 QKGM浓度对体外缓释性能的影响67-68
- 4.5.3 OVA浓度对体外缓释性能的影响68-69
- 4.5.4 OVA的pH对体外缓释性能的影响69
- 5 小结69-71
- 全文总结及展望71-73
- 1 全文总结71-72
- 2 展望72-73
- 参考文献73-83
- 附录83-84
- 致谢8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海燕,罗学刚;魔芋葡甘聚糖溶胶流变特性及应用研究进展[J];化学与生物工程;2004年04期
2 刘楠;杨芳;;魔芋葡甘聚糖的研究进展及应用现状综述[J];安康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3 游东宏;江雪秀;;不同因素对魔芋葡甘聚糖凝胶稳定性的研究[J];宁德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4期
4 符艳;吴绍艳;黎钱;吴俊;赵静;高婷;王钊;;魔芋葡甘聚糖在食品、生物、医学及化工领域的应用[J];广州化工;2013年19期
5 钟燕;索化夷;;魔芋葡甘聚糖的功能及在食品领域的应用[J];中国酿造;2014年08期
6 张东华,汪庆平,杨学义;天然高分子魔芋葡甘聚糖的复配产物成膜研究[J];日用化学工业;2000年01期
7 陈彦,林晓艳,罗学刚;以数字处理对魔芋葡甘聚糖膜面特征的初步研究[J];化学研究与应用;2002年05期
8 陈彦,林晓艳,罗学刚;添加剂对去乙酰基魔芋葡甘聚糖膜力学性能的影响[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03年03期
9 陈彦,林晓艳,罗学刚;影响魔芋葡甘聚糖膜面微观形貌的因素[J];膜科学与技术;2003年05期
10 李斌,汪超;国外魔芋葡甘聚糖结构及其溶液行为研究进展[J];包装与食品机械;2003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佳琪;周芳军;;魔芋葡甘聚糖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A];2013年中国临床药学学术年会暨第九届临床药师论坛论文集[C];2013年
2 温成荣;陈清萍;黄丹;何鑫磊;庄昱;;魔芋胶磷酸酯化的影响因素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八届天然有机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潘志东;孟俊杰;王燕民;;魔芋葡甘聚糖的振动机械力化学脱乙酰基和酯化改性[A];颗粒学最新进展研讨会——暨第十届全国颗粒制备与处理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苏荣欣;齐崴;何志敏;;魔芋葡甘聚糖的触发酶解[A];第一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摘要集(下)[C];2004年
5 罗立新;王庆蓉;;交联魔芋葡甘聚糖接枝共聚微球的制备与表征[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6年
6 耿胜荣;林若泰;邓霄;潘思轶;;魔芋葡甘聚糖丙烯酸辐照接枝共聚反应方法研究[A];第五届核农学青年科技工作者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7 刘锋;罗学刚;林晓艳;陈彦;;定量研究魔芋葡甘聚糖乙酰基对其吸水性及流变特性影响[A];2009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9年
8 张兴国;李贞霞;邓小燕;苏成刚;刘佩瑛;;魔芋葡甘聚糖生物合成研究进展[A];中国园艺学会第五届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9 Katsuyoshi Nishinari;;魔芋葡甘聚糖-硼砂热可逆凝胶的流变学[A];第四届全国高聚物分子表征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10 殷万春;张洪斌;;魔芋葡甘聚糖凝胶机理的顺磁共振研究[A];2007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罗通彪;魔芋葡甘聚糖的功能与应用[N];中国食品质量报;2003年
2 记者 沈祥辉 伍功勋 通讯员 郭沈玖;魔芋葡甘聚糖湿法加工工艺通过验收[N];恩施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熊志冬;微球型魔芋葡甘聚糖生物材料的结构设计及调控[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过程工程研究所);2015年
2 姚闽娜;魔芋葡甘聚糖结构与其稳定性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0年
3 龙晓燕;天然大分子魔芋葡甘聚糖的凝聚态基础研究[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2013年
4 简文杰;魔芋葡甘聚糖螺旋微观构象及性质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1年
5 范江洋;魔芋葡甘聚糖—黄原胶共混多糖作为释药载体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丽娜;魔芋葡甘聚糖和脂肪影响罗非鱼肌原纤维蛋白凝胶性能的研究[D];上海海洋大学;2015年
2 王莉莉;魔芋葡甘聚糖的提取及其在酸乳中的应用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4年
3 蒋明峰;魔芋葡甘聚糖/可得然胶流变学特性的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6年
4 聂娅娜;魔芋葡甘聚糖的纯化及在米饭中的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5 朱佩;魔芋葡甘聚糖的化学改性及用于疫苗载体的初步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6年
6 刘莉;魔芋葡甘聚糖交联羧甲基改性及其对金属离子的吸附和解吸性能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
7 孟俊杰;魔芋葡甘聚糖的机械力化学改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8 吴绍艳;魔芋葡甘聚糖纯化及改性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9 叶炳鸿;魔芋葡甘聚糖相互作用位点及微观结构的变化过程[D];福建农林大学;2007年
10 侯占伟;魔芋葡甘聚糖的化学改性及其性质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6957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6957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