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热解条件下合成生物炭对铜离子的吸附动力学研究
本文关键词:不同热解条件下合成生物炭对铜离子的吸附动力学研究
【摘要】:为了揭示生物质炭对铜离子的吸附动力学特性,研究了以不同条件下合成的生物质炭作为吸附剂吸附铜离子的动力学过程.用生活中常见的玉米芯和龙爪槐为原材料,以限氧升温炭化法制备生物炭.表征了其结构和表面特征,又通过一系列批实验,研究不同热解温度(300、400、500、600和700℃)和不同热解时间(1、2、4、6、8 h)的玉米芯与龙爪槐生物炭对Cu~(2+)的吸附动力学特征与机理.结果表明,生物炭对Cu~(2+)的吸附动力学数据随时间的变化能很好的用准二级动力学方程进行拟合,可见生物炭对Cu~(2+)的吸附是复杂的,不是单一的单层吸附.同时用颗粒内扩散模型、班厄姆方程和Boyd外扩散模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颗粒内扩散不是两种生物炭吸附铜离子的唯一速率控制步骤,液膜扩散和颗粒内扩散均在吸附过程中起到重要影响,且液膜扩散是主要的限速因素.
【作者单位】: 渤海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关键词】: 生物炭 铜离子 吸附动力学 吸附机理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51508026,51479005) 渤海大学博士启动基金(No.bsqd201415)~~
【分类号】:X52;O647.3
【正文快照】: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No.51508026,51479005)and the Bohai University Doctor Startup Fund(No.bsqd201415)Received 21 September 2015;received in revised form 11 November 2015;accepted 11 November 20151引言(Introduction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孔庆震;姚虎卿;史红勤;;天然丝光沸石的化学处理及其对氨吸附动力学的影响[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7年01期
2 胡长武;俞立明;朱昂如;;前驱态吸附动力学的模型研究[J];自然科学进展;1991年04期
3 孙海燕;王李;居沈贵;;载铜13X的制备及其对噻吩的吸附动力学[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1期
4 刘峙嵘;周利民;王晓鹏;;泥煤对铬(Ⅵ)吸附动力学研究[J];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5 宋应华;朱家文;陈葵;丁锐;;红霉素在大孔树脂上的吸附动力学研究[J];高校化学工程学报;2008年01期
6 刘秉涛;王建康;;激光反射仪在溶液吸附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7 刘秉涛;Ariede Keizer;;应用激光反射仪研究溶液吸附及吸附动力学[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8 夏海萍,柯家骏;膨润土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动力学[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1995年04期
9 杨基础,,杨小民;人工神经网络在吸附动力学模拟计算中的应用[J];离子交换与吸附;1996年03期
10 刘福强,陈金龙,葛俊杰,李爱民,龙超,张全兴;吸附树脂对苯甲酸的吸附动力学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4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秉涛;;激光反射仪在溶液吸附动力学研究上的应用[A];河南省化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2 邬宇;何平;曹银霞;胡涛;杨思源;查家明;吴江;;碳基吸附剂对模拟烟气汞的吸附动力学特性[A];2013年火电厂污染物净化与绿色能源技术研讨会暨环保技术与装备专业委员会换届(第三届)会议论文集[C];2013年
3 游来江;蒋燕;向虹;吴志坚;;有机染料在介孔杂化凝胶上的吸附平衡及吸附动力学[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6年
4 陈刚;邱家山;徐琦;方为茂;何琦;赵红卫;钟本和;;人凝血酶原复合物在新型离子交换树脂CG-6上的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机理研究[A];第三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摘要集(下)[C];2006年
5 姜蓉;赵剑曦;;动态表面张力法研究C_(12)-2-E_n-C_(12)·2Br在气/液表面的吸附动力学[A];中国化学会第十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4年
6 张红霞;刘志;文钊东;吴王锁;;Th(Ⅳ)在高岭土上的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8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7 周传强;龚翔翔;张雯;郭荣;;蟹壳在二元重金属离子体系中吸附动力学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26分会:胶体与界面[C];2014年
8 齐勇;刘羽;;羟基磷灰石对水溶液中Zn~(2+)的吸附动力学[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刘福强;陈金龙;李爱民;费正浩;龙超;张全兴;;超高交联吸附树脂对苯甲酸的吸附动力学特征[A];中国化学会第12届反应性高分子(离子交换与吸附)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摘要预印集(一)[C];2004年
10 李凯;张青川;;利用微梁传感研究分子在金表面的吸附过程[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丹;磷脂在空气/水界面上的构象和取向及其吸附动力学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2 胡伊旭;铜镍离子在木屑黄原酸盐上的吸附性能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3年
3 高宇翔;VOCs在活性炭固定床上的吸附动力学[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4 荆长勇;微孔/介孔复合材料的制备和CO_2吸附动力学数值模拟[D];华东理工大学;2010年
5 何飞;无机柱撑蒙脱土的制备与表征及其除磷性能研究[D];暨南大学;2013年
6 魏晓杰;电吸附对中草药及酱油中金属元素的影响分析[D];河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7115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7115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