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学论文 >

含稀有气体原子的超价分子共振成键的理论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2 13:41

  本文关键词:含稀有气体原子的超价分子共振成键的理论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超价分子 稀有气体氢化物 共振成键 三中心四电子ω键 三中心四电子长键 键级守恒


【摘要】:稀有气体化学的历史始于早期Pauling的大胆预测,即原子序数较大的稀有气体原子(例如氪、氙)有可能与其他原子形成稳定的分子。在Bartlett等人发现第一个含稀有气体原子的分子XePtF6之后,越来越多的含稀有气体原子的超价分子在实验上观测到。最为著名的是Khriachtchev等人于2000年观测到第一个含氩(Ar)的中性分子HArF。由于此类超价分子违反了八电子规则,如何成键的问题引起了许多研究。早期工作包括以离子型结构(H-Ng+Y-)为参考态的EDA分析(Energy Decomposition Analysis)和对于各种可能的共振结构的猜测。最近有一个相关的工作,Weinhold等人使用自然共振理论研究了稀有气体二氟化物NeF2的成键,提出了三中心四电子(3c/4e)长键的新概念,并用长键的概念解释了NeF2的成键。本论文从共振成键的视角研究了稀有气体氢化物(HNgY)的成键。所有体系均使用高斯09程序进行结构优化,计算结果均在B3LYP/aug-cc-pVTZ(-pp)水平上得到。使用自然键轨道(NBO)和自然共振理论(NRT)对其成键进行了理论研究。另外,我们还研究了具有双noble元素(noble gas和noble metal)的MNgY和NgMY体系的成键,前者已经在实验上观测到,后者已经得到了理论预测。论文的主要工作和结论如下:(1)以一系列稀有气体氢化物HNgY(Ng=He,Ne,Ar,Kr,Xe,Rn;Y=F,Cl,Br,I)为研究对象,使用自然键轨道(NBO)和自然共振理论(NRT)对上述超价分子的共振成键进行了定量化分析。结果表明每一个超价分子都可以用三个共振结构来描述,即H-Ng+-:Y,H:-+Ng-Y和H∧Y。其中前两个是由超共轭作用nY→s*HNg和nH→s*NgY引起的ω键结构,第三个结构是由nNg→σ*HY引起的长键结构。另外,我们发现NRT键级符合键级守恒“(bHNg+bNgY)+bHY=bω-bonding+blong-bonding=1”。这种守恒关系暗示了ω键和长键之间的竞争关系,利用这个竞争关系研究了Y的电负性和稀有气体原子的种类对HNgY体系中3c/4e超键的影响。另外,发现NRT键级与键长、频率和键解离能有很好的相关性。这些结果有助于设计稀有气体氢化物类型的高能材料。(2)对MNgY(M=Cu,Ag,Au;Ng=Ar,Kr,Xe,Rn;Y=F,Cl,Br,I)体系进行NBO/NRT分析,计算结果显示:3c/4eσ类型长键同样存在于MNgY体系中,并且也可以将其描述成一个共振杂化体(M-Ng+-:Y,M:-+Ng-Y和M∧Y),其共振成键特性与稀有气体氢化物类似。另外,对于NRT键级进一步分析表明,该体系中的NRT键级仍然符合键级守恒关系。(3)使用NBO/NRT的方法对于一系列NgMY(Ng=He,Ne,Ar,Kr,Xe,Rn;M=Cu,Ag,Au;Y=F,Cl,Br,I)进行了成键分析。计算结果表明NgMY超价分子可以用由两个共振结构组成的杂化体表示,即由超共轭作用nNg→σ*MY和nY→σ*NgM引起的两种3c/4eω键结构,Ng:M-YNg-M+-:Y。关于NRT参数的详细分析表明NRT键级满足键级守恒关系,bNgM+bMY≈1,暗示了3c/4eω键共振结构之间的竞争关系。
【关键词】:超价分子 稀有气体氢化物 共振成键 三中心四电子ω键 三中心四电子长键 键级守恒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O641.1
【目录】:
  • 摘要6-8
  • Abstract8-11
  • 第一章 绪论11-21
  • 1.1 目的与意义11-12
  • 1.2 发展和现状12-14
  • 1.3 研究内容14-15
  • 参考文献15-21
  • 第二章 理论与计算方法简介21-25
  • 2.1 量子化学计算方法21-22
  • 2.1.1 方法(Method)21
  • 2.1.2 基组(Basis Set)21-22
  • 2.2 共价键理论22-23
  • 2.3 计算化学中使用的程序23-24
  • 2.3.1 Gaussian 09程序23
  • 2.3.2 NBOPro v.6 程序23-24
  • 参考文献24-25
  • 第三章 稀有气体氢化物(HNgY)共振成键的理论研究25-49
  • 3.1 前言25-27
  • 3.2 计算方法27
  • 3.3 结果与讨论27-41
  • 3.3.1 几何结构、频率和能量27-31
  • 3.3.2 NBO/NRT分析31-35
  • 3.3.3 NBO/NRT参数与实验参数的相关性35-37
  • 3.3.4 键级守恒37-38
  • 3.3.5 Ng与Y对 3c/4e超键的影响38-41
  • 3.4 结论41
  • 参考文献41-49
  • 第四章 MNgY共振成键的理论研究49-65
  • 4.1 前言49-50
  • 4.2 计算方法50-51
  • 4.3 结果与讨论51-61
  • 4.3.1 几何结构,频率和能量51-55
  • 4.3.2 自然键轨道(NBO)分析55-57
  • 4.3.3 自然共振理论(NRT)分析57-61
  • 4.4 结论61
  • 参考文献61-65
  • 第五章 NgMY共振成键的理论研究65-81
  • 5.1 前言65-66
  • 5.2 计算方法66
  • 5.3 结果与讨论66-76
  • 5.3.1 几何结构,频率和能量66-69
  • 5.3.2 自然键轨道(NBO)分析69-71
  • 5.3.3 自然共振理论(NRT)分析71-76
  • 5.4 结论76
  • 参考文献76-81
  • 第六章 论文总结及展望81-85
  • 参考文献82-85
  • 附录一 基本概念85-92
  • 超共轭作用(Hyperconjugation Interaction)85-86
  • 三中心四电子超键(3c/4e Hyperbonding)86-87
  • 键级守恒(Conservation of Bond Order)87-88
  • 参考文献88-92
  • 附录二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92-93
  • 致谢9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世勇;最大成键能原理及其应用[J];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1期

2 朱龙根;冯星洪;;过渡金属羰基簇的成键规则[J];化学通报;1984年08期

3 宫本隆;筒井稔;杨继华;张榕本;陈立班;;f-类元素的有机衍生物——f-轨道成键及前景的探讨[J];化学通报;1980年06期

4 杨武,高锦章,康敬万,欧庆瑜,康经武;4f轨道的成键性质[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1999年03期

5 ;中美科学家发现新的碳成键排列方式[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1年04期

6 王斌举;夏文生;张俊;万惠霖;;能量分解法在羰基配合物成键本质研究中的应用[J];大学化学;2010年04期

7 兰桂刚,李振祥,孟庆波,金钟声;镧系元素混价配合物的电子结构 Ⅰ.三价铈和四价铈的成键研究[J];中国稀土学报;1992年03期

8 冉新权;刘红科;梁向阳;李亚红;;羰基簇成键规则BMO=9N—B_计的导出[J];化学通报;1993年02期

9 荣国斌;;水相体系中的碳碳成键反应[J];大学化学;1993年05期

10 许小红,武海顺,张聪杰,周伟良;B_2Be_2簇的结构与成键性质的研究[J];物理化学学报;1997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申玉芳;邹正光;刘凯;龙飞;吴一;肖志刚;;TiC(001)-Fe(001)界面电子特性及成键的第一性原理研究[A];全国材料科学中的数学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宋宏涛;罗顺忠;高晖;;系列Re(CO)_3(L)配合物的成键和结构[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8年版)[C];2009年

3 吴争平;陈启元;尹周澜;李洁;;Al_6(OH)_(18)(H_2O)_6的结构及成键方位的从头算及密度泛函分析Ⅱ[A];2004年全国冶金物理化学学术会议专辑[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平霞;含惰性气体贵金属离子团簇中成键机制的理论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程慧;过渡金属团簇的理论结构预测及成键分析[D];安徽大学;2016年

2 李红;含稀有气体原子的超价分子共振成键的理论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6年

3 岳焕景;Cu/Ag/Au键共振特征的理论研究及Cu/Ag/Au共振成键模型的构建[D];山东师范大学;2015年

4 鲁聪颖;铂合金金属簇的结构和成键规律的密度泛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5 贾宝丽;CH_2=XR_2和R_2C=XH_2(X=Ge,,Sn)的结构及成键特征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7789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7789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87b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