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学论文 >

辣椒中辣椒素类物质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2 22:31

  本文关键词:辣椒中辣椒素类物质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方法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辣椒 辣椒素 二氢辣椒素 降二氢辣椒素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


【摘要】:建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仪测定辣椒中辣椒素、二氢辣椒素和降二氢辣椒素3种辣椒素类物质的方法。样品用无水乙醇超声提取,经SB-C18色谱柱分离,以0.1%甲酸水溶液-甲醇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多重反应监测(MRM),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降二氢辣椒素和辣椒素质量浓度在1.0~10 000.0 ng/m 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现良好线性关系,二氢辣椒素质量浓度在0.5~10 000.0 ng/m 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现良好线性关系。方法的加标回收率为96.8%~104.0%,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5%,检出限为0.075~0.15 mg/kg,定量限为0.25~0.5 mg/kg,具有操作简单、灵敏度高、准确性好、线性范围宽、所用试剂毒性小等优势,可很好地满足辣椒中辣椒素、二氢辣椒素和降二氢辣椒素3种辣椒素类物质的测定。
【作者单位】: 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茶叶标准与检测技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辣椒 辣椒素 二氢辣椒素 降二氢辣椒素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
【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F0202305) 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9NZ0015,2013NZ0040,2015GZ0084)
【分类号】:TS255.7;O657.63
【正文快照】: 0引言辣椒是茄科植物辣椒(Capsicum annuum L.)或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果实,其味辛、性热、归心、脾经,具有温中散寒,开胃消食之功效,用于寒滞腹痛,呕吐,泻痢,冻疮[1],亦是日常生活中重要的蔬菜和调味品。辣椒素类物质是辣椒的主要活性成分,也是辣椒中辣味的来源,具有镇痛、抗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小兰;赖小平;郭惠;;辣椒素的应用与提取[J];江西化工;2005年04期

2 刘晓鹏;姜宁;;辣椒中辣椒素快速提取及测定[J];中国公共卫生;2008年03期

3 王燕;夏延斌;王健;罗凤莲;邓后勤;刘忠凤;;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鉴定辣椒素类物质[J];食品工业科技;2009年01期

4 董新荣;刘仲华;;高通量筛选辣椒素与辣椒素酯生物活性的初步研究[J];中国食品学报;2009年02期

5 吴桐;张博;刘军海;;辣椒素提取工艺的研究进展[J];化工科技市场;2010年02期

6 高艳;欧阳建勋;谢定;刘永乐;俞健;伍湘东;;辣椒素的提取及其应用研究进展[J];食品与机械;2011年01期

7 赵春华;侯倩慧;余季金;;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测定辣椒素类物质[J];化学分析计量;2011年05期

8 禹茂章;;辣椒素[J];精细化工信息;1986年08期

9 池宝益;辣椒酱中辣椒素的测定方法[J];中国酿造;1989年06期

10 池宝益;辣椒酱中辣椒素的测定方法[J];中国调味品;1989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段炼;晏嫒;孙亚彬;赵博欣;李国锋;;辣椒素生物药剂学评价——受转运蛋白影响的研究[A];2013年广东省药师周大会论文集[C];2013年

2 王建明;梁建根;高俊明;张作刚;;辣椒素的抑菌作用及其对某些保护酶活性的影响[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暨植物病理学报创刊50周年纪念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戴雄泽;刘志敏;;辣椒素类物质研究进展[A];园艺学文集——湖南省园艺学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王建明;梁建根;高俊明;张作刚;;辣椒素的抑菌作用及其对某些保护酶活性的影响[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暨植物病理学报创刊50周年纪念会论文集[C];2005年

5 罗金凤;章道明;任美燕;丁晓雯;;对国标中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辣椒素类物质含量的改进[A];管产学研助推食品安全重庆高峰论坛——2011年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分会学术年会暨全国食品科学与工程博士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6 邓明华;文锦芬;霍金龙;朱海山;马春花;邹学校;;云南涮辣辣椒素合成酶基因的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A];中国园艺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7 黎娟;马铎;傅建捷;张爱茜;;辣椒素类物质拟/抗雌激素活性及其分子机制[A];第八届全国分析毒理学大会暨中国毒理学会分析毒理专业委员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集[C];2014年

8 董新荣;刘仲华;杨建奎;李霞;李宇;;大孔吸附树脂柱层析分离辣椒素的初步研究[A];第八届全国中药和天然药物学术研讨会与第五届全国药用植物和植物药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王建明;梁建根;陈燕飞;高俊明;张作刚;;辣椒素的抑菌作用及其对某些保护酶活性的影响[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暨植物病理学报创刊50周年纪念会论文集[C];2005年

10 董新荣;李雨虹;刘仲华;谢达平;;有机介质中酶催化合成辣椒素酯类物质的初步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柳云松;化工原料“辣椒素”竟被端上餐桌[N];卫生与生活报;2006年

2 记者王光怀;天联打造天然安全辣椒素[N];中国食品报;2009年

3 记者 王光怀;天联辣椒素以高辣度低成本形成辣旋风[N];中国食品报;2010年

4 周元礼 赵虹霖;第三军医大:辣椒素确能降血压[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5 陈俊;安顺酱菜厂辣椒素晶体遭遇市场壁垒[N];贵州日报;2006年

6 新文;辣椒素有助减少麻醉药副作用[N];中国医药报;2007年

7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 范志红;辣椒精源于辣椒[N];保健时报;2009年

8 记者 周元礼;国家明年将出台辣椒辣度标准[N];中国食品质量报;2006年

9 通讯员 周元礼 赵虹霖 记者 张国圣;辣椒可降低血压[N];光明日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唐夏;辣椒有多辣度数来说话[N];中国消费者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燕;辣椒素类物质分析及其感官特性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7年

2 袁丽佳;重庆地区高辣椒素膳食对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率的影响及干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5年

3 陈俊琴;辣椒果实中辣椒素生物合成相关物质及外源多胺调控的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5年

4 柴大敏;辣椒素改善高糖诱导的AD样病变及其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5 董新荣;辣椒素的制备及分子修饰方法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7年

6 聂乾忠;辣椒素类物质对试验鼠生理功能影响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9年

7 欧阳建勋;辣椒素抗有害生物及在稻谷绿色储藏中的应用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1年

8 郭时印;辣椒素抗疲劳作用及其机理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9 张瑞林;辣椒素敏感性神经及其神经肽对急性心肌缺血诱发的心肌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0年

10 段炼;辣椒素的肠道转运特性与TRPV1通道及多药耐药蛋白间的关系[D];南方医科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悦雁;辣椒素抑制大鼠感觉神经元电压门控性钙通道的细胞信号转导途径[D];安徽医科大学;2009年

2 吴丽威;辣椒素和二氢辣椒素提取方法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王倩倩;辣椒素对糖尿病大鼠糖和脂代谢的影响[D];西南大学;2015年

4 孙振斌;催泪喷射器中刺激组分的分析方法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5 谢文宗;辣椒MYB转录因子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D];吉林大学;2016年

6 何帅;川鄂浙菜点辣味强度及地理气候因素对其影响的初步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6年

7 马义花;辣椒遗传图谱的构建与辣椒素含量的QTL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6年

8 朱亦赤;辣椒素类物质遗传及杂种优势的初步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8年

9 杨莹;辣椒素类物质的安全毒理与功能评价[D];湖南农业大学;2009年

10 阮文渊;辣椒素生物合成途径基因的表达分析及遗传转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7812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7812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9de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