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介孔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净化含砷氟地下水的实验研究
本文关键词:复合介孔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净化含砷氟地下水的实验研究
【摘要】:地下水中的砷酸根以及氟离子污染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吸附法是众多除氟、除砷水处理技术中的良好选择之一。然而,大多数吸附剂存在吸附容量低、吸附缓慢等缺点。因此,研发高效环保吸附剂成为吸附研究的热点问题。通过均匀试验,确定对F-吸附效果最好的吸附剂为PEG-Ti,配比为:PEG(聚乙二醇)1.5980g、水5.0m L,pH值2.8。对AsO43-吸附效果最好的吸附剂为PEG-Zr,配比为:PEG 3.9428g、TMAOH(四甲基氢氧化铵)5.2m L,pH值8。最适烧结温度为500℃。在此基础上,通过掺杂稀土元素,筛选确定对F-吸附效果最好的吸附剂为Ti-Ce,饱和吸附量为49.01mg/g;对AsO_4~(3-)吸附效果最好的吸附剂为Zr-La,饱和吸附量为35.65mg/g。XRD、BET、TEM等表征结果表明,制备的材料结晶较好,介孔孔径在10-20nm之间,具有良好的介孔结构和物理化学性能。采用Langmuir、Freundlich及Redlich-Peterson等温吸附模型,对目标离子等温吸附的试验数据进行拟合。结果显示,复合介孔吸附剂对目标离子的吸附情况以化学吸附为主,但并不是理想均匀的单层吸附。吸附剂吸附目标离子时,吸附环境为中性时吸附效率最高;硬度与Cl-浓度并不会对吸附效果产生较大影响;硫酸根浓度对F-吸附量有明显影响;砷氟共存时,制备材料除氟的选择性更高。自制动态吸附装置,以Ti-Ce吸附剂为研究对象,确定了装置的动态吸附参数:填料高度30cm,进液流速20.0mL/min。将F-浓度为9.7mg/L、总砷浓度为0.71mg/L的某煤矿矿井水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动态吸附装置,混合吸附剂对F-、AsO_4~(3-)吸附达耗竭点(出水浓度为进水浓度的95%)时的平衡吸附量分别为34.9mg/g、20.7mg/g。本试验研究表明,复合介孔吸附剂的吸附、再生性能均较好,可为水中砷、氟污染物去除提供良好的选择。
【关键词】:稀土 介孔 除氟 除砷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矿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O647.33;X523
【目录】:
- 致谢4-5
- 摘要5-6
- Abstract6-18
- 1 绪论18-25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8-19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9-22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22-25
- 2 钛基、锆基介孔材料制备与筛选25-47
- 2.1 实验材料与方法25-28
- 2.2 均匀设计试验28-30
- 2.3 吸附剂筛选结果与分析30-44
- 2.4 烧结温度的影响44-46
- 2.5 小结46-47
- 3 掺杂稀土的介孔吸附剂制备与筛选47-57
- 3.1 复合介孔吸附剂的制备47-48
- 3.2 复合介孔吸附剂的筛选48-50
- 3.3 辅助制备手段对吸附效果的影响50-52
- 3.4 优选介孔吸附剂的表征52-56
- 3.5 小结56-57
- 4 复合介孔吸附剂对含砷氟水的静态吸附实验研究57-75
- 4.1 吸附试验方法57-58
- 4.2 吸附试验结果分析58-73
- 4.3 小结73-75
- 5 复合介孔吸附剂对含砷氟水的动态吸附实验研究75-83
- 5.1 实验装置75-76
- 5.2 吸附的穿透曲线76-77
- 5.3 吸附试验方法77
- 5.4 吸附试验结果分析77-80
- 5.5 实际地下水的吸附效果80-81
- 5.6 吸附剂的再生81-82
- 5.7 小结82-83
- 6 结论与建议83-85
- 6.1 结论83-84
- 6.2 建议84-85
- 参考文献85-92
- 作者简介92-94
- 学位论文数据集9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恩霞,余海燕,宋菊秀;4A沸石Ca~(2+)吸附量测定方法探讨[J];非金属矿;1999年03期
2 陈以义;;茶叶吸附量的研究[J];茶业通报;1990年02期
3 满田久辉;孟庆生;;关于气固相蛋白质二氧化碳结合部位的鉴定[J];粮食贮藏;1980年01期
4 席琛,王彦,耿信笃;卵清蛋白在疏水连续棒状色谱中吸附量与溶剂浓度间关系的研究[J];离子交换与吸附;2001年03期
5 沈俭一,王谷丰;吸附量热仪及其体积校正[J];催化学报;1998年02期
6 宋湘,杨冠英,柯杰,韩布兴,赵扬,阎海科;聚丙烯酰胺在油砂上吸附量和吸附[J];化学通报;1998年01期
7 陈健;黄政仁;董绍明;江东亮;;用热分析技术测定碳化硅粉体对聚乙二醇的吸附量[J];物理化学学报;2007年06期
8 杨向平,,周建昌,宋锡周;多组分液相吸附各组分吸附量的计算方法[J];石油炼制与化工;1995年04期
9 欧秀花;李玉虎;黄四平;;纸质、纺织品类文物萘吸附量的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测定[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10 康华;王友林;穆根胥;李峰;张航泊;朱红玉;;细菌在黄土上的吸附/解吸特征及吸附量对土壤石油降解的影响[J];环境与发展;2014年Z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易秀;;黄土性土壤对铬砷的吸附量及其吸附形态[A];首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葛圆圆;偏高岭土地质聚合物基重金属离子吸附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广西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春艳;盐渍土洗盐废水的吸附脱盐方法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5年
2 蔡青云;耐铅镉菌株的分离筛选及其吸附特性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5年
3 林吕荣;飞灰及改性飞灰吸汞过程的热化学动力学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4 杨茜;间隔链与疏水层对硅沸石醇水分离效力的影响[D];北京化工大学;2015年
5 李志刚;球形聚苯乙烯基纳米水合氧化锆去除水体中As(V)性能研究[D];南京大学;2014年
6 石林;复合介孔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净化含砷氟地下水的实验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6年
7 张敬华;啤酒酵母和谷壳对水体中铜铅离子的吸附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8 付威;NH_2-SBA-15的合成、表征与吸附量热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9 彭军;壳聚糖为载体的染料亲和吸附剂对水中蛋白和重金属离子的吸附研究[D];东华大学;2008年
10 薛峰;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OF-177)制备及其吸附典型VOCs性能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7896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7896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