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学论文 >

Co_xS_y及其纳米复合物的制备及在能源储存与转换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17-09-09 09:13

  本文关键词:Co_xS_y及其纳米复合物的制备及在能源储存与转换中的应用


  更多相关文章: Co_9S_8 石墨烯 纳米复合材料 锂离子电池 光催化


【摘要】:先进的能源转换和存储设备(包括燃料电池、太阳能电池、锂离子电池和超级电容器)在缓解我们目前面临的能源与环境危机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而ECS设备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所用的材料。最新进展表明,纳米过渡金属硫化物由于具有优异的导电性、机械和热稳定性以及循环性等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而成为有广泛应用前景的高效ECS材料。其中,钴的硫化物存在不同的化学计量比,如Co1-xS、CoS2、Co3S4和Co_9S_8等,因此具有丰富的结构化学属性和广泛的用途而备受关注。本文在不使用模板和表面活性剂的情况下通过溶剂热法在乙二醇和N,N-二甲基甲酰胺的混合溶剂中合成出直径约为1μm的Co_9S_8空心球。并通过XRD、SEM、EDS、TEM对Co_9S_8空心球进行结构和形貌的表征。通过研究溶剂体积比、钴盐种类和比例、硫源的种类和比例以及反应时间对Co_9S_8空心球形成的影响,提出了Co_9S_8空心球的生长机理。所制得的Co_9S_8空心球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电极材料表现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在0.1 C的电流密度下首次放电容量和充电容量分别高达1050 mAh/g和591mAh/g,循环75次后,仍保留650 mAh/g的可逆容量。在0.1 C-2 C的电流密度下循环后仍然保留600 mAh/g的可逆容量,展示出优异的循环性能和高倍率性能。在合成Co_9S_8空心球的基础上,成功制备出Co_9S_8/rGO纳米复合材料。此复合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电极材料在0.1C的电流密度下首次放电容量和充电容量分别高达1690 mAh/g和1210 mAh/g,循环75次后,仍保留1110 mAh/g的可逆容量。在0.1 C-2 C的电流密度下循环后仍然保留760 mAh/g的可逆容量。此外,用阳离子交换方法制备出表面插片状的Co3S4/CuS空心球体(~1μm),用回流法制备出CoNi2S4/NiS空心球(~300 nm)。研究发现Co与Cu或Ni的加料比对相应复合材料的形貌和结构有显著的影响。最后,研究了Co_9S_8空心球、Co_9S_8/rGO和Co3S4/CuS三种材料的光催化性能。光照90分钟后,Co3S4/CuS、Co_9S_8/rGO和Co_9S_8的脱色率分别是99.8%、97.3%和85.6%。Co3S4/CuS和Co_9S_8/rGO表现出较Co_9S_8更优异的催化性能。
【关键词】:Co_9S_8 石墨烯 纳米复合材料 锂离子电池 光催化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B33;O643.36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第1章 绪论11-28
  • 1.1 引言11-12
  • 1.2 过渡金属硫化物的合成方法12-15
  • 1.2.1 模板技术12-13
  • 1.2.2 水热法13
  • 1.2.3 溶剂热法13-14
  • 1.2.4 混合溶剂热14
  • 1.2.5 多元硫化物的合成方法14-15
  • 1.3 过渡金属硫化物在ECS中的应用15-22
  • 1.3.1 锂离子电池15-18
  • 1.3.2 超级电容器18-19
  • 1.3.3 燃料电池19
  • 1.3.4 太阳能电池19-20
  • 1.3.5 电催化水分解20-21
  • 1.3.6 光催化21-22
  • 1.4 Co_xS_y的研究进展22-26
  • 1.4.1 纳米Co_xS_y的制备23-24
  • 1.4.2 Co_xS_y及其复合材料在ECS领域的研究进展24-26
  • 1.4.3 Co_xS_y及其复合材料在光催化领域中的研究进展26
  • 1.5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选题依据26-28
  • 第2章 实验部分28-33
  • 2.1 实验原料及试剂28-29
  • 2.2 实验仪器与设备29
  • 2.3 材料的表征29-30
  • 2.3.1 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29
  • 2.3.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量色散谱仪(EDS)29-30
  • 2.3.3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30
  • 2.3.4 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30
  • 2.3.5 拉曼光谱仪(Raman)30
  • 2.3.6 比表面和孔径分布分析仪(BET)30
  • 2.4 电化学性能测试30-32
  • 2.4.1 电极片的制备30-31
  • 2.4.2 扣式电池的组装31
  • 2.4.3 交流阻抗测试(EIS)31
  • 2.4.4 循环伏安测试(CV)31
  • 2.4.5 充放电性能测试31-32
  • 2.5 光催化性能测试32-33
  • 第3章 Co_9S_8纳米空心球的合成及电化学储锂性能研究33-51
  • 3.1 引言33-34
  • 3.2 Co_9S_8纳米空心球的制备34
  • 3.3 结果与结论34-50
  • 3.3.1 结构与形貌的表征34-37
  • 3.3.2 反应条件对产物形貌的影响37-41
  • 3.3.3 形成机理41-44
  • 3.3.4 电化学性能表征44-50
  • 3.4 小结50-51
  • 第4章 Co_9S_8/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合成及储锂性能研究51-60
  • 4.1 引言51-52
  • 4.2 Co_9S_8/rGO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52-53
  • 4.2.1 氧化石墨烯的制备52
  • 4.2.2 Co_9S_8/rGO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52-53
  • 4.3 结果与讨论53-59
  • 4.3.1 结构与形貌的表征53-56
  • 4.3.2 电化学性能表征56-59
  • 4.4 小结59-60
  • 第5章 Co_9S_8空心球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60-70
  • 5.1 引言60-61
  • 5.2 Co-Cu-S复合材料的制备61
  • 5.3 Co-Ni-S复合材料的制备61-62
  • 5.4 结果与讨论62-69
  • 5.4.1 Co-Cu-S复合材料的结构与形貌表征62-64
  • 5.4.2 原料比对Co-Cu-S复合材料形貌和结构的影响64-65
  • 5.4.3 原料比对Co-Ni-S复合材料形貌和结构的影响65-67
  • 5.4.4 光催化性能表征67-69
  • 5.5 小结69-70
  • 结论70-72
  • 参考文献72-87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87-88
  • 致谢8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金妹;谈萍;贾文鹏;赵培;李亚宁;;金属空心球的研究进展[J];热加工工艺;2012年18期

2 贺军辉;陈洪敏;张林;;无机微/纳空心球[J];化学进展;2007年10期

3 陈兴田;周国永;邓志勇;;无机微/纳空心球材料的制备及应用进展[J];广州化工;2010年09期

4 宋宏伟;李翔龙;张楚;;火花放电制备微纳空心球粉的工艺研究及分析[J];现代制造工程;2011年11期

5 ;国外科技消息[J];科技简报;1972年01期

6 吴鹤翔;刘颖;祝瑛;;软硬交错金属空心球泡沫动力学性能研究[J];工程力学;2014年07期

7 吴鹤翔;刘颖;张新春;杨帅;;点阵结构对具有密度梯度的三维空心球泡沫冲击性能的影响[J];工程力学;2011年12期

8 冯质壮;刘琴;董海玲;王纪元;李文智;;二氧化硅空心球的制备及研究[J];精细与专用化学品;2012年02期

9 王衡;邹友德;刘文君;范绍林;;“复合焊”方法在网架空心球上的应用[J];焊接技术;1993年03期

10 王少恒;杨震琦;管公顺;庞宝君;陈海波;;空心球/铝合金复合材料动态压缩性能与损伤破碎特性[J];高压物理学报;201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媛媛;段国韬;李广海;;硫化锌空心球的拉曼和荧光特性[A];2007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论文集[C];2007年

2 胡彦杰;李春忠;顾峰;刘杰;;多重射流燃烧反应制备钛掺杂氧化铝空心球及其机理研究[A];第八届全国颗粒制备与处理学术和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吴鹤翔;刘颖;;软硬交错金属空心球泡沫动力学性能的研究[A];第五届全国计算爆炸力学会议论文摘要[C];2012年

4 谭强;王兵;陈东;郑义;肖翔;张宁;张栋;;氧化锆空心球粉中试生产及应用技术研究[A];第四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5 乔聚甫;赵明;;大型焊接空心球的制作与应用[A];第十届空间结构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6 甘治平;官建国;;软模法制备无机空心球[A];2007高技术新材料产业发展研讨会暨《材料导报》编委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甘治平;官建国;;软模法制备无机空心球[A];《硅酸盐学报》创刊50周年暨中国硅酸盐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詹茂盛;王瑛;田立云;;聚丙烯/硅-铝空心球增强材料的力学性能[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册)[C];2001年

9 程勋亮;胡鸣;刘紫薇;曾毅;张青红;姜继森;;液/液界面协助水热法制备十二面体组装成的榴莲状α-Fe_2O_3空心球[A];中国化学会第十三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10 刘冲;;受拉焊接空心球节点的几个问题[A];第二届空间结构学术交流会论文集(第二卷)[C];198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文非;陶瓷聚空心球生产规模化[N];中国化工报;2014年

2 记者 徐瑞哲;比细菌还小的“胶囊”在沪诞生[N];解放日报;2007年

3 宗信;金属纳米空心球催化剂研究获突破[N];中国化工报;2004年

4 记者 任琳娟 通讯员 李治梅;五项目达国际水平[N];邯郸日报;2011年

5 记者 郭伟;邯郸陶瓷新材料领域连获5成果[N];河北日报;2011年

6 山东日照市新营小学 苗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N];中国体育报;2004年

7 记者 许琦敏;水中模板巧套纳米多层球[N];文汇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鹏程;多功能聚合物空心球的制备及其在药物控制释放中的应用[D];兰州大学;2015年

2 任浩;多壳层TiO_2空心球的制备及其锂离子电池性能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5年

3 余为;金属空心球材料组元力学性能及结构设计[D];燕山大学;2011年

4 张幼维;生物相容及环境响应亲水性胶束和空心球的制备、表征和初步应用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5 王宪;二氧化硅核壳结构及无机氧化物空心球的构筑[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6 乔菁;粉煤灰空心球/聚脲复合材料粘弹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7 刘伯洋;空心微纳米碳材料的低温合成与表征[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8 刘纯;无机纳米空心球可控制备及其环境保护方面的应用研究[D];江苏大学;2012年

9 张海礁;炭及氧化物空心球材料的RF模板法制备及其结构与性能[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10 甘治平;单分散钡铁氧体亚微空心球的制备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慕;ZnO基纳米空心球的制备及性质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2 曾祥云;高效光催化金属氧化物空心球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3 刘超;金属氧化物中空球的构建及机理的研究[D];大连交通大学;2015年

4 徐晖;钛、铬氧化物纳米结构的水热合成及性能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015年

5 蔡海涛;二氧化锡空心球材料的制备及其气敏特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6 刘国平;金属空心球泡l寤魈匦杂攵嗄勘暧呕痆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7 张发谦;介孔SiO_2空心球合成化学的研究及其在药物装载中的应用[D];北京工业大学;2015年

8 冯世超;纳米光催化材料的制备及其可见光条件下光催化还原二氧化碳性能研究[D];南京大学;2015年

9 陈立新;氧化锌空心球和纳米纤维的制备[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10 孙刚;以三聚氰胺—甲醛微球为模板制备稀土氧化物空心球的研究[D];武汉工程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8195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8195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2e9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