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学论文 >

氨基酸希夫碱镍配合物的合成、结构、SOD活性及与生物大分子的作用

发布时间:2017-09-11 06:36

  本文关键词:氨基酸希夫碱镍配合物的合成、结构、SOD活性及与生物大分子的作用


  更多相关文章: 氨基酸希夫碱 镍配合物 DNA BSA SOD活性


【摘要】:希夫碱类化合物是由氨基与各类醛或酮脱水缩合而成的一类含有C=N结构的有机配体,其过渡金属配合物在抗肿瘤、抗细菌、抗癌等多种生物活性方面都表现出良好的效果。过渡金属镍作为一种生命必需元素,存在于生物体的系列酶中,比如脲酶、镍铁氢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等。DNA作为生命遗传信息的携带者和传递者,是许多药物作用的主要靶点。血清白蛋白作为生物体内含量最丰富的一种蛋白质,是体内许多重要物质的存放和转运蛋白,对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分子水平上研究药物或者配合物小分子与生物大分子脱氧核糖核酸(DNA)、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及模拟生物酶的研究,是当前生命科学、药物化学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设计合成了10种氨基酸希夫碱镍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技术进行了表征,并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了配合物的晶体结构并得出相应的晶体学数据。运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和圆二色光谱及粘度测量法研究了配合物与DNA和BSA的相互作用,通过NBT光照还原法测定了部分配合物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1.合成了两种L-谷氨酰胺希夫碱镍配合物[Ni(o-van-L-Gln)(phen)(H_2O)](1)和[Ni(sal-L-Gln)(phen)(H_2O)](2)(o-van=邻香草醛,sal=水杨醛,Gln=L-谷氨酰胺,phen=1,10-邻菲罗啉),通过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技术进行了表征,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测得配合物(1)和(2)分别为单斜和三斜晶系、P2(1)/c和P~(-1)空间群,中心Ni(II)离子与配位原子构成六配位的畸形八面体结构。通过光谱法和粘度法探究了配合物与DNA和BS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配合物均已插入方式与DNA作用,并求得其结合常数Kb(1)=5.44×104L·mol~(-1)、Kb(2)=3.97×104L·mol~(-1)和荧光猝灭常数Ksq(1)=1.28、Ksq(2)=0.59。与BSA作用中以1:1的形式作用于特定位点形成复合物,使BSA发生荧光静态猝灭。求得其猝灭常数Ksv(1)=6.34×104 L·mol~(-1)、Ksv(2)=5.12×104 L·mol~(-1)。运用氮蓝四唑(NBT)光照还原法研究了配合物的SOD活性,求得IC50(1)=34.0mmol×L~(-1),IC50(2)=43.0mmol×L~(-1)。2.合成了两种L-组氨酸希夫碱镍配合物[Ni(sal-L-His)(phen)]H_2O(3)和[Ni(Sal-L-His)(bipy)]_2×2CH_3OH×3H_2O(4)(sal=水杨醛,His=L-组氨酸,phen=1,10-邻菲罗啉,bipy=2,2-联吡啶),通过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技术进行了表征,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得出,配合物(3)和(4)分别为为单斜和正交晶系、p2(1)/c和c222(1)空间群,且均围绕ni(ii)配位,构成六配位的畸形八面体结构。通过光谱法和粘度法探究了配合物与dna和bs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配合物均已插入方式与dna作用,并求得其结合常数kb(3)=2.41×104l·mol~(-1)、kb(4)=1.89×104l·mol~(-1)和荧光猝灭常数ksq(3)=0.85、ksq(4)=0.72。与bsa形成复合物,使bsa发生静态猝灭。并求得了其猝灭常数ksv(3)=6.78×104l·mol~(-1)、ksv(4)=3.91×104l·mol~(-1)。配合物(3)比(4)的作用要强,可能是phen的平面性要比bipy的平面性还好,更容易与大分子作用。运用nbt光照还原法研究了配合物的sod活性,求得ic50(3)=51.5mmol·l~(-1),ic50(4)=58.1mmol·l~(-1)。3.合成了两种l-色氨酸希夫碱镍配合物[ni(naph-l-trp)(phen)(ch3oh)]_2×2ch3oh(5)和[ni(o-van-l-trp)(phen)(ch3oh)]×ch3oh(6)(naph=萘酚醛,o-van=邻香草醛,trp=l-色氨酸,phen=1,10-邻菲罗啉),通过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技术进行了表征,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得出,配合物(5)和(6)为单斜晶系;p2(1)和p2(1)/c空间群,且均围绕ni(ii)配位,构成六配位的畸形八面体结构。通过光谱法和粘度法探究了配合物与dna和bs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配合物均已插入方式与dna作用,并求得其结合常数kb(5)=1.64×104l×mol~(-1)、kb(6)=9.47×103l×mol~(-1),和荧光猝灭常数ksq(5)=1.02,ksq(6)=1.01;与bsa形成复合物,使bsa发生静态猝灭。并求得了其猝灭常数ksv(5)=3.71′105l×mol~(-1)、ksv(6)=1.57′105l×mol~(-1)。4.合成了一种l-蛋氨酸希夫碱镍配合物[ni(o-van-l-met)(phen)(ch3oh)](7)(o-van=邻香草醛,met=l-蛋氨酸,phen=1,10-邻菲罗啉),通过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技术进行了表征,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得出,配合物(7)为三斜晶系;p2(1)和p~(-1)空间群,且均围绕ni(ii)配位,构成六配位的畸形八面体结构。通过光谱法和粘度法探究了配合物与dna和bs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配合物均已插入方式与dna作用,并求得其结合常数kb(7)=4.73×104l×mol~(-1)和荧光猝灭常数ksq(7)=1.49;与bsa作用中以1:1的形式形成复合物,使bsa发生静态猝灭。并求得了其猝灭常数ksv(7)=9.92′104l×mol~(-1)。5.合成了一种l-亮氨酸希夫碱镍配合物[ni(naph-l-leu)(phen)(ch3oh)]×2ch3oh(8)(naph=萘酚醛,leu=l-亮氨酸,phen=1,10-邻菲罗啉),通过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技术进行了表征,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得出,配合物(8)为三斜晶系;P~(-1)空间群,且均围绕Ni(II)配位,构成六配位的畸形八面体结构。通过光谱法和粘度法探究了配合物与DNA和BS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配合物均已插入方式与DNA作用,并求得其结合常数Kb(8)=1.0×104L×mol~(-1)和荧光猝灭常数Ksq(8)=0.80;与BSA形成复合物,使BSA发生静态猝灭。并求得了其猝灭常数Ksv(8)=8.1′104L×mol~(-1)。运用NBT光照还原法研究了配合物的SOD活性,求得IC50(8)=42.5mmol·L~(-1)。6.合成了两种D-丙氨酸希夫碱镍配合物[Ni(naph-D-Ala)(Phen)(CH_3OH)](9)和[Ni(o-van-D-Ala)(Phen)]_2×3H_2O(10)(naph=萘酚醛,o-van=邻香草醛,D-Ala=D-丙氨酸,phen=1,10-邻菲罗啉),通过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技术进行了表征,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得出,配合物(9)和(10)分别为为单斜和正交晶系、P2(1)/c和P2(1)2(1)2(1)空间群,且均围绕Ni(II)配位,构成六配位的畸形八面体结构。通过光谱法探究了配合物与DNA和BS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配合物均已插入方式与DNA作用,并求得其结合常数Kb(9)=1.0×104L·mol~(-1),Kb(10)=3.9×103L·mol~(-1)和荧光猝灭常数Ksq(9)=1.01,Ksq(10)=0.85;与BSA形成复合物,使BSA发生静态猝灭。并求得了其猝灭常数Ksv(9)=2.3′105L×mol~(-1),Ksv(10)=1.3′105L×mol~(-1)运用NBT光照还原法研究了配合物的SOD活性,求得IC50(9)=48mmol·L~(-1),IC50(10)=55mmol·L~(-1)。
【关键词】:氨基酸希夫碱 镍配合物 DNA BSA SOD活性
【学位授予单位】:聊城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O641.4
【目录】:
  • 摘要3-6
  • ABSTRACT6-12
  • 前言12-13
  • 第一章 绪论13-22
  • 1.1 引言13
  • 1.2 氨基酸希夫碱及其希夫碱配合物13-14
  • 1.3 配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14-18
  • 1.4 配合物与BSA的相互作用18-19
  • 1.5 超氧化物歧化酶模拟物19-20
  • 1.6 研究目的和选题意义20-22
  • 第二章 谷氨酰胺希夫碱镍配合物的合成、结构、SOD活性及与生物大分子的作用22-47
  • 2.1 前言22
  • 2.2 谷氨酰胺希夫碱镍配合物的合成及晶体结构22-29
  • 2.3 配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29-36
  • 2.4 配合物与BSA的相互作用36-44
  • 2.5 配合物的SOD活性测定44-46
  • 2.6 小结46-47
  • 第三章 组氨酸希夫碱镍配合物的合成、结构、SOD活性及与生物大分子的作用47-66
  • 3.1 前言47
  • 3.2 组氨酸希夫碱镍配合物的合成及晶体结构47-54
  • 3.3 配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54-58
  • 3.4 配合物与BSA的相互作用58-63
  • 3.5 配合物的SOD活性测定63-65
  • 3.6 小结65-66
  • 第四章 色氨酸希夫碱镍配合物的合成、结构、SOD活性及与生物大分子的作用66-83
  • 4.1 前言66
  • 4.2 色氨酸希夫碱镍配合物的合成及晶体结构66-73
  • 4.3 配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73-77
  • 4.4 配合物与BSA的相互作用77-82
  • 4.5 小结82-83
  • 第五章 蛋氨酸希夫碱镍配合物的合成、结构、SOD活性及与生物大分子的作用83-95
  • 5.1 前言83
  • 5.2 蛋氨酸希夫碱镍配合物的合成及晶体结构83-87
  • 5.3 配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87-90
  • 5.4 配合物与BSA的相互作用90-94
  • 5.5 小结94-95
  • 第六章 亮氨酸希夫碱镍配合物的合成、结构、SOD活性及与生物大分子的作用95-108
  • 6.1 前言95
  • 6.2 亮氨酸希夫碱镍配合物的合成及晶体结构95-98
  • 6.3 配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98-102
  • 6.4 配合物与BSA的相互作用102-105
  • 6.5 SOD活性测定105-106
  • 6.6 小结106-108
  • 第七章 丙氨酸希夫碱镍配合物的合成、结构、SOD活性及与生物大分子的作用108-124
  • 7.1 前言108
  • 7.2 丙氨酸希夫碱镍配合物的合成及晶体结构108-114
  • 7.3 配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114-118
  • 7.4 配合物与BSA的相互作用118-121
  • 7.5 SOD活性测定121-123
  • 7.6 小结123-124
  • 结论124-125
  • 参考文献125-131
  • 附录131-132
  • 致谢132-133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13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丁杨;邓剑生;乐学义;;(甘氨酰-β-丙氨酸)(二吡啶[3,2-d:2',3'-f]喹喔啉)铜(II)配合物合成、结构及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J];有机化学;2011年07期

2 田小玲;;制氢原料中杂质对制氢装置加氢脱硫催化剂的影响[J];炼油技术与工程;2009年12期

3 芦冰熙,李淑贤,叶文法,汪焱钢;含四唑环Schiff碱的合成与植物激素活性[J];湖南化工;2000年05期

4 吴建中,王雷,杨光,曾添贤,计亮年;钌多吡啶配合物的合成及结合DNA的研究[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6年07期

5 王成刚,祝心德,张超灿,庞金兴;N-水杨醛甘氨酸合铜(Ⅱ)的加合物的合成和表征[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年03期

6 王孟薇;赵东海;韩景星;李溪雅;李晖;孟凡瑾;翟所钺;解云;贺宝珍;;支链氨基酸治疗肝性脑病[J];氨基酸杂志;1984年02期

7 吴自慎;希佛碱—金属络合物抗癌药剂的研究概况[J];华中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83年01期

8 王建华;;药用氨基酸[J];国外医药.合成药.生化药.制剂分册;1982年04期

9 高月英;徐克伟;毛岳淦;何旭阳;;表面活性剂形成的微环境对SOD和水杨酸铜配合物SOD样活性的影响[J];化学学报;2001年08期



本文编号:8291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8291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436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