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溶解氧水平上覆水中DOM荧光特性及总氮含量评估(英文)
本文关键词:不同溶解氧水平上覆水中DOM荧光特性及总氮含量评估(英文)
更多相关文章: 荧光光谱 溶解氧 上覆水 溶解性有机物 荧光强度 总氮
【摘要】:采用荧光光谱技术研究不同溶解氧(DO)水平下二十埠河底泥上覆水中溶解性有机物(DOM)转化特性及类蛋白荧光强度与总氮浓度的关系。三维荧光光谱显示:上覆水中DOM主要由三种类蛋白物质(高激发波长类酪氨酸、低激发波长类酪氨酸、低激发波长类色氨酸)和两种类富里酸物质(紫外区类富里酸、可见区类富里酸物质)组成,类蛋白物质是上覆水中DOM的主要成分。经过曝气后类蛋白荧光强度均存在明显降低,其中低激发波长酪氨酸和低激发波长色氨酸相对于高激发波长酪氨酸更易被微生物降解。而类富里酸荧光强度则均呈现增强趋势,表明类富里酸物质属于难降解有机物。上覆水中DOM荧光指数介于1.65~1.8之间,表明上覆水体DOM既有陆源又有生物源但以生物源为主。荧光指数随DO增加而增大,说明随着DO增加微生物量及微生物活性逐渐增加,微生物代谢功能增强,使得上覆水中DOM的生物源成份加大。在较高的溶解氧水平下,即DO分别为2.5,3.5和5.5mg·L-1时,高激发波长类酪氨酸峰A的荧光强度与上覆水中总氮浓度有良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56,0.946,0.953,说明可以通过三维荧光技术监测高激发波长类酪氨酸峰A的荧光强度而快速分析上覆水中总氮浓度,为河道水体诊断、治理及修复提供快速有效的技术参考和理论支持。
【作者单位】: 安徽建筑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安徽建筑大学水污染控制与废水资源化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荧光光谱 溶解氧 上覆水 溶解性有机物 荧光强度 总氮
【基金】:Maj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gram for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and Treatment of China(2014ZX 07303-003-09,,2014ZX07405-003-03)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ject of Anhui Province(1301032137-04) The Natural Science Project for Colleges of Anhui Province(KJ2013B049) Doctor Foundation of Anhui Jianzhu University(2013-6)
【分类号】:X832;O657.3
【正文快照】: er,China,located at 31.84degrees north latitude and 117.39Introductiondegrees east longitude,in June 2014.The Ershibu River is animportant river that flows alongside both residential and in-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DOM)is a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海超;王圣瑞;焦立新;杨苏文;徐圣友;;洱海上覆水不同形态氮时空分布特征[J];中国环境科学;2013年05期
2 梁涛,陶澍,林健枝,王保强;沉积物中酸挥发硫对上覆水中重金属含量的影响[J];环境化学;1998年03期
3 陆祖军;侯美珍;梁士楚;;会仙湿地中心区枯水期上覆水磷酸酶活性水平分布[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1期
4 刘伟,陈振楼,王军,张菊,姚春霞,李利娜;小城镇河流底泥沉积物-上覆水磷迁移循环特征[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4年04期
5 陈秋敏;王国祥;葛绪广;王立志;;沉水植物苦草对上覆水各形态磷浓度的影响[J];水资源保护;2010年04期
6 周安兴;陆佳芸;纪芳芳;李科;方芳;郭劲松;;梁滩河底泥污染特征及其对上覆水的影响初探[J];三峡环境与生态;2011年01期
7 郑立国;杨仁斌;王海萍;宋建军;;组合型生态浮床对上覆水和沉积物之间氮磷的影响[J];环境科学;2013年08期
8 张长弘;丁忠浩;;美人蕉对上覆水中氮去除的研究[J];广东化工;2014年13期
9 罗玉红;高婷;苏青青;赵小蓉;;上覆水营养盐浓度对底泥氮磷释放的影响[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10 李大鹏;王晶;黄勇;;反复扰动下磷在沉积物和悬浮物以及上覆水间的交换[J];环境科学;2013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乔培培;陈丕茂;李娜;;沉积物-上覆水的营养盐变动特征研究[A];中国水产学会渔业资源与环境分会2013年学术交流会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3年
2 顾敦罡;张青;黄民生;曹承进;何岩;;温州黑臭河道底泥污染物释放对上覆水水质的影响[A];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五卷)[C];2013年
3 郑淑君;郭加宏;王道增;;底泥-上覆水界面污染物释放机制及规律的数值研究[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4 吕昌伟;何江;梁英;毛海芳;刘华琳;王凤娇;;乌梁素海和岱海上覆水中碳的形态分布及其制约机制[A];第三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李仁英;周志高;杨浩;;上覆水pH对滇池沉积物重金属释放的影响[A];十一五农业环境研究回顾与展望——第四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韩建刚;朱咏莉;;蓝、绿藻增殖、悬浮与沉降过程对水-泥界面磷素动态的影响[A];面向未来的土壤科学(下册)——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九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立志;沉水植物对湖泊沉积物—上覆水中磷迁移转化的影响[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2 朱广伟;运河(杭州段)沉积物污染特征、释放规律及其环境效应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1年
3 宋力;温瑞塘河中持久性有毒物质的污染特征与源解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4 张修峰;长江口潮滩湿地底质对水体氮、磷营养盐含量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都兴莉;稻田生态系统中底栖动物对沉积物—水界面交换与耦合的扰动作用[D];长春师范大学;2015年
2 于波;基于水生植物分区的湖泊DOM与重金属离子的结合特性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5年
3 冯晓明;间歇扰动作用下的污染水体泥水同步净化研究[D];安徽工业大学;2015年
4 倪玲珊;菹草对长江中游湖泊沉积物及上覆水间钙、磷循环的影响[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岳儒焱;沉水植物对上覆水-沉积物界面氮、磷浓度的影响[D];暨南大学;2013年
6 郭万喜;水生植物净化系统中磷分配与微生物关系的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6年
7 吴斯源;缓流河流中磷在底泥与上覆水中迁移转换规律的研究[D];苏州科技学院;2011年
8 郭文文;菹草生长及模拟条件下CaCO_3-P共沉淀特性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3年
9 朱红;菹草叶面CaCO_3-P共沉淀对上覆水和沉积物磷的作用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2年
10 武晓飞;BAPP的再生与转化对底泥反复扰动的响应机制[D];苏州科技学院;2014年
本文编号:8421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8421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