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硅基光子晶体自准直分光器的设计与数值模拟
本文关键词:新型硅基光子晶体自准直分光器的设计与数值模拟
更多相关文章: 光子晶体 单偏振 双偏振 环形谐振腔 自准直 马赫-曾德尔干涉仪 分光器
【摘要】:基于独特的色散性质,光子晶体自准直效应可以克服光线发散进行无衍射的直线传播,从而为控制光的传播提供了一种新方法。硅基光子晶体所研制的光学器件尺寸小,能够在微米尺度上集成;材料单一,便于制作;带宽高且损耗低,因此光子晶体自准直器件在集成光学、光通信等领域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采用时域有限差分法与平面波展开法进行数值计算与模拟,提出并设计了新型单偏振模式的硅基光子晶体自准直1×n分光器和新型双偏振模式的硅基光子晶体自准直1×n分光器,主要完成工作如下:1.设计研究了新型单偏振模式硅基光子晶体自准直1×n分光器。采用多光束干涉原理,对基于自准直级联环形谐振腔的多出口分光器进行理论分析,推导出不同输出端口的透射谱公式,并讨论了其作为1×5,1×6和1x7分光器时的条件。在此基础上,利用光子晶体自准直效应,设计了分光器的结构。文中系统研究了介质柱状TM偏振模式和空气孔状TE偏振模式的硅基光子晶体1×5,1×6和1×7分光器。对于每个分光器,选定了两种不同的分光比例,利用时域有限差分法进行模拟计算,并将仿真结果与理论透射谱对比,结果表明两者能够很好的吻合。2.设计研究了新型双偏振模式硅基光子晶体自准直1×n分光器。由于合适的光程差下自准直马赫-曾德尔干涉仪可以实现偏振无关的分束,文中利用偏振透射谱波峰匹配的方法,实现了自准直马赫-曾德尔干涉仪同时对TE偏振和TM偏振的入射自准直光束进行相同比例的分光,即双偏振模式硅基光子晶体自准直1×2分光器;此外,提出并设计了基于自准直环形谐振腔的双偏振模式硅基光子晶体自准直1×4分光器,对结构中由空气孔构成的线缺陷,即分束镜,取不同的孔半径,利用时域有限差分法对其进行扫描,得到孔半径和反射率的依赖关系,发现了在空气孔在某两种半径时,分束镜对两个偏振的光可以同时进行分束,即通过对四个分束镜的半径进行合适设置,可实现偏振无关硅基光子晶体自准直1×4分束。本文创新点:利用自准直级联环形谐振腔,实现了单偏振硅基光子晶体1×5、1×6、1×7分光器,验证了利用级联方法能够使环形谐振腔作为1×n分光器;利用偏振透射谱波峰匹配的方法,通过连续改变光程差,实现了双偏振硅基光子晶体1×2分光器;利用时域有限差分法对不同半径下的空气孔进行反射率的扫描,找到一个特殊的自准直谐振腔,能实现双偏振无关硅基光子晶体自准直1×4分光器。
【关键词】:光子晶体 单偏振 双偏振 环形谐振腔 自准直 马赫-曾德尔干涉仪 分光器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O734
【目录】:
- 中文摘要2-4
- Abstract4-6
- 中文文摘6-10
- 第一章 绪论10-16
- 1.1 光子晶体概念10-12
- 1.2 光子晶体特征12-14
- 1.3 光子晶体的应用14-16
- 第二章 光子晶体理论及数值分析方法16-28
- 2.1 平面波展开法16-20
- 2.2 时域有限差分法20-26
- 2.3 小结26-28
- 第三章 单偏振模式硅基光子晶体自准直1×n分光器28-48
- 3.1 级联光子晶体环形谐振腔特性分析28-30
- 3.2 光子晶体自准直频率范围与分束镜结构30-33
- 3.3 硅基光子晶体自准直1×5分光器理论计算与数值模拟33-37
- 3.3.1 TM模式柱状1×5分光器33-35
- 3.3.2 TE模式孔状1×5分光器35-37
- 3.4 硅基光子晶体自准直1×6分光器理论计算与数值模拟37-42
- 3.4.1 TM模式柱状1×6分光器38-40
- 3.4.2 TE模式孔状1×6分光器40-42
- 3.5 硅基光子晶体自准直1×7分光器理论计算与数值模拟42-46
- 3.5.1 TM模式柱状1×7分光器42-44
- 3.5.2 TE模式孔状1×7分光器44-46
- 3.6 小结46-48
- 第四章 双偏振模式硅基光子晶体自准直1×n分光器48-58
- 4.1 偏振无关的自准直频率范围48-49
- 4.2 双偏振模式硅基光子晶体自准直1×2分光器49-54
- 4.2.1 双偏振马赫-曾德尔干涉仪的结构设计49-51
- 4.2.2 双偏振模式孔状1×2分光器51-54
- 4.3 双偏振模式硅基光子晶体自准直1×4分光器54-57
- 4.3.1 双偏振环形谐振腔的结构设计54-55
- 4.3.2 双偏振模式孔状1×4分光器55-57
- 4.4 小结57-58
- 第五章 总结58-60
- 参考文献60-64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64-66
- 致谢66-68
- 个人简历68-7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舟 ,严寒 ,小平;光子晶体[J];光机电信息;2002年12期
2 易小菊;控制光子的“半导体”——光子晶体[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S1期
3 李蔚;光电子技术的又一重大发展——光子晶体及其应用[J];世界产品与技术;2003年06期
4 胡兴军;杨燕;;光子晶体的技术和新产品开发情况[J];集成电路应用;2004年10期
5 蒋锐 ,曹三松;光子晶体可能成为磁激发器[J];激光技术;2004年03期
6 开桂云,董孝义,秦玉文,何杰,巴恩旭,汪美林;《全国光子晶体及其应用学术交流与发展战略研讨会》纪要[J];光电子·激光;2005年08期
7 孙涛涛;金碧辉;;光子晶体 数据聚焦分析[J];科学观察;2006年05期
8 李会玲;王京霞;宋延林;;光子晶体的制备与应用研究[J];自然杂志;2009年03期
9 陈义;李晋成;;光子晶体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J];色谱;2009年05期
10 章从福;;日本科学家开发出生产高质量光子晶体新技术[J];半导体信息;2009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顾忠泽;赵祥伟;朱蓉;;基于光子晶体的生物分子编码[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6年
2 娄建勇;徐铁军;徐宝连;邰伟莹;;异质缺陷光子晶体的高性能光捕获研究[A];2011西部光子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3 李志远;刘荣鹃;傅晋欣;;磁光光子晶体的理论和实验研究[A];第八届全国光学前沿问题讨论会论文集[C];2009年
4 王京霞;崔丽影;田恩涛;江雷;宋延林;;大面积、高强度聚合物光子晶体的制备[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4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5 葛建平;;胶体光子晶体的磁组装及显示性能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4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6 马龙;;光电子学新技术-光子晶体[A];江苏省通信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汪河洲;;光子晶体研究[A];全国第十二次光纤通信暨第十三届集成光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8 胡小永;江萍;杨宏;龚旗煌;;飞秒超快速可调谐有机光子晶体微腔[A];中国光学学会2006年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9 顾忠泽;刘兆彬;赵祥伟;;可用于生物分子编码的自组装光子晶体[A];中国光学学会2006年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10 王志兵;叶永红;;光子晶体中光学微腔的发光调制[A];中国光学学会2006年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正根;光子晶体学俏然崛起[N];中国电子报;2001年
2 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 周济;光子晶体:光信息时代的“半导体”[N];中国电子报;2005年
3 张孟军;攀登光子晶体高峰的人[N];科技日报;2004年
4 刘霞;美制成兼具电学光学性质的光子晶体[N];科技日报;2011年
5 丛林;聚合物光子晶体研究取得进展[N];中国化工报;2011年
6 华凌;耐上千摄氏度高温的光子晶体问世[N];科技日报;2012年
7 杨健;中科院取得光子晶体理论创新[N];人民日报;2003年
8 ;我国光子晶体中原子自发辐射特性研究获突破[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6年
9 新华;可变色塑料薄膜开发成功[N];福建科技报;2007年
10 ;穿上变色塑料薄膜“新衣”,食品变质一看就知[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志宏;光子晶体应用理论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2 王昕;平面光子晶体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3 王晓玲;光子晶体在生化传感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9年
4 李岩;光子晶体及其应用的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2004年
5 李文超;折射率可调的光子晶体及实验的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1年
6 冷晗阳;利用二维及三维非线性光子晶体调控倍频光波和纠缠光子的实验研究[D];南京大学;2014年
7 葛潇尘;基于光子晶体和人造表面等离子体的谐振腔器件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8 邢慧慧;可调带隙光子晶体/液晶光功能材料的制备及调控机理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5年
9 傅涛;等离子体填充金属光子晶体Cherenkov辐射源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10 朱海滨;光子系统中非互易传输现象及光子器件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天龙;光子晶体热控涂层的力学行为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2 范卉青;多孔硅表面缺陷腔光子晶体的传感特性研究[D];燕山大学;2015年
3 谢望;铁酸铋反蛋白石光子晶体的制备和光催化性能的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4 田天;基于化学反应的多功能光子晶体体系的研究[D];清华大学;2015年
5 徐坤;基于三维光子晶体微球液相芯片化学发光法检测农产品中真菌毒素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6 乔娜;光子晶体复合结构增强宽带光吸收和发光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6年
7 张s,
本文编号:8613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8613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