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学论文 >

碳纳米管负载PdNi和PdNiCo复合纳米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对乙醇氧化的电活性

发布时间:2017-09-21 00:43

  本文关键词:碳纳米管负载PdNi和PdNiCo复合纳米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对乙醇氧化的电活性


  更多相关文章: 直接醇燃料电池 Pd基催化剂 乙醇电氧化 电催化氧化


【摘要】:燃料电池被认为是21世纪高效、清洁、环保的发电技术。研究非Pt的Pd基催化剂对燃料电池阳极催化剂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考虑到非贵金属Ni和Co等对乙醇氧化显示出一定的催化活性,因此本论文在Pd催化剂制备过程中加入Ni和Co,制备复合纳米催化剂,并对它们进行物理表征和电催化活性研究。(1)分别在EDTA,甘氨酸(Gly)和木质素磺酸钠(Ls)存在下,以硼氢化钠为还原剂,将Pd~(2+)还原为Pd纳米颗粒并负载在多壁碳纳米管(MWCNT)表面。采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和X射线粉末衍射(XRD)对纳米Pd催化剂的形貌和微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EDTA存在时,所形成的Pd纳米颗粒(Pd-EDTA/MWCNT)的粒径更小,在MWCNT上的分散度更高。采用循环伏安(CV)和计时伏安技术(CA),研究了催化剂在碱性环境中对乙醇的电催化活性。在碱性溶液中对乙醇氧化的电化学研究表明:在Pd-EDTA/MWCNT催化剂上,乙醇氧化反应的起始电位较低,电流密度最大,电子传递阻力较小,反应速率较大,并且对乙醇氧化的电催化活性保持稳定。(2)采用传统的化学还原法,以硼氢化钠为还原剂,MWCNT为载体,制备了不同比例的Pd-Ni/MWCNT和Pd-Ni-Co/MWCNT纳米催化剂。TEM测试结果表明催化剂的粒径大小集中在5 nm,在乙醇溶液中的循环伏安测试结果表明,当Pd:Ni/(NiCo)=8:2时,催化剂对乙醇电氧化反应的催化活性最好,催化剂Pd_8(NiCo)_2/MWCNT和Pd_8Ni_2/MWCNT存在下最大电流密度分别为159.2m A·cm~(-2)和133.9 m A·cm~(-2)。在对催化剂Pd/MWCNT、Pd_8(NiCo)_2/MWCNT和Pd_8Ni_2/MWCNT的计时电流对比中,催化剂Pd_8(NiCo)_2/MWCNT的电流密度明显大于另外两种催化剂,3种催化剂都有较好的稳定性。在交流阻抗分析中,催化剂Pd_8(NiCo)_2/MWCNT的阻抗值均比Pd/MWCNT和Pd_8Ni_2/MWCNT的阻抗值低,也表明在乙醇的催化氧化过程中,催化剂Pd_8(NiCo)_2/MWCNT表现出较低的电荷转移阻抗值、较大的电化学氧化速率和较好的催化活性。(3)通过原位还原法制备了Pd负载量极低的Pd纳米颗粒。首先采用化学还原法将Ni负载在MWCNT上形成纳米Ni/MWCNT催化剂。在Ni/MWCNT催化剂中按不同比例逐滴加入Pd Cl2溶液,Pd~(2+)在Ni/MWCNT催化剂表面原位还原成Pd纳米颗粒。采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所合成的纳米催化剂(Pd4.1Ni1/MWCNT,Pd3.7Ni1/MWCNT和Pd1.3Ni1/MWCNT)进行表征,并对催化剂在碱性溶液中的电催化活性进行了测试。与同等条件下以Na BH4为还原剂制备的纯Pd催化剂对比,以原位还原法制备的Pd-Ni/MWCNT催化剂具有更低的Pd含量,对乙醇氧化有更强的电催化性能。在循环伏安测试中,Pd3.7Ni1/MWCNT催化剂正向扫描的氧化峰达到130.9m A·cm~(-2)·μg(Pd)-1,是Pd/MWCNT正向氧化峰的11倍多。(4)采用化学还原法,以水合肼为还原剂,在水和乙醇的混合溶液中制备负载于多壁碳纳米管(MWCNT)上的纳米镍(Ni/MWCNT)和纳米镍钴(Ni-Co/MWCNT)颗粒,然后将它们分别与氯化钯溶液反应,形成的钯纳米颗粒原位沉积在MWCNT表面,得到MWCNT负载的Pd-Ni/MWCNT和Pd-Ni-Co/MWCNT催化剂。SEM和TEM图像显示,MWCNT表面上的催化剂颗粒是由5~10 nm的小颗粒团聚而成的30~100 nm的大颗粒,三金属催化剂的粒径比双金属的粒径小,在MWCNT上的分散度更高,结合ICP和EDS测试显示,Pd直接还原并包覆在纳米镍和纳米镍钴表面;采用循环伏安和计时电流技术,研究了催化剂在碱性溶液中对乙醇氧化的电催化活性,结果表明,三金属催化剂Pd-Ni-Co/MWCNT对乙醇氧化具有强的电催化活性,乙醇氧化对应的峰电流密度达101.8 m A·cm~(-2),并且催化剂催化活性稳定。
【关键词】:直接醇燃料电池 Pd基催化剂 乙醇电氧化 电催化氧化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O643.36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3
  • 第一章 绪论13-29
  • 1.1 引言13
  • 1.2 燃料电池的概述13-21
  • 1.2.1 FC的工作原理14
  • 1.2.2 FC的分类14-21
  • 1.3 直接醇燃料电池21-23
  • 1.4 直接乙醇燃料电池23-27
  • 1.4.1 DEFC主要面临的问题23-25
  • 1.4.2 直接醇燃料电池的催化剂25-27
  • 1.4.2.1 Pt基催化剂25-26
  • 1.4.2.2 Pd基催化剂26-27
  • 1.4.2.3 其他催化剂27
  • 1.5 本论文的研究工作27-29
  • 1.5.1 研究意义27-28
  • 1.5.2 主要目标28
  • 1.5.3 研究内容28
  • 1.5.4 研究方法28-29
  • 第二章 实验试剂与仪器29-33
  •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29-30
  • 2.2 催化剂的物理表征30-31
  • 2.2.1 催化剂的形貌和结构表征30-31
  • 2.2.2 等离子发射光谱分析31
  • 2.2.3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31
  • 2.3 电化学性能测试31-33
  • 2.3.1 电极制备31
  • 2.3.2 电化学测试31-33
  • 第三章 配位体对钯纳米催化剂的形成及其电活性的影响33-47
  • 3.1 引言33-34
  • 3.2 实验试剂与仪器34
  • 3.3 实验部分34
  • 3.3.1 多壁碳纳米管的预处理34
  • 3.3.2 催化剂的制备34
  • 3.3.3 样品测试34
  • 3.4 结果与讨论34-45
  • 3.4.1 催化剂的形貌特征34-37
  • 3.4.2 催化剂在NaOH空白溶液中的循环伏安特性37-38
  • 3.4.3 催化剂对乙醇氧化的电活性38-45
  • 3.5 结论45-47
  • 第四章 化学法制备钯基催化剂及其电活性47-59
  • 4.1 引言47
  • 4.2 实验部分47-48
  • 4.2.1 实验药品与设备47-48
  • 4.2.2 催化剂的制备48
  • 4.2.3 工作电极的制备48
  • 4.3 结果讨论48-57
  • 4.3.1 催化剂的表征48-51
  • 4.3.2 催化剂的电化学活性测试51-57
  • 4.3.2.1 催化剂在NaOH空白溶液中的循环伏安特性51-53
  • 4.3.2.2 催化剂对乙醇氧化反应的催化活性53-55
  • 4.3.2.4 计时电流分析55-56
  • 4.3.2.5 交流阻抗分析56-57
  • 4.4 结论57-59
  • 第五章 原位还原法制备低Pd含量及高电化学活性的Pd-Ni双金属纳米催化剂59-75
  • 5.1 前言59-60
  • 5.2 实验部分60-61
  • 5.2.1 催化剂的制备:60-61
  • 5.2.2 测试61
  •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61-72
  • 5.3.1 催化剂的形貌表征61-63
  • 5.3.2 催化剂的XRD测试63-64
  • 5.3.3 催化剂的XPS测试64-65
  • 5.3.4 催化剂在NaOH溶液中的循环伏安测试65
  • 5.3.5 催化剂对乙醇氧化反应的电催化活性65-72
  • 5.4 结论72-75
  • 第六章 碳纳米管上原位沉积钯-钴-镍纳米颗粒及其对乙醇氧化的电活性75-89
  • 6.1 引言75
  • 6.2 实验部分75-76
  • 6.2.1 实验试剂与仪器75-76
  • 6.2.2 催化剂的制备76
  • 6.2.3 样品测试76
  • 6.3 结果与讨论76-87
  • 6.3.1 催化剂的物理表征76-80
  • 6.3.2 催化剂的循环伏安测试80-82
  • 6.3.3 催化剂的计时电流分析82-87
  • 6.4 结论87-89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89-93
  • 7.1 结论89-91
  • 7.2 展望91-93
  • 参考文献93-105
  • 致谢105-107
  • 附录(文章和专利等)107-10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清华;易清风;;配体对钯纳米催化剂的形成及其电活性的影响[J];无机化学学报;2015年06期

2 陈国娟;;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AES)测定地热水中8种微量元素[J];化学与黏合;2014年02期

3 Qing-Feng Yi;Li-Zhi Sun;;In situ synthesis of palladium nanoparticles on 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 and their electroactivity for ethanol oxidation[J];Rare Metals;2013年06期

4 孙丽枝;易清风;刘小平;;丙醇和丁醇异构体在钯镍电极上的电催化氧化[J];燃料化学学报;2013年10期

5 李巧霞;刘明爽;毛宏敏;徐群杰;;纳米PdNi催化剂对乙醇的催化氧化[J];上海电力学院学报;2012年06期

6 曾湘安;;直接醇类燃料电池阴极用Pd基催化剂的研究[J];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自然科学.医学版);2010年03期

7 梁镇海;孙红艳;崔玉青;;环己醇在Ti/Ni/NiO电极上的催化氧化[J];催化学报;2009年03期

8 陈酉贵;庄林;陆君涛;;碱性直接醇燃料电池非铂阳极催化剂[J];催化学报;2007年10期

9 晋传贵;檀杰;;化学还原法制备金属镍纳米颗粒[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1期

10 潘海燕;梁勇芳;朱秀玲;张守海;蹇锡高;;用于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的含萘及氮杂环结构的新型磺化聚酰亚胺的合成及性能[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7年01期



本文编号:8913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8913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6dc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