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性介质下水电解析氧催化材料研究
本文关键词:酸性介质下水电解析氧催化材料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氢能 SPE电解水 阳极催化剂 氧化铱 载体 二氧化钛
【摘要】:氢能具有清洁、高效、来源广泛等优点,而被人们认为是未来最理想的能源载体。目前,制备氢气的方法很多。其中,固体聚合物电解质(solid polymer electrolyte, SPE)电解水制氢技术以其效率高、环境友好、可提供高压氢气、产气纯度高、安全、结构紧凑以及能量波动适应性强等优点,在制氢技术的发展中占据相当重要的位置,但是过高的成本制约了其在工业上的广泛应用。本文从降低贵金属催化剂载量、提高电催化剂催化活性方面入手,采用载体技术,探索TiO2在SPE电解水阳极催化剂载体上的应用;研究了TiO2载体表面微观结构和催化剂的担载量对IrO2催化活性的影响。同时,探讨了W、Ta掺杂元素以及热处理对载体和催化剂的影响。采用亚当斯熔融法,以H2IrC16·6H2O为原料,在不同的TiO2载体表面合成复合催化剂。通过比表面积测试、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循环伏安法、电化学交流阻抗图谱、单电池测试等手段对催化剂样品的结构及催化活性进行表征。(1)、结果表明TiO2载体的比表面积越低,复合催化剂的欧姆阻抗越小,催化剂有效活性面积越大,催化剂在单电池中的电解性能越优异。TiO2载体的存在能够细化IrO2晶粒尺寸,改善催化剂分布。(2)、热处理后的W掺杂型载体实验结果表明,W掺杂浓度为10at%时,W掺杂型复合催化剂的电荷传递阻抗降低,掺杂元素促进了反应物之间的电荷传导,401-Ti0.9W0.1O2-2复合催化剂具有最大的催化活性面积,且耐久性良好。以Ti0.9W0.1O2-2为载体,制备不同IrO2担载量的复合催化剂,结果表明,在1A/cm2的电流密度下,载量为60wt%的复合催化剂的极化电势仅为1.832V,远远优于纯IrO2的催化活性。(3)、Ta掺杂实验结果表明,Ta的掺杂量为30at%时,载体中析出的Ta2O5有助于提升载体与催化剂间电荷传递,催化剂的欧姆阻抗降低,电荷传递阻抗较小,催化活性较好。此外,膜电极阳极侧2.5mg/cm2的活性物质载量导致40wt%催化剂载量的载体催化层厚度太厚,限制了催化剂与反应物的接触,导致含载体催化剂在电解槽中的电解性能低于纯IrO2。
【关键词】:氢能 SPE电解水 阳极催化剂 氧化铱 载体 二氧化钛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Q116.2;O643.36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本文中常用缩略词中英文对照表11-12
- 第1章 绪论12-26
- 1.1 电解水制氢技术12-18
- 1.1.1 碱性电解质电解水制氢13-14
- 1.1.2 固体氧化物电解质电解水制氢14-15
- 1.1.3 固体聚合物电解质电解水制氢15-18
- 1.2 SPE水电解催化剂18-21
- 1.2.1 析氢反应催化剂18-19
- 1.2.2 析氧反应催化剂19-21
- 1.3 电催化剂载体21-24
- 1.3.1 传统的碳载体22
- 1.3.2 新型电催化剂载体22-24
- 1.4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24-26
- 第2章 实验部分26-35
- 2.1 实验材料与设备26-27
- 2.1.1 实验材料26
- 2.1.2 实验用主要设备26-27
- 2.2 载体及催化剂的制备27-29
- 2.2.1 介孔二氧化钛载体的制备27-28
- 2.2.2 掺杂型介孔二氧化钛的合成28-29
- 2.2.3 阳极催化剂的合成29
- 2.2.4 膜电极组件(MEA)的制备29
- 2.3 载体与催化剂的物性分析29-32
- 2.3.1 热重差热分析(TG-DSC)29-30
- 2.3.2 比表面积分析(BET)30
- 2.3.3 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XRD)30-31
- 2.3.4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SEM)31
- 2.3.5 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TEM)31
- 2.3.6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31-32
- 2.4 催化剂的性能评价32-35
- 2.4.1 循环伏安特性曲线32-33
- 2.4.2 单电池性能测试33-35
- 第3章 介孔TiO_2载体对阳极析氧催化剂的影响35-46
- 3.1 引言35
- 3.2 实验过程35-36
- 3.2.1 介孔二氧化钛的制备35-36
- 3.2.2 催化剂的负载及制备36
- 3.2.3 膜电极组件的制备36
- 3.3 结果与讨论36-44
- 3.3.1 热重及比表面积分析36-37
- 3.3.2 物相及表面形貌分析37-42
- 3.3.3 催化剂的电化学性能评价42-43
- 3.3.4 阳极催化剂单电池测试分析43-44
- 3.4 本章小结44-46
- 第4章:W掺杂TiO_2的制备及其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46-66
- 4.1 引言46
- 4.2 实验过程46-47
- 4.2.1 W掺杂TiO_2载体的合成46
- 4.2.2 W掺杂TiO_2载体的热处理46
- 4.2.3 复合催化剂的制备46-47
- 4.2.4 膜电极组件的制备47
- 4.3 结果与讨论47-64
- 4.3.1 W掺杂TiO_2载体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47-57
- 4.3.2 担载量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57-64
- 4.4 本章小结64-66
- 第5章 Ta掺杂TiO_2载体对析氧催化剂的影响66-78
- 5.1 引言66
- 5.2 实验过程66-67
- 5.2.1 Ta掺杂TiO_2载体的合成66
- 5.2.2 Ta掺杂TiO_2载体的热处理66
- 5.2.3 复合催化剂的制备66-67
- 5.2.4 膜电极组件的制备67
- 5.3 结果与讨论67-77
- 5.3.1 TG-DSC热重差热分析67
- 5.3.2 BET测试分析67-68
- 5.3.3 XRD图谱分析68-69
- 5.3.4 TEM及SEM表征69-73
- 5.3.5 XPS图谱分析73
- 5.3.6 电化学性能评价73-75
- 5.3.7 单电池测试分析75-77
- 5.4 本章小结77-78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78-80
- 6.1 结论78-79
- 6.2 研究展望79-80
- 参考文献80-87
- 致谢87-88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8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红军;阮琴;王宝辉;腾佳;付波;;Ti/RuO_2-Co_3O_4阳极析氧性能[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2 林纪筠,王晓峰,陈康宁;纳米级氧化物膜析氧阳极的研究[J];氯碱工业;2001年10期
3 辛永磊;许立坤;王均涛;;Ti/IrO_2-Ta_2O_5阳极载量与析氧电催化性能研究[J];电化学;2010年02期
4 陈绍楷;用于电解海水析氧的纳米晶锰-钼-钨氧化物电极[J];稀有金属快报;2002年07期
5 陈永毅;唐电;;析氯析氧组合涂层钛阳极的研究[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9年07期
6 李保松;林安;甘复兴;;Ti/IrO_2-Ta_2O_5阳极的制备及其析氧电催化性能研究[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7年02期
7 李怀祥,李国铮,王士勋;镍铂修饰n型硅电极光电解析氧[J];化学学报;1996年02期
8 高红;朱承飞;解瑞;王晓钧;;中性体系中钴对镍电极析氧催化性能的影响[J];材料保护;2009年11期
9 吴道新;陈启元;李洁;尹周澜;;钽掺杂金红石型二氧化钛光催化分解水的析氧活性[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09年02期
10 朱承飞;高红;解瑞;王晓钧;;热处理温度对Ti/SnO_2+SbO_x/MnO_x阳极析氧催化性能的影响[J];热加工工艺;2010年2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张烨;林红;李建保;;钴基氢氧化物中性溶液析氧电极材料[A];第十三届全国太阳能光化学与光催化学术会议学术论文集[C];2012年
2 王儒涛;阎兴斌;郎俊伟;彭超;薛群基;;Ag/Co_3O_4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析氧性能的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4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3 殷超;朱申敏;张荻;;仿生分级多孔WO_3的制备及其光解水析氧性能的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太阳能光化学与光催化学术会议学术论文集[C];2012年
4 高友良;陈启元;尹周澜;胡慧萍;兰可;;不同晶型WO_3的光催化析氧活性研究[A];2004年全国冶金物理化学学术会议专辑[C];2004年
5 张文清;李爱菊;陈红雨;张天任;任安福;;添加镧的新型铅钙合金在硫酸溶液中的析氧行为研究[A];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4分册)[C];2010年
6 吴道新;陈启元;尹周澜;胡慧萍;李洁;高友良;;掺杂Nb_2O_5对TiO_2光催化分解水析氧性能影响的研究[A];2004年全国太阳能光化学与光催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烨;钴基光电解水析氧复合阳极的低温制备与性能研究[D];清华大学;2015年
2 吴红军;新型光解水制氢系统构建与钛基析氧阳极性能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0年
3 童海霞;光解水用改性金红石型TiO_2析氧催化剂的制备与光催化性能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紫明;Al/Pb/Pb0_2-Mn0_2复合阳极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2 李广;低析氧电位电极的研究与制备[D];兰州交通大学;2015年
3 全丽霞;纳米多孔Co_3O_4/Co复合薄膜电极的制备及其电催化析氧性能[D];浙江大学;2016年
4 赵林林;纳米多孔金条带复合金属氧化物电极的制备及析氧性能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5 谢晔;析氧用CoFe_2O_4/CoFe_x@NC催化剂及Co掺杂改性Ti/IrO_x-SnO_2-Sb_2O_5电极的制备和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6 米灿根;酸性介质下水电解析氧催化材料研究[D];湖南大学;2016年
7 阮琴;钛基贵金属氧化物电极的制备及析氧性能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10年
8 卢帮安;纳米过渡金属氧化物作为析氧电极的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9 李艳红;析氧电极的制备与性能测试[D];兰州交通大学;2014年
10 王维;阳极析氧催化剂的原位生成及其性能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9143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9143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