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放大的乙脑病毒电化学交流阻抗免疫传感器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信号放大的乙脑病毒电化学交流阻抗免疫传感器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免疫传感器 电化学交流阻抗 丝网印刷电极 JEV 信号放大
【摘要】:自古至今,由病毒引起的疾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其中,由库蚊传播的日本脑炎病毒(JEV)是引起疾病的最严重的病毒之一。它能够侵害人的中枢神经系统,进而引起病毒性脑炎。它在临床上以高热、惊厥、意识障碍及脑膜刺激症为主,病死率很高,且多数幸存者患有神经、认知和精神后遗症。JEV感染主要在我国及亚洲的一些国家流行,是严重的社会公共卫生问题之一。迄今尚无有效的抗病毒药物,针对JEV感染引起的脑炎主要以支持和对症治疗为主。因此,建立一种快速、灵敏的JEV早期诊断方法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JEV感染人体后,在血液中病毒载量较低,经过短暂的病毒血症期后进入脑组织,故需要建立一种高灵敏的方法用于JEV的快速检测。电化学方法因其具有灵敏度高,易于小型化等特点,在生物传感器研究领域广受关注。电化学交流阻抗技术以其对界面性质敏感,免标记等优点受到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研究人员的青睐。本论文以抗体为分子识别物质,IgM和JEV为目标物,利用辣根氧化物酶HRP作为标记物进行信号放大,开发了一种用于检测IgM和JEV的高灵敏的电化学交流阻抗免疫传感器。本论文由四章内容构成:第一章绪论本章首先概述了JEV研究背景,包括JEV生物学特性、致病机制、防治措施以及传统的检测方法;其次介绍了生物传感器的原理和分类,其中详细综述了生物传感器在病毒检测中的研究;接着概述了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原理和分类,并重点介绍了电化学交流阻抗技术以及该技术在病毒检测中的应用;随后介绍了丝网印刷技术及其在病毒传感器中的研究进展;最后,阐述了本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思路、研究目的以及研究内容。第二章信号放大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检测IgM的研究本研究制备了一种具有高灵敏度的检测IgM的电化学交流阻抗免疫传感器。当目标物IgM存在时,利用三明治夹心法连接上辣根过氧化酶(HRP)标记物。随后在H202的条件下,标记在抗体上HRP催化氧化4-氯-1-萘酚(CN),生成的不溶性沉淀附着在电极表面,阻碍了电子在电化学探针[Fe(CN)6]3/4-与电极表面的传递,进而起到信号放大的作用。通过比较IgM结合前后阻抗值的变化来实现对目标物IgM的检测。在浓度为1.6 fg/mL~1.6 ng/mL的范围内,目标物浓度和阻抗信号表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可达到0.53 fg/mL(S/N=3),并且该传感器有较高的选择性。第三章交流阻抗信号放大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检测JEV的研究本研究构建了一种“三明治”型电化学病毒免疫传感器。首先通过-SH自组装的方式,在处理好的金电极上建立了小分子MUA(十一巯基十一烷酸)、MCH(巯基己醇)和DTT(二硫苏糖醇)的混合单层。之后利用NHS/EDC活化MUA上的羧基,并和抗体上的氨基发生缩合反应形成酰胺键,将1st anti-JEV固定在电极上。随后利用免疫反应把自制的JEV和2nd HRP-anti-JEV连接到电极上。在H202存在的条件下HRP催化氧化CN产生沉淀吸附在电极表面,使电极导电性降低。最后用电化学交流阻抗方法来检测电极上沉淀物的积累,进而实现对目标物JEV的检测及信号放大。该方法有很高的灵敏度和选择性。第四章基于金纳米粒子修饰的丝网印刷碳电极的电化学交流阻抗免疫传感器检测JEV的研究本研究以金纳米粒子(AuNPs)修饰的丝网印刷碳电极(SPCE)为基体电极,制备了一种便宜、高灵敏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用于JEV的研究。首先,利用计时电位法在SPCE上电沉积一层AuNPs;之后通过-SH自组装的方式,在金纳米粒子上建立了小分子MUA、MCH和DTT的混合单层。之后再利用NHS/EDC活化MUA上的-COOH,并与anti-JEV上的-NH2发生缩合反应形成酰胺键,将1 stanti-JEV固定在电极上。通过三明治夹心法将HRP标记的二抗结合到电极表面。最后HRP生物催化氧化CN产生不溶物沉淀,阻碍氧化还原电对与电极之间的电子传递,实现了JEV的高灵敏度检测。在JEV浓度为500 pfu/mL-500000 pfu/mL范围内,阻抗变化值与JEV的浓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最低检测限为167 pfu/mL(S/N=3),为JEV的检测提供了一种低成本、高灵敏、选择性好的方法。
【关键词】:免疫传感器 电化学交流阻抗 丝网印刷电极 JEV 信号放大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O657.1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1
- 第1章 绪论11-31
- 1.1 JEV概述11-15
- 1.1.1 JEV的生物学特性12
- 1.1.2 JEV的致病机制及临床表现12-13
- 1.1.3 JEV的防治13
- 1.1.4 JEV传统的检测方法13-15
- 1.2 生物传感器的概述15-21
- 1.2.1 生物传感器的工作原理15-16
- 1.2.2 生物传感器的分类16-17
- 1.2.3 生物传感器在病毒检测中的研究进展17-21
- 1.3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概述21-25
- 1.3.1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原理21-22
- 1.3.2 电化学交流阻抗技术的概述22-24
- 1.3.3 电化学交流阻抗免疫传感器在病毒检测中的应用24-25
- 1.4 丝网印刷传感器25-28
- 1.4.1 丝网印刷技术的概述25-26
- 1.4.2 丝网印刷技术在病毒传感器中的应用26-28
- 1.5 本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思路、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28-31
- 第2章 信号放大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检测IgM的研究31-43
- 2.1 引言31-32
- 2.2 实验部分32-35
- 2.2.1 试剂32-33
- 2.2.2 仪器33
- 2.2.3 电化学IgM免疫传感器的制备33-35
- 2.3 结果与讨论35-41
- 2.3.1 电化学IgM免疫传感器的表征35-38
- 2.3.2 IgM免疫传感器的原子力显微镜的表征38
- 2.3.3 电化学IgM免疫传感器的线性范围38-39
- 2.3.4 电化学IgM免疫传感器的选择性39-41
- 2.4 本章小结41-43
- 第3章 交流阻抗信号放大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检测JEV的研究43-53
- 3.1 引言43-44
- 3.2 实验部分44-46
- 3.2.1 试剂44
- 3.2.2 仪器44
- 3.2.3 电化学JEV免疫传感器的制备44-46
- 3.3 结果与讨论46-52
- 3.3.1 电化学JEV免疫传感器的交流阻抗法表征46-48
- 3.3.2 电化学JEV免疫传感器的线性范围48-50
- 3.3.3 电化学JEV免疫传感器的选择性50-52
- 3.4 结论52-53
- 第4章 基于金纳米粒子修饰的丝网印刷碳电极的电化学交流阻抗免疫传感器检测JEV的研究53-69
- 4.1 引言53-54
- 4.2 实验部分54-58
- 4.2.1 试剂54-55
- 4.2.2 仪器55
- 4.2.3 丝网印刷碳电极(SPCE)的制备55-56
- 4.2.4 AuNPs-SPCE的制备56
- 4.2.5 电化学JEV免疫传感器的制备56-58
- 4.3 结果与讨论58-68
- 4.3.1 印制的SPCE的形貌58
- 4.3.2 AuNPs-SPCE的电化学表征58-60
- 4.3.3 JEV免疫传感器的交流阻抗表征60-62
- 4.3.4 电化学JEV免疫传感器的条件优化62-63
- 4.3.5 JEV免疫传感器的原子力显微镜的表征63-64
- 4.3.6 电化学JEV免疫传感器的线性范围64-66
- 4.3.7 检测JEV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选择性66-68
- 4.4 本章小结68-69
- 总结69-71
- 参考文献71-85
- 致谢85-87
-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8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肖邢;尹凡;史爱武;张漪;;亚甲基蓝为介体的甲胎蛋白免疫传感器的研制及应用[J];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06年12期
2 李庭;曾光明;汤琳;高慧;李建兵;;脂质体免疫传感器的研究进展[J];分析化学;2008年01期
3 刘继超;姜铁民;陈历俊;赵长新;;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研究进展[J];中国食品添加剂;2011年01期
4 时巧翠;侯海祥;;基于电聚合作用的脂质体免疫传感器检测血液中2,4-二氯苯氧乙酸[J];分析试验室;2011年09期
5 颜小飞;汪懋华;安冬;;基于叉指阵列微电极的阻抗免疫传感器研究进展[J];分析化学;2011年10期
6 杜璋璋;吴秀玲;马翠萍;马洪军;;基于脂质体信号增强癌胚抗原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研究[J];分析试验室;2012年02期
7 许双姐;吴根英;许贺;柳建设;金利通;;石墨烯-壳聚糖复合物修饰电极构建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对1-芘丁酸的检测研究[J];分析测试学报;2012年12期
8 陈学梅;谢爱娟;孔泳;杨艳伟;丁小峰;周民;;基于聚吡咯修饰膨胀石墨电极的甲胎蛋白电化学免疫传感器[J];分析化学;2013年08期
9 吕鸣祥,方道斌,张杰;免疫传感器与高分子活性膜[J];化工进展;1990年05期
10 卢凤仙,邹子亚,,尹庆儒;一种免疫传感器──霍乱免疫传感器[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章竹君;;集群标记物纳米粒子细胞免疫传感器[A];中国化学会第十届全国发光分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赵华文;李原芳;黄承志;;基于表面共振光散射信号增强的免疫传感器[A];第八届全国发光分析暨动力学分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马超;赵广英;;免疫传感器在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中的研究进展[A];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五届年会暨第四届东西方食品业高层论坛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朱将伟;刘国艳;史贤明;;己烯雌酚的过氧化氢酶标记及己烯雌酚免疫传感器[A];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五届年会暨第四届东西方食品业高层论坛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朱俊杰;;纳米材料构建电化学免疫传感器[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分析化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6 赵洁;秦坯芽;胡效亚;杨占军;;基于还原石墨烯的牛白介素-4无标记电化学阻抗免疫传感器[A];第八届全国化学生物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3年
7 刘璇;雷建平;鞠q
本文编号:9519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9519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