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物类杂多化合物催化剂的制备及其酯化反应性能研究
本文关键词:聚合物类杂多化合物催化剂的制备及其酯化反应性能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磷钨酸 PEG 离子液体 聚合类杂多化合物 酯化反应
【摘要】:杂多酸是一类无机高分子化合物,组成简单,结构确定,具有强酸性和氧化还原性。以其作为酸型、氧化-还原型或双功能新型催化剂已在工业生产方面有广泛应用,然而,增强催化剂的回收和重复使用性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聚合物离子液体具有离子液体和聚合物的双重性质,如热稳定性高、结构多样、易被修饰等。将聚合物离子液体和杂多酸结合以制备聚合物类杂多化合物催化剂,可以很好的解决催化剂回收和重复使用性难的问题。本研究选用磷钨杂多酸为主要原料,分别与修饰的PEG、聚乙烯基咪唑类离子液体和聚乙烯基吡啶类离子液体结合制备聚合类杂多化合物,并将其用于己二酸与正丁醇的酯化反应,详细考察了各种有机阳离子对催化性能的影响,优化了反应条件。同时采用FT-IR、XRD、TG、元素分析等分析测试技术对催化剂的结构及组成进行表征。采用不同分子量的PEG和含不同烷基基团的咪唑结合作为阳离子,将其与磷钨酸阴离子结合制备聚乙二醇双核咪唑类杂多化合物催化剂。XRD、FT-IR、TG、元素分析结果表明,杂多阴离子高度分散在聚合物表面,二者以离子键结合,且保持了杂多阴离子的Keggin结构。该催化剂在酯化反应过程中表现出温度控制的相转移催化行为。详细考察了PEG分子量、咪唑环上碳链长度和阳离子取代杂多酸的质子数对催化剂酯化反应性能的影响。在所制备的系列催化剂中,[C8IM-PEG800-C8IM]0.5H2PW12O40具有最高活性。该催化剂适宜的酯化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115℃,醇酸摩尔比为4.5:1,催化剂用量为酸质量的5%,带水剂甲苯用量为总反应体系质量的30%。在该条件下己二酸的转化率可达98.3%。[C8IM-PEG800-C8IM]0.5H2PW12O40催化剂具有优良的重复使用性和结构稳定性,重复使用6次依然保持较高的活性,且催化剂的结构基本不变。对N-乙烯基咪唑类离子液体进行均聚反应或通过DVB交联进行共聚反应制备聚合物,然后和磷钨酸结合以合成聚合物类杂多化合物催化剂。XRD、FT-IR、TG、元素分析表征结果表明,杂多阴离子因与聚合物中的每一个离子单元通过离子键结合而高度分散在聚合物表面,并且维持了杂多阴离子的Keggin结构。含-SO3H和-COOH等酸性基团的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而交联的催化剂活性相对较差。Poly(VMPS)-HPW具有优良的催化活性、重复使用性和结构稳定性,重复使用5次后,己二酸转化率降低不超过8.0%。以磺化的聚乙烯基吡啶为阳离子,通过离子键和杂多阴离子结合,成功制备了聚乙烯基吡啶类杂多化合物P[VpyPs]-PW,且杂多阴离子的Keggin结构保持不变。该催化剂的酯化反应适宜条件为:反应温度115℃,醇酸摩尔比为3.3:1,催化剂用量为酸质量的2%,带水剂甲苯用量为反应体系总质量的21%,在该反应条件下己二酸的转化率可达95.0%。催化剂易回收使用,具有良好的重复使用性和结构稳定性,在重复使用5次之后依然具有较高的活性。
【关键词】:磷钨酸 PEG 离子液体 聚合类杂多化合物 酯化反应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O643.36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2
- 第一章 绪论12-26
- 1.1 前言12-13
- 1.2 杂多化合物及其性质13-16
- 1.2.1 杂多化合物的结构13-14
- 1.2.2 杂多化合物的性质14-16
- 1.2.2.1 杂多化合物的酸性14-15
- 1.2.2.2 杂多化合物的氧化还原性15-16
- 1.2.2.3 杂多化合物的其他性质16
- 1.3 有机-杂多化合物16-20
- 1.3.1 含有机基团的杂多化合物16-17
- 1.3.2 一般性离子液体修饰的杂多化合物17-18
- 1.3.3 聚合物离子液体修饰的杂多化合物18-20
- 1.4 基于杂多酸的相转移催化作用20-24
- 1.4.1 基于相转移催化剂的合成及构成21-22
- 1.4.2 反应控制的相转移催化剂22-23
- 1.4.3 温度控制的相转移催化剂23-24
- 1.5 论文选题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24-26
- 第二章 实验部分26-36
- 2.1 实验试剂及反应仪器26-28
- 2.1.1 实验试剂26-27
- 2.1.2 反应仪器27-28
- 2.2 催化剂的制备28-32
- 2.2.1 PEG型双核咪唑类杂多化合物的制备28-29
- 2.2.2 聚乙烯基咪唑类杂多化合物的制备29-32
- 2.2.3 聚乙烯基吡啶类杂多化合物的制备32
- 2.3 催化剂的表征32-33
- 2.4 催化剂的评价33-36
- 2.4.1 酯化反应33-34
- 2.4.2 酯化率计算方法34-36
- 第三章 PEG型双核咪唑类杂多化合物催化剂的制备及其酯化反应性能研究36-49
- 3.1 前言36-37
- 3.2 催化剂的制备37
- 3.3 催化剂表征37-40
- 3.3.1 催化剂的组成和热稳定性表征37-38
- 3.3.2 XRD表征38-39
- 3.3.3 FT-IR表征39-40
- 3.4 己二酸与正丁醇酯化反应结果与讨论40-47
- 3.4.1 杂多酸质子数对催化剂酯化反应性能的影响41-42
- 3.4.2 PEG分子量对催化剂酯化反应性能的影响42-43
- 3.4.3 烷基官能团对催化剂酯化反应性能的影响43-44
- 3.4.4 酯化反应条件的优化44-45
- 3.4.5 催化剂回收和重复使用性考察45-46
- 3.4.6 催化剂酯化反应性能普适性考察46-47
- 3.5 小结47-49
- 第四章 聚乙烯基咪唑类杂多化合物催化剂的制备及其酯化反应性能研究49-59
- 4.1 前言49
- 4.2 催化剂的制备49
- 4.3 催化剂的表征49-54
- 4.3.1 XRD表征49-51
- 4.3.2 FT-IR表征51-53
- 4.3.3 TG表征53-54
- 4.3.4 元素分析54
- 4.4 己二酸与正丁醇酯化反应结果与讨论54-57
- 4.4.1 单体杂多化合物的催化性能54-55
- 4.4.2 聚合类杂多化合物的催化性能55-56
- 4.4.3 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性56-57
- 4.5 小结57-59
- 第五章 聚乙烯基吡啶类杂多化合物催化剂的制备及其酯化反应性能研究59-67
- 5.1 前言59
- 5.2 催化剂的制备59
- 5.3 催化剂的表征59-62
- 5.3.1 元素分析59-60
- 5.3.2 TG分析60
- 5.3.3 XRD表征60-61
- 5.3.4 FT-IR表征61-62
- 5.4 己二酸与正丁醇酯化反应结果与讨论62-66
- 5.4.1 催化剂对酯化反应的影响62-63
- 5.4.2 反应温度对酯化反应的影响63
- 5.4.3 酸醇比对酯化反应的影响63-64
- 5.4.4 甲苯量对酯化反应的影响64-65
- 5.4.5 催化剂回收和重复使用性考察65-66
- 5.5 小结66-67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67-69
- 一 结论67-68
- 二 展望68-69
- 参考文献69-74
- 个人简介及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74-75
- 致谢7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英哲;余良;孙春领;;季胺型三相催化剂[J];河南化工;1989年02期
2 李永存;;铜铁铝催化剂的制备方法[J];石油炼制与化工;1993年07期
3 杜星球;钱东;;耐温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的合成及应用[J];适用技术市场;2000年08期
4 王丽;李云庆;杨柳娜;郭成;王家喜;;磁性纳米负载钌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J];精细石油化工;2009年01期
5 鲁亚东;王艳华;金子林;;以聚乙二醇为载体的催化剂及为反应介质的催化反应体系[J];有机化学;2006年02期
6 禹大龙;张玉芳;李秀艳;;磁性碳基固体磺酸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研究[J];化学与生物工程;2013年10期
7 ;从失效催化剂分离和回收金属[J];稀有金属;1997年02期
8 冉然;;在液相中实现连续多相催化反应的方法[J];辽宁化工;1978年04期
9 ;催化剂及助剂[J];精细与专用化学品;2001年11期
10 汤长青,杜新玲,王伟;合成乳酸正丁酯的主要催化剂述评[J];化学研究;200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家宽;朱新锋;肖波;王秀萍;;大颗粒纳米晶TiO_2催化剂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研究[A];2004年全国太阳能光化学与光催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记者 钱大新;武石化催化剂回收有突破[N];中国石化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镇;新型酸功能化催化剂的研制及其在生物质转化过程中的应用[D];复旦大学;2014年
2 张杏梅;非对称席呋碱—锌催化剂对环氧化物与二硫化碳共聚制备聚硫代碳酸酯的研究[D];西北大学;2015年
3 袁静;生物质平台化合物高效还原转化的铜基催化新体系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4 刘敏;手性salen催化剂的膜固载与不对称催化性能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5 张立;纤维结构化纳米Au-Pd催化剂的原电池反应制备及其催化气相草酸二甲酯加氢制乙二醇催化性能[D];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
6 隆继兰;金属有机骨架基催化剂的制备及其液相加氢和氧化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7 奚江波;高性能负载型钯基纳米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应用[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8 杨兵;绿色高效循环催化剂的环境友好制备与应用[D];山东师范大学;2016年
9 张富民;杂多化合物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D];南京工业大学;2006年
10 刘桂艳;功能化钌卡宾烯烃复分解催化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慧敏;铼催化邻二醇脱氧脱水制备烯烃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2 朱秋莲;甲基苯液相氧化合成芳香酸的催化剂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4年
3 徐晓宁;不对称氢转移反应合成手性α-苯乙醇催化剂的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6年
4 朱现波;新型催化剂对印染废水中典型染料的吸附降解性能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6年
5 王晓月;新型纳米La_2O_3/AAO催化剂的制备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6年
6 林志坤;ABO_3型复合氧化物催化尿素醇解合成碳酸丙烯酯[D];武汉工程大学;2014年
7 李冬冬;聚合物类杂多化合物催化剂的制备及其酯化反应性能研究[D];郑州大学;2016年
8 程天元;CoNC、FeNC催化剂活性中心的探究及其在液相催化氧化、加氢反应中的应用[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9 王千里;基于树状聚合物模板的Pt基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东南大学;2016年
10 赵光武;双/多中心手性salen Ti(Ⅳ)催化剂协同催化硫醚不对称氧化反应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9771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9771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