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学论文 >

膨润土负载木质素黄原酸酯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07 14:28

  本文关键词:膨润土负载木质素黄原酸酯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黄原酸酯 膨润土 重金属 抗生素


【摘要】:本文以工业废水中木质素为原料,制备多孔状、吸附效果较好的木质素黄原酸酯,并对含铅废水进行了吸附研究。利用膨润土和木质素黄原酸酯进行负载反应,制备膨润土负载木质素黄原酸酯复合生物吸附材料(简称改性土);将复合生物吸附材料制备成球状(简称复合球)以提高回收率,并深入研究改性土及复合球对重金属废水和抗生素废水的吸附机理。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结果如下:(1)两步法对碱木质素发生羟甲基化反应、黄原酸化反应,制备多孔状的木质素黄原酸酯(LXR)。研究其对铅离子的吸附效果,木质素黄原酸酯吸附Pb2+的实验结果表明:处理25mg/L的Pb2+溶液,木质素黄原酸酯的最佳添加量为0.04g/50mL,此时铅的去除率可达93.5%;吸附动力学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等温线复合Langmiur模型,表明LXR对Pb2+的吸附为单分子层吸附。(2)对木质素黄原酸酯与膨润土进行负载反应,得到复合生物吸附材料,对其进行表征,膨润土和木质素黄原酸酯的最佳配比为10:1.5,考察了复合生物吸附材料对Hg2+和盐酸多西环素的吸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其对Hg2+和盐酸多西环素的饱和吸附量分别为35.7143mg/g和454.54mg/g,吸附过程均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其对Hg2+和抗生素的吸附等温线均符合Langmiur模型,表明其对Hg2+和抗生素的吸附为单分子层吸附;处理20mg/L的Hg2+溶液,其最佳添加量为0.6g/50mL时,对Hg2+的去除率可以达到95.17%以上;处理30mg/L的盐酸多西环素溶液,其添加量为0.1g/50mL时,对盐酸多西环素的去除率可以达到以上93.57%。(3)由于粉末态的膨润土负载木质素黄原酸酯吸附水中污染物后,很难与净化水分离,且难以回收利用,本论文采用海藻酸钠将两者固定,按照一定的配比制备了膨润土负载木质素黄原酸酯复合球吸附剂,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最佳制备条件为:海藻酸钠用量1.2g,改性土用量为4.5g, CaCl2溶液质量分数为3%。复合球外观圆滑,球体规则,内部孔系发达,比表面积为5.9748m2/g。(4)考察复合球对Hg2+和盐酸多西环素的吸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其对Hg2+和抗生素的饱和吸附量分别为27.248mg/g和416.67mg/g,吸附过程均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其对Hg2+和盐酸多西环素的吸附等温线均符合Langmiur模型,表明其对Hg2+和盐酸多西环素的吸附为单分子层吸附;在处理20mg/L的Hg2+溶液,其最佳添加量为0.28g/50mL,对Hg2+的去除率可以达到94.6%以上;处理30mg/L的盐酸多西环素溶液,其最佳添加量为0.20g/50mL,对盐酸多西环素的去除率可以达到91.37%以上。研究了复合球柱对Hg2+的穿透曲线,考察了柱高、流速、初始浓度因素对穿透曲线的影响。
【关键词】:黄原酸酯 膨润土 重金属 抗生素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O647.33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4
  • 符号说明14-15
  • 第一章 绪论15-23
  • 1.1 研究背景15-17
  • 1.1.1 引言15-16
  • 1.1.2 重金属废水的危害及其处理现状16
  • 1.1.3 抗生素废水的危害及其处理现状16-17
  • 1.2 膨润土简介17-18
  • 1.3 木质素18-19
  • 1.3.1 木质素概述18
  • 1.3.2 木质素结构特点18-19
  • 1.4 黄原酸酯类重金属捕集剂简介及发展进程19-20
  • 1.5 粉末态吸附剂的固定化20
  • 1.6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20-23
  • 第二章 多孔木质素黄原酸酯的制备及其对水溶液中Pb~(2+)吸附性能的研究23-36
  • 2.1 引言23
  • 2.2 实验部分23-27
  • 2.2.1 主要实验试剂和仪器24-25
  • 2.2.1.1 主要实验试剂24
  • 2.2.1.2 主要实验仪器24-25
  • 2.2.2 制备LXR的实验步骤25
  • 2.2.3 LXR的结构表征25
  • 2.2.3.1 红外光谱分析25
  • 2.2.3.2 扫描电镜分析25
  • 2.2.3.3 样品的元素分析25
  • 2.2.4 LXR对Pb~(2+)的吸附性能研究25-27
  • 2.2.4.1 Pb~(2+)储备溶液的配制25
  • 2.2.4.2 LXR添加量对吸附Pb~(2+)影响25-26
  • 2.2.4.3 溶液pH值对LXR吸附Pb~(2+)的影响26
  • 2.2.4.4 LXR对Pb~(2+)的吸附动力学研究26
  • 2.2.4.5 LXR对Pb~(2+)的吸附等温线26-27
  • 2.3 结果与讨论27-34
  • 2.3.1 LXR的结构表征27-28
  • 2.3.1.1 LXR的红外表征27-28
  • 2.3.1.2 扫描电镜分析28
  • 2.3.1.3 元素分析28
  • 2.3.2 LXR对Pb~(2+)的吸附性能研究28-34
  • 2.3.2.1 LXR添加量对吸附Pb~(2+)的影响28-29
  • 2.3.2.2 pH对LXR吸附Pb~(2+)的影响29-30
  • 2.3.3.3 LXR吸附Pb~(2+)的动力学研究30-32
  • 2.3.3.4 LXR对Pb~(2+)的吸附等温线32-34
  • 2.4 本章小结34-36
  • 第三章 膨润土负载木质素黄原酸酯对水中污染物吸附性能的研究36-58
  • 3.1 引言36
  • 3.2 实验部分36-40
  • 3.2.1 本章所用实验试剂及仪器36-37
  • 3.2.1.1 实验试剂36
  • 3.2.1.2 本章节所用实验仪器36-37
  • 3.2.2 膨润土负载木质素黄原酸酯的合成步骤37
  • 3.2.3 产物的结构表征37-38
  • 3.2.3.1 红外光谱分析37
  • 3.2.3.2 扫描电镜分析37-38
  • 3.2.3.3 X-射线衍射分析38
  • 3.2.3.4 Zeta电位分析38
  • 3.2.4 改性土对Hg~(2+)吸附性能的研究38-39
  • 3.2.4.1 主要实验溶液的配制38
  • 3.2.4.2 改性土添加量对吸附Hg~(2+)的影响38
  • 3.2.4.3 pH对改性土吸附Hg~(2+)的影响38
  • 3.2.4.4 改性土对Hg~(2+)吸附的吸附动力学实验38-39
  • 3.2.4.5 改性土对Hg~(2+)的吸附等温线39
  • 3.2.5 改性土对抗生素废水的吸附性能研究39-40
  • 3.2.5.1 盐酸多西环素溶液的配制39
  • 3.2.5.2 改性土添加量对吸附盐酸多西环素的影响39
  • 3.2.5.3 pH对改性土吸附盐酸多西环素的影响39-40
  • 3.2.5.4 改性土对盐酸多西环素的吸附动力学实验40
  • 3.2.5.5 改性土对盐酸多西环素的吸附等温线40
  • 3.3 结果与讨论40-56
  • 3.3.1 膨润土与木质素黄原酸酯质量比的确定40-41
  • 3.3.2 改性土的结构表征41-45
  • 3.3.2.1 改性土的红外光谱分析41-42
  • 3.3.2.2 扫描电镜分析42-43
  • 3.3.2.3 XRD分析43-44
  • 3.3.2.4 Zeta电位分析44-45
  • 3.3.3 改性土对Hg~(2+)的吸附性能研究45-50
  • 3.3.3.1 改性土添加量对吸附Hg~(2+)的影响45
  • 3.3.3.2 pH对改性土吸附Hg~(2+)的影响45-46
  • 3.3.3.3 改性土吸附Hg~(2+)的动力学研究46-48
  • 3.3.3.4 改性土对Hg~(2+)的吸附等温线48-50
  • 3.3.4 改性土对盐酸多西环素的吸附性能研究50-56
  • 3.3.4.1 盐酸多西环素的测量和方法和标准曲线的绘制50-51
  • 3.3.4.1.1 检测波长的确定50
  • 3.3.4.1.2 标准曲线的绘制50-51
  • 3.3.4.2 改性土添加量对吸附盐酸多西环素的影响51-52
  • 3.3.4.3 pH对改性土吸附盐酸多西环素的影响52-53
  • 3.3.4.4 改性土吸附盐酸多西环素的动力学研究53-54
  • 3.3.4.5 改性土对盐酸多西环素的吸附等温线54-56
  • 3.4 本章小结56-58
  • 第四章 膨润土负载木质素黄原酸酯复合球对水中污染物吸附性能的研究58-82
  • 4.1 引言58
  • 4.2 实验部分58-63
  • 4.2.1 本章所用到的实验试剂、仪器58-59
  • 4.2.1.1 本章所用实验试剂58-59
  • 4.2.1.2 本章所用实验仪器59
  • 4.2.2 膨润土负载木质素黄原酸酯复合球的制备59
  • 4.2.3 膨润土负载木质素黄原酸酯复合球的结构表征59-60
  • 4.2.3.1 红外分析59-60
  • 4.2.3.2 扫描电镜分析60
  • 4.2.3.3 XRD分析60
  • 4.2.3.4 比表面积分析60
  • 4.2.3.5 Zeta电位分析60
  • 4.2.4 复合球对Hg~(2+)的吸附性能研究60-62
  • 4.2.4.1 复合球添加量对吸附Hg~(2+)的影响60
  • 4.2.4.2 pH对复合球吸附Hg~(2+)的影响60
  • 4.2.4.3 复合球对Hg~(2+)的吸附动力学实验60-61
  • 4.2.4.4 复合球对Hg~(2+)的吸附等温线61
  • 4.2.4.5 复合球柱高对Hg~(2+)穿透曲线的影响61
  • 4.2.4.6 溶液流速对Hg~(2+)穿透曲线的影响61
  • 4.2.4.7 溶液浓度对Hg~(2+)穿透曲线的影响61
  • 4.2.4.8 复合球对Hg~(2+)解吸附再生实验61-62
  • 4.2.5 复合球对盐酸多西环素的吸附性能研究62-63
  • 4.2.5.1 复合球添加量对吸附盐酸多西环素的影响62
  • 4.2.5.2 pH对复合球吸附盐酸多西环素的影响62
  • 4.2.5.3 复合球对盐酸多西环素的吸附动力学实验62
  • 4.2.5.4 复合球对盐酸多西环素的吸附等温线62-63
  • 4.2.5.5 复合球对盐酸多西环素解吸附再生实验63
  • 4.3 结果与讨论63-81
  • 4.3.1 膨润土负载木质素黄原酸酯复合球制备的影响因素63-65
  • 4.3.1.1 海藻酸钠用量对复合球吸附性能的影响63-64
  • 4.3.1.2 改性土用量对复合球吸附性能的影响64
  • 4.3.1.3 CaCl_2溶液质量分数对复合球吸附性能的影响64-65
  • 4.3.2 复合球的结构表征65-68
  • 4.3.2.1 复合球的红外表征65-66
  • 4.3.2.2 扫描电镜分析66
  • 4.3.2.3 XRD分析66-67
  • 4.3.2.4 比表面积分析67
  • 4.3.2.5 Zeta电位分析67-68
  • 4.3.3 复合球对Hg~(2+)的吸附性能研究68-75
  • 4.3.3.1 复合球添加量对吸附Hg~(2+)的影响68-69
  • 4.3.3.2 pH对复合球吸附Hg~(2+)的影响69
  • 4.3.3.3 复合球吸附Hg~(2+)的动力学研究69-71
  • 4.3.3.4 复合球对Hg~(2+)的吸附等温线71-73
  • 4.3.3.5 柱高对Hg~(2+)的吸附的影响73
  • 4.3.3.6 流速对Hg~(2+)的吸附的影响73-74
  • 4.3.3.7 初始浓度对Hg~(2+)的吸附的影响74-75
  • 4.3.3.8 复合球的再生75
  • 4.3.4 复合球对盐酸多西环素的吸附性能研究75-81
  • 4.3.4.1 复合球添加量对吸附盐酸多西环素吸附的影响75-76
  • 4.3.4.2 pH对复合球吸附盐酸多西环素的影响76-77
  • 4.3.4.3 复合球对盐酸多西环素的吸附动力学实验77-78
  • 4.3.4.4 复合球对盐酸多西环素的吸附等温线78-80
  • 4.3.4.5 复合球的再生80-81
  • 4.4 本章小结81-82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82-84
  • 5.1 结论82
  • 5.2 展望82-84
  • 参考文献84-90
  • 致谢90-91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9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刁月民;柏桦;;木屑黄原酸酯的合成及应用研究[J];江苏化工;1989年04期

2 金文刚;纤维素黄原酸酯对金属废水的处理试验[J];云南环境科学;1995年04期

3 周国华;万端极;曾琳;;烟梗黄原酸酯吸附铜离子性能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8年12期

4 董黎红;;工业污水中黄原酸酯含量的测定[J];工业水处理;2008年03期

5 马冰洁;罗杨;唐洪波;李艳平;杨妍;;不溶性氧化淀粉黄原酸酯的制备[J];中国粮油学报;2010年08期

6 李秋华;;蔗渣纤维素黄原酸酯的制备及稳定性研究[J];广州化学;2011年02期

7 胡文博;陈东美;栗俊田;毛璞;;不溶性氧化淀粉黄原酸酯及其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J];浙江化工;2011年11期

8 孙阿惠;周强;柳莹;张鹏;刘军海;;不溶性淀粉黄原酸酯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J];杭州化工;2011年04期

9 张竹玲;何川;胡荣荣;宋婷;胡叶莉;韦晓燕;孙萍;谭军;;不溶性淀粉黄原酸酯合成中交联淀粉制备工艺的优化[J];嘉兴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10 宋婷;胡叶莉;张竹玲;何川;胡荣荣;韦晓燕;谭军;孙萍;刘锐;;不溶性淀粉黄原酸酯制备的工艺研究[J];嘉兴学院学报;201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牛玉;王仁章;张丽华;鲁岳闽;林琦海;张小龙;;木薯秸杆黄原酸酯的制备及其对污水中铅离子吸附性能的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2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孔言;膨润土负载木质素黄原酸酯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的研究[D];广西大学;2016年

2 谢建平;不溶性淀粉黄原酸酯的合成及处理重金属废水的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09年

3 刘有才;淀粉黄原酸酯的制备及其在重金属废水处理中的应用[D];昆明理工大学;2002年

4 晋日亚;122mm航弹火药用消焰剂生产废水、废气处理研究[D];华北工学院;2004年

5 段家彩;魔芋接枝型黄原酸酯的制备及其吸附和解吸性能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9883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9883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b42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