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基银片的等离子体荧光增强效应及其在蛋白质核酸检测中的应用
本文关键词:硅基银片的等离子体荧光增强效应及其在蛋白质核酸检测中的应用
更多相关文章: 金属表面等离子体荧光增强 荧光免疫分析 Ag@Si基片 蛋白质检测 核酸检测
【摘要】:荧光免疫分析具有高灵敏度、定量化、快速分析以及对样品损坏小等优点,然而常用的荧光染料,尤其在近红外波段,其量子产率较低,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它的实际应用,因此,提高荧光免疫分析技术中的荧光强度是一个重要的实际问题;另一方面,金属表面等离子体荧光增强效应已在生物传感器和生物医学检测等实际应用中显示了巨大的潜力,它在提高荧光信号强度、增强探测灵敏度等方面展示了优良的效果。最近有研究证明,与传统的玻璃基底的金属纳米结构薄膜相比,以半导体硅片作为基底的杂化金属纳米结构薄膜具备更强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效应。因此,在本论文的工作中,我们进一步研究了此类硅基底金属纳米岛状结构杂化材料—硅基银膜(即Ag@Si基片)在荧光增强方面,尤其是改进传统免疫荧光检测方面的作用。多色蛋白质免疫荧光检测结果显示,Ag@Si基片具有波长依赖的荧光增强能力,即,在532 nm波长范围荧光强度增强约1.2倍,然而在800 nm波长增强倍数达到57倍左右。此外,对于传统的蛋白质或核酸荧光标记的细胞或组织切片样品,Ag@Si基片能够将其荧光强度信号提高3.0至4.1倍(800 nm波长范围),并令荧光显微照片的信噪比获得明显改善。总之,此类Ag@Si基片能够方便的应用于传统的免疫荧光检测样品,展现出良好的适应性、重要的增强荧光信号及改进信噪比的能力,这些优点展示了其不仅在生物研究、而且在医疗领域的巨大的实际应用潜力。
【关键词】:金属表面等离子体荧光增强 荧光免疫分析 Ag@Si基片 蛋白质检测 核酸检测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O657.3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10
- 第一章 前言10-22
- 1.1 金属增强荧光及其增强机制10-14
- 1.1.1 金属增强荧光10-11
- 1.1.2 金属增强荧光的荧光增强机制11-14
- 1.2 影响金属增强荧光效果的因素14-18
- 1.2.1 金属纳米材料种类14-15
- 1.2.2 金属与荧光分子间的距离15-17
- 1.2.3 金属纳米粒子的形貌和尺寸17-18
- 1.3 固体银膜增强荧光的研究18-20
- 1.3.1 固体银膜18-19
- 1.3.2. 硅基银膜(Ag@Si)等离子体基片19-20
- 1.4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20-22
- 第二章 实验技术与方法22-28
- 2.1 实验表征技术22-26
- 2.1.1 微阵列可见光及近红外光扫描成像系统22-23
- 2.1.2 荧光显微镜23-26
- 2.2 样品制备方法26-28
- 2.2.1 免疫组化法26-27
- 2.2.2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27-28
- 第三章 蛋白质与核酸检测中的Ag@Si基片等离子体共振增强荧光成像28-47
- 3.1 研究背景28-29
- 3.2 实验材料29-30
- 3.2.1 蛋白分析材料29
- 3.2.2 荧光免疫组化(IHC)标记材料29
- 3.2.3 荧光原位杂交(FISH)标记材料29-30
- 3.2.4 实验使用细胞30
- 3.3 实验方法30-33
- 3.3.1 Ag@Si表面以及纯硅片表面的微阵列刻印及分析过程30
- 3.3.2 荧光免疫组化标记和荧光原位杂交标记细胞与组织切片样品的制作过程30-32
- 3.3.3 扫描仪和显微镜的荧光表征32
- 3.3.4 数据分析32-33
- 3.4 实验结果33-47
- 3.4.1 等离子体Ag@Si基片的表征33-34
- 3.4.2 蛋白质微阵列分析中Ag@Si片的增强影响34-36
- 3.4.3 Ag@Si基片在免疫组化法标记细胞与组织切片中的荧光增强效果36-42
- 3.4.4 Ag@Si基片在荧光原位杂交组织样品中的增强效应42-45
- 3.4.5 讨论45-47
- 第四章 Ag@Si基片对SiNPs的荧光增强实验47-56
- 4.1 研究背景47
- 4.2 实验材料47-48
- 4.3 实验方法48
- 4.3.1 硅量子点的合成48
- 4.3.2 硅量子点混合固体膜制作48
- 4.3.3 PS小球混合固体膜制作48
- 4.4 结果分析48-55
- 4.4.1 硅量子点以及PS小球的表征图48-49
- 4.4.2 不同混合膜在纯硅片与Ag@Si基片表面的荧光强度比较49-55
- 4.5 本章总结55-56
- 第五章 全文总结56-57
- 参考文献57-65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65-66
- 致谢66-6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863·资讯[J];高科技与产业化;2009年06期
2 李忆;;康定市场大米玉米大豆样品核酸检测分析[J];西藏农业科技;2012年04期
3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海峰;朱永宝;陈富强;张妍;曹磊;;济南地区无偿献血者核酸检测结果分析[A];中国输血协会第五届输血大会论文专集(摘要篇)[C];2010年
2 黄杰;高尚先;;核酸检测参考物质研究进展[A];2007年全国生化与生物技术药物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文海燕;王静;刘衡川;;悬浮芯片技术在微生物核酸检测中应用进展[A];重庆市预防医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4 孙森;郭建;杨忠思;杨志夏;刘波;;核酸检测模式下如何做好血液库存管理[A];中国输血协会第五届输血大会论文专集(摘要篇)[C];2010年
5 任芙蓉;王憬惺;赵海燕;张远志;文国新;姚富柱;高国静;严力行;江朝富;白旭华;美黑丽·铁木尔;涂源泉;朱发明;郑优荣;崔莉;龚晓燕;郑鹏;Paul Ness;Hua Shan;;我国5城市献血者HIV及HCV核酸检测研究[A];中国输血协会第四届输血大会论文集[C];2006年
6 陈浩;曹明;;浅谈传染病医院的临床核酸检测实验室管理[A];第三届全国临床检验实验室管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7 范行良;李长贵;高荣宝;邱平;邵铭;秦成峰;王军志;;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试剂比较[A];2010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0年
8 赵晓洋;宫济武;林东;周航;孙峥;田利红;刘燕明;;我国献血者筛查风险模型与核酸检测应用的初探[A];第五次全国中青年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9 叶贤林;王良华;尚桂芳;杨立新;周一炎;;全自动核酸提取仪在血液核酸检测中的应用研究[A];中国输血协会第三届输血大会论文专辑[C];2004年
10 常宏伟;李开春;范玉珍;李朝阳;臧远成;高玲;王德全;杨卫;;流感病毒RT-PCR核酸检测及流行病学特点[A];华东地区第十次流行病学学术会议暨华东地区流行病学学术会议20周年庆典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黄锦军;省血液中心成核酸检测试点单位[N];江西日报;2010年
2 记者 朱国旺;核酸检测可提高输血安全性[N];中国医药报;2010年
3 朱国旺;核酸检测成为传统血液安全检测方法的重要补充[N];中国医药报;2011年
4 驻太仓首席记者 徐允上 通讯员 李孝忠;太仓有了核酸检测厂[N];苏州日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项铮;缓解血荒难题 核酸检测亮相[N];科技日报;2012年
6 本报记者 唐学良;政策促血筛核酸检测市场放量[N];医药经济报;2013年
7 本报记者 杨俊坚;罗氏诊断发力核酸检测[N];医药经济报;2013年
8 本报记者 李瑶;核酸检测的中国机会[N];医药经济报;2012年
9 本报记者 项铮;诺华诊断推新技术NAT进中国[N];科技日报;2012年
10 记者 梁姗 实习生 张竞成;用血患者有了“安全锁”[N];南宁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尹惠琼;蓝舌病病毒核酸通用检测试剂盒的研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8年
2 王利勇;基于水溶性碳纳米粒子的核酸检测[D];河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赵俊鹏;血液病毒核酸检测与酶联免疫检测比较研究[D];河北联合大学;2014年
2 尹峰;基于STM32的核酸检测系统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3 姚楚;硅基银片的等离子体荧光增强效应及其在蛋白质核酸检测中的应用[D];苏州大学;2016年
4 张德才;基于表面等离子共振生物传感器的核酸检测新技术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3年
5 王美玉;丙型病毒性肝炎临床诊断核酸检测策略评估[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4年
6 赵丹;基于等温扩增技术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对核酸检测的新策略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4年
7 谢珊;人乳头瘤病毒高危型的CODEHOP检测及-16、-18型核酸检测质控物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7年
8 赵志超;核酸检测与线粒体染色荧光染料的合成与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9 王卓妍;实施核酸检测后献血者HBV筛查策略的探讨[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5年
,本文编号:9950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9950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