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核系统存储结构优化技术研究
本文关键词:多核系统存储结构优化技术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片上多核系统中,多核处理器与片外存储器间数据交互频繁。片上网络(NoC)通讯技术为片内多核并行计算和访存提供了条件,多核系统迫切需要支持多个访存任务并行操作的高效的存储系统结构。目标多核系统使用层次化的存储系统,以局部缓解片上计算与片上访存之间的差异。本文结合并行访存技术与数据预取技术对目标系统存储结构进行优化,借鉴时间片轮转调度算法,利用存储器接口两侧带宽差,实现了访存任务在SDRAM侧分时独享、用户侧并行操作的目标。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设计实现了一种支持多通道随机分配的并行访存存储器接口(Random Distribution Multi-Access Memory Interface, RMAMI),并利用片上存储器完成数据预读取操作,充分利用片外存储器带宽,发挥NoC的并行性,提高了目标系统性能。论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对RMAMI设计原理进行分析,提出了RMAMI设计方案,讨论设计中各种工作机制,如各仲裁机制选取、时间间隙切换机制、数据通道随机分配机制、基于进程的数据预取机制等。2.根据设计方案对RMAMI进行硬件原型设计,实现了读写通道数目按需分配,数据端口择优分配的目标。使用片上存储器作为数据缓冲区,利用空闲数据通道完成数据预取操作,缓解了数据断流问题,进一步提高了片外存储器带宽利用率。3.将RMAMI集成到目标多核系统中,替换原系统中的MAMI存储器接口,映射具有不同访存计算比的任务,讨论了RMAMI设计对数据传输并行度及任务性能的影响。硬件实验结果表明,RMAMI接口和MAMI接口相比,对于大访存计算比类型的任务,性能平均提升21.1%;对于小访存计算比类型的任务,性能平均提升3.0%;对于仅执行数据访存操作的矩阵转置任务,性能平均提升9.7%。综上,本文设计的支持预读取的RMAMI存储器接口能够有效地提高数据传输的并行度,提升系统性能,完全实现了预期设计目标。
【关键词】:多核系统 并行访存 数据预取 存储带宽 任务映射
【学位授予单位】:合肥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P333
【目录】:
- 致谢7-8
- 摘要8-9
- ABSTRACT9-17
- 第一章 绪论17-22
- 1.1 技术背景17-18
- 1.2 研究现状18-19
- 1.2.1 存储系统结构介绍18
- 1.2.2 数据预取技术介绍18-19
- 1.3 主要研究内容19-20
- 1.4 课题来源20
- 1.5 论文结构20-22
- 第二章 存储器接口设计环境和要求22-29
- 2.1 系统简介22-24
- 2.1.1 控制部分22
- 2.1.2 通讯部分22-23
- 2.1.3 运算部分23-24
- 2.1.4 接口部分24
- 2.2 存储器接口布局24-25
- 2.3 存储器接口设计要求25-28
- 2.3.1 访存机制25-28
- 2.3.2 存储器接口设计要求28
- 2.4 目标系统存储结构28
- 2.5 本章小结28-29
- 第三章 支持数据预取的并行访存接口设计方案29-42
- 3.1 设计方案简介29-30
- 3.2 起始地址管理和请求仲裁机制30-31
- 3.2.1 起始地址管理机制30-31
- 3.2.2 请求仲裁机制分析31
- 3.3 通道数目和读写数据通道分配31-34
- 3.3.1 存储器侧带宽32
- 3.3.2 用户侧带宽32-33
- 3.3.3 数据通道数目分析33
- 3.3.4 读写数据通道分配33-34
- 3.4 数据预取关键问题分析34-35
- 3.4.1 预取时机的选择34
- 3.4.2 预取地址的确定34-35
- 3.5 时间片切换机制和数据安全策略35-38
- 3.5.1 时间片轮转调度算法35-36
- 3.5.2 分时访存原理36
- 3.5.3 多通道并行访存接口结构模型36-37
- 3.5.4 时间片大小的确定和数据通道切换37-38
- 3.6 异步FIFO设计38-40
- 3.6.1 读写缓冲FIFO38-39
- 3.6.2 读写数据FIFO39
- 3.6.3 地址FIFO39-40
- 3.7 数据端口冲突问题分析40-41
- 3.8 本章小结41-42
- 第四章 支持数据预取的并行访存接口设计实现42-59
- 4.1 存储器接口整体架构42-43
- 4.2 各关键模块设计43-55
- 4.2.1 网络接口单元43-45
- 4.2.2 访存请求管理单元45-46
- 4.2.3 预读取判断单元46-49
- 4.2.4 数据通道管理单元49-53
- 4.2.5 数据端口管理单元53-54
- 4.2.6 任务切换管理单元54-55
- 4.3 RMAMI的配置信息55-56
- 4.4 RMAMI的工作流程56-57
- 4.5 资源消耗57-58
- 4.6 本章小结58-59
- 第五章 多通道并行访存接口设计验证59-71
- 5.1 实验系统59
- 5.2 实验方案设计59-69
- 5.2.1 数据传输并行度概念60
- 5.2.2 实验介绍60-69
- 5.3 实验结果分析69-70
- 5.4 本章小结70-71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71-73
- 6.1 总结71
- 6.2 展望71-73
- 参考文献73-76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7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超;何炎祥;陈勇;刘健博;吴伟;李清安;;一种多核系统可靠性加强的任务调度方法[J];电子学报;2013年05期
2 刘磊;;对片上多核系统的系统结构的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8年29期
3 刘彩霞;石峰;谢小怡;薛建平;宋红;;面向嵌入式多核系统的可共享多通道便签存储器设计与实现[J];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10年07期
4 刘聪林;陈迎春;;簇型多核系统原型设计与验证[J];中国集成电路;2011年05期
5 Frank Ko;;涡轮增压多核系统[J];世界电子元器件;2006年11期
6 蔡德霞;钟诚;韦兴柳;林孔升;;多核系统上任意2序列公共元素的并行查找[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2期
7 谢炯;潘红芳;程金宏;王文阁;额尔敦;;多核系统性能检测及调优策略研究[J];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2014年01期
8 虞保忠;张灯;徐晓光;胡宁;;嵌入式多核系统中断负载均衡研究[J];电子技术;2014年03期
9 胡哲琨;陈杰;;消息传递型片上多核系统的设计[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8期
10 李东生;高明伦;;高密度集成与单芯片多核系统及其研究进展[J];半导体技术;201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蔡德霞;钟诚;韦兴柳;林孔升;;多核系统上任意两序列公共元素的并行查找[A];全国第22届计算机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CACIS·2011)暨全国第3届安全关键技术与应用(SCA·2011)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黄乐天;片上多核系统能效及可靠性优化方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
2 张琦;多核系统中的程序性能优化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3 傅琛;面向多核系统的高性能硬件事务存储的优化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4 刘彩霞;基三片上多核系统TriBA存储体系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0年
5 刘志强;面向多核的系统级MPI通信优化关键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然;多核系统上可伸缩的读写同步[D];复旦大学;2014年
2 刘聪;基于温度感知的多核实时系统稳定性研究[D];东北大学;2014年
3 费亭;基于分支限界法的多核系统实时多任务映射方法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6年
4 李建华;多核系统中动态细粒度优化功率分配方法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6年
5 李嵩;片上多核系统高速缓存的功耗管控方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
6 焦瑞;异构多核系统的在线调试技术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6年
7 戴杨阳;多核芯片的老化防护技术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6年
8 高冬雪;多核系统存储结构优化技术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6年
9 尹凯;基于总线架构的多核系统编程模型及数据安全性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10 褚廷斌;基于访存行为特征的片上多核系统功耗管控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多核系统存储结构优化技术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526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suanjikexuelunwen/2526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