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数据高效存储技术研究
本文关键词:地震数据高效存储技术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针对大量的地震数据给传输和存储带来的巨大压力,在现有无损压缩算法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种适用于Seg-Y地震数据文件的压缩方法。论文根据Seg-Y文件中的地震数据是以四个字节表示一个数据值这一特点,将其分解成四个分组,并引入基尼系数分析了整体数据与四个分组的数据在[0,255]区间内的分布情况,通过实验发现四个分组与整体数据的分布情况均不相同,而无损压缩方法与文件的数据分布情况息息相关,因此确定了先对文件进行分组,再对各个分组进行压缩的思路。然后论文实验对比了不同压缩算法对各个分组的压缩率,选取Lzma算法压缩前两个分组,Deflate算法压缩后两个分组。在此基础上,论文基于Microsoft.Net平台,采用C#语言,以Visual Studio2010为工具设计开发了一套将地震数据压缩后传输并存储的软件,其中,客户端软件用于压缩和发送Seg-Y文件,服务器端软件接收并存储文件。最后对比了该软件与目前流行的压缩软件在压缩率、解压缩时间上的区别,并与原始数据实验对比在网络传输上的效率差异,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的压缩率与Lzma算法相比,降低8%左右,比Deflate算法降低12%左右,比BZip2算法和Win RAR降低13%左右;本文算法的解压缩所耗时间则处于Lzma算法,Bzip2算法和Deflate算法和Win RAR之间;而采用本文算法将Seg-Y文件压缩后传输相比于直接传输原数据,每兆字节数据平均可节省0.23s,因此,本文的方法可以有效降低Seg-Y的压缩率,和减少数据在数据传输阶段的时间。
【关键词】:Seg-Y地震数据 无损压缩 基尼系数 Lzma Deflate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P33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1 绪论8-12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8-9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9-11
- 1.3 本文的研究工作11-12
- 2 无损数据压缩技术12-22
- 2.1 无损数据压缩理论基础12
- 2.2 基于统计模型的压缩算法12-15
- 2.2.1 Shannon-Fano编码13-14
- 2.2.2 Huffman编码14-15
- 2.3 基于字典模型的压缩算法15-19
- 2.3.1 LZ77算法16-17
- 2.3.2 LZ78算法17-19
- 2.4 混合压缩算法19-22
- 3 基于基尼系数分组的压缩方法22-33
- 3.1 Seg-Y文件格式22-23
- 3.2 数据频率分布23-28
- 3.3 各分组压缩方法28-33
- 4 地震数据压缩软件设计33-53
- 4.1 软件整体架构33-34
- 4.2 平台介绍34-37
- 4.3 详细软件设计37-53
- 4.3.1 压缩文件格式设计37-38
- 4.3.2 压缩模块设计38-39
- 4.3.3 解压缩模块设计39-41
- 4.3.4 网络通信模块设计41-48
- 4.3.5 存储模块设计48-53
- 5 对比测试53-60
- 5.1 压缩结果对比53-55
- 5.2 解压缩效率对比55-57
- 5.3 文件传输效率对比57-60
- 结论60-61
- 致谢61-62
- 参考文献62-65
- 附录65-69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6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文修;一种新型地震数据监视仪器[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1992年01期
2 张磊;唐杰;武港山;;基于海量地震数据的多分辨率扩展八叉树模型[J];计算机工程;2009年21期
3 邹江花;朱荣;秦前清;;基于线扫式小波变换的海量地震数据准无损压缩算法[J];电子技术应用;2006年07期
4 ;卫星中继遥测地震数据[J];国外航天动态;1976年Z1期
5 王学军;韩文娜;;跨平台地震数据质量控制软件系统[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4年11期
6 周艳萍;刘鸿福;;基于MATLAB实现地震速度切片成图[J];工程地质计算机应用;2008年03期
7 庞晶源;郑国栋;;地震数据网络传输的设计与实施探讨[J];电子制作;2013年09期
8 ;地震数据信息网建成并投入使用[J];中国信息导报;1995年07期
9 于会松;;准噶尔盆地地震数据加载方法研究及应用[J];信息系统工程;2014年06期
10 冯亚丽;吕鹏全;刘永江;李乃峰;任秀英;;地震数据作业处理模型优化的研究[J];计算机与数字工程;2014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思远;路交通;;压缩感知理论重构地震数据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王彦春;段云卿;;地震数据聚类分析的模拟退火算法[A];1996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3 石瑛;王峗;芦俊;尹军杰;邢玺;;煤系地层三维三分量地震数据解释方法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22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张亚红;王德利;刘伟明;;基于聚焦变换的地震数据去噪和插值的方法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2009[C];2009年
5 张学工;;面向解释的地震数据横向处理[A];1997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6 薛春玲;;地震数据的归一化处理[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刘振;张军华;徐辉;于海铖;;基于曲波变换的地震数据插值方法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2010——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8 刘鹏;王彦飞;杨明名;杨长春;B.B.Sholpanbaev;Zh.O.Oralbekova;;地震数据的稀疏高斯束分解方法[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13年度(第13届)学术论文汇编——兰州油气中心及离退休等部门[C];2014年
9 高建军;陈小宏;李景叶;;不规则地震数据的抗假频重建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2009[C];2009年
10 马坚伟;唐刚;汤文;;基本曲波变换和压缩感知的不完备地震数据恢复[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曙光中标威海地震数据信息网络平台项目[N];人民邮电;2006年
2 周宏;东方公司地震数据系统榜上有名[N];地质勘查导报;2008年
3 王胜;地震数据高频恢复的新方法[N];中国矿业报;2005年
4 单超;4.2万亿次曙光超级计算机助力石油信息化[N];中国石化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邹梦;基于张量理论的高维地震资料处理方法研究及应用[D];成都理工大学;2016年
2 刘海燕;地震数据梯度一致性与不同数学算法结合的断层检测技术[D];吉林大学;2016年
3 张雪冰;基于贪婪算法的地震数据稀疏时频分解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4 王汉闯;地震数据高效采集方法理论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5 马灵;海上地震数据多缆采集与记录系统设计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6 彭土有;基于QT-GPU的地震数据特殊处理解释一体化平台关键方法技术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7 孙沛勇;基于波动理论的复杂地质构造地震数据成像[D];大连理工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东辉;基于傅里叶变换的地震数据规则化和插值[D];浙江大学;2015年
2 柳炳琦;基于FPGA的多路地震数据采集节点研究与设计[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3 李军红;地震数据频谱反演方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4 钟明睿;倾斜电缆地震处理技术在南海某工区的应用[D];吉林大学;2016年
5 牟力;闽西南地震数据起伏地表成像[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6 杨鹏;三维地震数据可视化技术研究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
7 张洋;基于稀疏表示理论的地震数据去噪方法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6年
8 刘瑶;地震数据高效存储技术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016年
9 彭波;非标准原始地震数据转储方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10 秦飞龙;二维盲小波算法及其在金属地震数据降噪处理中的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地震数据高效存储技术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527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suanjikexuelunwen/2527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