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灾系统中的服务抗毁和无人值守方法
发布时间:2023-06-28 06:05
计算机和网络的迅速发展,不断推进社会信息化进程,数据的重要性愈发引起相关人士重视。而信息系统面临地震、洪水、战争等诸多灾难性的风险和威胁,如何建立容灾系统,保证数据的安全稳定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现有的多数容灾方案中,或需要专线或光纤通信等特殊设备,导致总体拥有成本大幅度增高,或对原系统正常运行影响较大,致使系统性能也不甚理想。而衡量一个容灾系统关键在于,此系统是否能够保证原有的应用生产系统的稳定性和健壮性,即是否能提供一个有效的机制,在生产应用系统发生故障或灾难时,容灾系统能够迅速采取相应措施,提供连续性的服务,使外界觉察不到服务的中断,具有较好的恢复时间指标(RTO, Recover Time Object),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在对生产应用系统进行异地容灾时,是否能支持无需专人值守下进行日常管理、维护、监控等工作,保证系统的健壮性,并且降低系统运行成本。 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容灾系统中服务抗毁和无人值守的方法,为系统的稳定性和健壮性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具体来说,本文的主要工作有: 1.分析比较了国内外容灾系统的现状。 2.实现了一种异地容灾系统,介绍了其基本原理,设计思想...
【文章页数】:10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背景
1.2 课题来源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论文的主要工作
1.5 论文结构
1.6 小结
2 容灾系统总体设计
2.1 设计目标
2.2 研究内容
2.3 系统结构
2.4 相关术语
2.5 核心技术
2.5.1 数据监控技术
2.5.2 高速海量缓存技术
2.5.3 异地重放技术
2.5.4 差错控制技术
2.5.5 快速恢复技术
2.5.6 服务抗毁技术
2.5.7 无人值守技术
2.5.8 数字水印日志技术
2.5.9 跨平台技术
2.6 设计思想
2.7 系统框架
2.7.1 配置子系统
2.7.2 镜像子系统
2.7.3 无人值守子系统
2.7.4 服务抗毁子系统
2.7.5 一致性检测子系统
2.7.6 恢复子系统
2.7.7 日志子系统
2.7.8 IP 隧道机
2.7.9 防火墙
2.8 逻辑结构
2.9 本文解决的主要问题
2.9.1 容灾系统中的无人值守问题
2.9.2 容灾系统中的服务抗毁问题
2.10 小结
3 容灾系统中的无人值守子系统
3.1 核心思想
3.2 设计思路
3.2.1 监视内容
3.2.1.1 监控源
3.2.1.2 监控对象
3.2.2 触发子系统
3.2.3 通讯协议
3.2.3.1 概述
3.2.3.2 协议规范
3.2.3.3 状态码
3.2.3.4 相关协议
3.3 模块结构
3.4 模块设计
3.4.1 主控程序模块
3.4.1.1 功能描述
3.4.1.2 实现流程
3.4.1.3 主要实现类
3.4.1.3.1 类结构
3.4.1.3.2 类交互流程
3.4.2 任务监控模块
3.4.2.1 模块结构
3.4.2.2 监测子模块
3.4.2.2.1 监视内容
3.4.2.2.2 数据库设计
3.4.2.2.3 实现流程
3.4.2.2.4 数据结构
3.4.2.3 任务运行控制子模块
3.4.2.3.1 功能描述
3.4.2.3.2 子系统激活基本条件
3.4.2.3.3 子系统触发事件
3.4.3 数据中心监控模块
3.4.3.1 功能描述
3.4.3.2 模块结构和实现
3.4.3.3 数据结构
3.5 小结
4 容灾系统中的服务抗毁子系统
4.1 设计思想
4.2 核心技术
4.2.1 数据包地址转换
4.2.1.1 概述
4.2.1.2 NAT 表
4.2.1.3 规则
4.2.1.4 DNAT target
4.2.1.5 SNAT target
4.3 模块结构
4.4 功能设计
4.4.1 系统服务映射
4.4.2 切换服务提供者为远程数据中心
4.4.3 切换服务提供者为本地数据中心
4.5 小结
5 性能测试及分析
5.1 测试环境
5.2 无人值守子系统的性能测试及分析
5.3 服务抗毁子系统的性能测试及分析
6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作者研究生阶段科研经历
附录2 作者研究生阶段论文发表情况
致谢
本文编号:3836125
【文章页数】:10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背景
1.2 课题来源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论文的主要工作
1.5 论文结构
1.6 小结
2 容灾系统总体设计
2.1 设计目标
2.2 研究内容
2.3 系统结构
2.4 相关术语
2.5 核心技术
2.5.1 数据监控技术
2.5.2 高速海量缓存技术
2.5.3 异地重放技术
2.5.4 差错控制技术
2.5.5 快速恢复技术
2.5.6 服务抗毁技术
2.5.7 无人值守技术
2.5.8 数字水印日志技术
2.5.9 跨平台技术
2.6 设计思想
2.7 系统框架
2.7.1 配置子系统
2.7.2 镜像子系统
2.7.3 无人值守子系统
2.7.4 服务抗毁子系统
2.7.5 一致性检测子系统
2.7.6 恢复子系统
2.7.7 日志子系统
2.7.8 IP 隧道机
2.7.9 防火墙
2.8 逻辑结构
2.9 本文解决的主要问题
2.9.1 容灾系统中的无人值守问题
2.9.2 容灾系统中的服务抗毁问题
2.10 小结
3 容灾系统中的无人值守子系统
3.1 核心思想
3.2 设计思路
3.2.1 监视内容
3.2.1.1 监控源
3.2.1.2 监控对象
3.2.2 触发子系统
3.2.3 通讯协议
3.2.3.1 概述
3.2.3.2 协议规范
3.2.3.3 状态码
3.2.3.4 相关协议
3.3 模块结构
3.4 模块设计
3.4.1 主控程序模块
3.4.1.1 功能描述
3.4.1.2 实现流程
3.4.1.3 主要实现类
3.4.1.3.1 类结构
3.4.1.3.2 类交互流程
3.4.2 任务监控模块
3.4.2.1 模块结构
3.4.2.2 监测子模块
3.4.2.2.1 监视内容
3.4.2.2.2 数据库设计
3.4.2.2.3 实现流程
3.4.2.2.4 数据结构
3.4.2.3 任务运行控制子模块
3.4.2.3.1 功能描述
3.4.2.3.2 子系统激活基本条件
3.4.2.3.3 子系统触发事件
3.4.3 数据中心监控模块
3.4.3.1 功能描述
3.4.3.2 模块结构和实现
3.4.3.3 数据结构
3.5 小结
4 容灾系统中的服务抗毁子系统
4.1 设计思想
4.2 核心技术
4.2.1 数据包地址转换
4.2.1.1 概述
4.2.1.2 NAT 表
4.2.1.3 规则
4.2.1.4 DNAT target
4.2.1.5 SNAT target
4.3 模块结构
4.4 功能设计
4.4.1 系统服务映射
4.4.2 切换服务提供者为远程数据中心
4.4.3 切换服务提供者为本地数据中心
4.5 小结
5 性能测试及分析
5.1 测试环境
5.2 无人值守子系统的性能测试及分析
5.3 服务抗毁子系统的性能测试及分析
6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作者研究生阶段科研经历
附录2 作者研究生阶段论文发表情况
致谢
本文编号:38361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suanjikexuelunwen/38361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