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并行计算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本文关键词: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并行计算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论述了在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开展并行计算人才培养的必要性,明确人才培养定位,设计并行计算系列课程,介绍了课程主要内容及人才培养情况.实践证明,该并行计算人才培养模式是可行的.
【作者单位】: 天津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关键词】: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 并行计算人才培养 并行计算课程
【基金】: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研究计划项目
【分类号】:G642.0;TP338.6-4
【正文快照】: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自1998年教育部批准设立以来发展迅速,目前已有500多所高校开办该专业.各个学校在专业建设过程中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形成了各自的办学特色[1-6].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是一个数学与计算机、物理、化学、生物、经济和管理等学科广泛交叉的专业,结合点在于信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斌;并行计算用的计算机和模型[J];管理科学文摘;1996年04期
2 魏臻;;高性能计算,高兴能计算[J];中国教育网络;2010年06期
3 曹卫;并行计算——计算科学与工程的核心[J];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S1期
4 潘正君,,康立山;向并行计算过渡[J];世界科学;1994年05期
5 李斌;并行计算的化学运动结构[J];管理科学文摘;1997年06期
6 林新华;王左利;林新华;;困扰并行计算的三大问题[J];中国教育网络;2008年11期
7 陈国良 ,孙广中 ,徐云 ,吴俊敏;并行计算课程的教学方法[J];中国大学教学;2004年02期
8 杨旗;基于集群下的并行计算[J];肇庆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9 陈坚祯;阳平;李斌;沈丹平;;多核并行计算下的流量传感器流场模拟研究[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10 吴洁明,徐大杰,钟乃元;基于通讯间隔的更实际的并行计算模型[J];广西大学梧州分校学报;199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宇光;;整体同步并行计算方法的现状与发展[A];信息科学与微电子技术:中国科协第三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2 罗文彩;陈小前;;并行计算的多方法优化协作[A];第二十四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5年
3 左风丽;莫则尧;叶文华;;计算流体三维分裂格式的高效并行计算[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3)[C];2003年
4 王欣;李志山;张志远;;并行计算在弹塑性时程分析中的应用[A];信息化推动工程建设工业化——第四届工程建设计算机应用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3年
5 张理涛;黄廷祝;谷同祥;左宪禹;;一种适合于分布式并行计算改进的平方共轭残差法[A];2008年全国开放式分布与并行计算机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8年
6 胡金初;;并行计算中的任务分配算法[A];2005年全国理论计算机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宋庭新;李慧;;面向服务的有限元并行计算网格系统设计[A];湖北省机械工程学会设计与传动学会、武汉机械设计与传动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C];2008年
8 裘懿勇;徐斌;刘晓明;;并行计算作业调度系统的架构及应用[A];第十四届中国科协年会第5分会场:绿色船舶与海洋装备创新发展及产业化论坛论文集[C];2012年
9 裘懿勇;徐斌;刘晓明;;并行计算作业调度系统的架构及应用[A];2012年MIS/S&A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12年
10 肖保国;杨顺华;邢建文;赵慧勇;;当地自适应建表方法在煤油超燃发动机并行计算中的应用[A];第十四届全国激波与激波管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轶嘉;英特尔全球首个并行计算中心落户无锡[N];人民邮电;2009年
2 曙光信息产业有限公司研发中心 温鑫;并行计算任重道远[N];中国计算机报;2007年
3 英特尔并行计算实验室研究员 TimothyMattson;并行计算:减少串行软件[N];中国计算机报;2007年
4 曙光信息产业有限公司研发中心 温鑫;并行计算软件开发概述[N];中国计算机报;2007年
5 刘霞;计算能力的提升需要一场革命[N];科技日报;2010年
6 安世亚太 雷先华;ANSYS高性能并行计算[N];中国航空报;2005年
7 张云泉;并行计算:迎接多核时代的挑战[N];计算机世界;2006年
8 本报记者 马文方;英特尔为何要牵头并行计算[N];中国计算机报;2009年
9 英特尔 赵军(Jun Zhao);PC机并行计算革命尚未成功[N];中国计算机报;2009年
10 ;Linux下的网络并行计算[N];计算机世界;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雨新;改进的MPS方法及其三维并行计算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2 孙安香;数值气象预报变分同化的伴随模式并行计算[D];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2年
3 张理论;面向气象预报数值模式的高效并行计算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2年
4 龙柏;并行计算平台上的数据索引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5 管建和;电磁场有限元法解释分布式并行计算的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6 刘耀儒;三维有限元并行计算及其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D];清华大学;2003年
7 金晶;并行计算普适编程模型及系统架构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2年
8 盛艳秀;多核异构环境下通用并行计算框架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9 张帆;过程系统优化的分布式并行计算[D];浙江大学;2002年
10 刘寿生;虚拟现实仿真平台异构并行计算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康宇;基于ASAR近海风场反演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2 胡荣华;并行计算在临近天气预报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3 严善楷;异构系统中并行计算的动态负载均衡技术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4 陈磊;基于监控信号的多信息提取识别的并行计算方法[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5 焦弘杰;CPU-GPU异构并行计算体系的设计与实现[D];江苏科技大学;2015年
6 陈从江;基于面向云服务的Python并行计算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7 唐吉卓;基于GPU平台的SVD并行计算研究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8 吴颀;GPU并行计算及其在飞行器设计中的应用[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9 李保安;基于液态食品冷冻浓缩冰晶生长机制并行计算[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10 钟承群;基于CPU/GPU异构并行计算的OTN仿真验证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并行计算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762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suanjikexuelunwen/4762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