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计算机论文 >

网络政治参与动因及触发点及行为特性的比较

发布时间:2014-07-24 11:45

  本文是一篇专业的毕业论文,主要是关于网络政治参与动因及触发点及行为特性的比较,详情请看下面的介绍。

  自政治参与这个术语进入人们的视野以来,学者们就对其涵义表达难以形成一致性意见,但是只要搜罗各种研究文献并对之进行细心观察,我们便不难发现,几乎所有的叙述中都透露着一种信息,即政治参与是有一定目的的。如孔奇就指出,政治参与是影响或试图影响公益分配的行为。另,尼和伏巴也曾指明,“就政治参与这个术语来说,我们指的是平民或多或少以影响政府人员的选择及他们采取的行动为直接目的而进行的合法活动。”我国的学者也提出了类似的观点。总之,从这些概念表述中,我们可感知到政治参与浓厚的目的性。那么,接下来的问题便成为了,这种目的究竟是什么?

  笔者认为,从宏观角度上看,传统政治参与的目的可以表述为影响政治系统。但是,沉人现实,我们  则会发现每一次政治参与行为,都蕴涵着不一样的目的。比如,在政治性选举中,人们的目的是从候选人中选出自己所中意的政治领导者。在政治结社中,人们的目的既有可能是为了获得一种心理上的归属感,也有可能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某种政治理想或抱负,甚至是为了实现自身的某种利益诉求。在政治接触中,人们的目的就显得更为多元复杂。其中,有的人为了表达自己的政治主张,有的人为了揭发政治系统的负面信息,有的人为了伸张正义,而有的人则为了获得某种益处。在政治表达中,人们通常又会有不一样的目的。例如政治主体既可能是出于响应国家的某项号召这类正当目的而参与,也可能是以宣传敌对的政治观念以瓦解现行的政治系统为目的而参与。总之,从微观上讲,每一次政治参与行为中,参与者都具有特殊的目的。在这一层面上,我们无法对之进行全面地罗列。相应地,网络政治参与行为也具有类似的特征。可以说,在实践中,网民的每一次网络政治参与行为所要解决的问题或者所要达到的目标,都有可能是独特的。那么,是不是意味着我们已无法对这两者进行比较了呢?

  笔者认为,传统政治参与同网络政治参与在目的向度上的差异并不主要表现在具体内容上,而集中于“存在性”这一问题上。即在传统的政治参与行为中,不管参与者出于何种目的参与政治,其目的一定是存在的,也就是说人们都试图去解决某一问题。但是,在网络政治参与行为中,参与者并不一定具有明确的目的。很多时候,网民们通过网络进行的参政行为并不试图去实现任何目标。在网络世界中,他们只是发表政治主张,交流政治经验,发泄政治性不满情绪。至于政治系统能否注意到他们的政治性言论,并最终做出与之期望相同的决定,则不是网民们所关心的。这也正是在传统政治参与中,若参与者的问题不能在制度内得到有效解决,他们就很可能亲自采取非法行动以向政治系统施加压力以求期望得以实现的原因。而在网络政治参与行为中,即使网民的意见不能被政治系统所采纳,询问得不到回应,呼声得不到关注,他们也通常不会采取进一步的行动,以向政治机构施加压力。

  接下来,我们再来讨论一下传统政治参与同网络政治参与在触发点上的差异。政治参与的触发点即促使社会成员进行政治参与的现实需要,同参与动机相比,它是一种客观性要素。在实践中,这种客观性要素的内容极为复杂多变,没有固定边界。因此,我们要微观地去比较传统政治参与同网络政治参与之触发点在具体内容上的差异,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情。那么,我们要如何去理解这二者的不同之处呢?

  笔者以为,由于传统政治参与多以动员型、服从型和组织型为主要参与形态,因此从宏观上看政治参与的主题通常由政治系统或组织者加以规定,因而参与的触发点较少且较为集中,通常表现在政治性选举、重大公共事务的决定及政治监督等方面。然而,在网络政治参与中境况就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沉入现实,我们便会发现,网络政治参与行为的主题具有较强的偶发性和不可预知性,实质上谁都不能准确地预测网民究竟会因为哪个政治问题而进行政治参与。因此,同传统政治参与相比,网络政治参与的触发点显得更为复杂多变甚至是随性。可以说,无论是国际性的大事件,还是局部地区的社会问题,无论是环境污染、土地沙化、沙尘暴、恐怖主义、艾滋病、克隆技术、同性恋等社会问题,还是某一个人的遭遇,都可以引起网民的关注。有时候,一件极小的事件,也会触动网民参与政治的神经,进而引发广泛的政治参与行动。例如,2006年,一名女子虐杀一只猫的视频在网上公开后,在短时间内便引发了网民的广泛批评和抨击,进而引发了对人性和动物权益问题的大讨论,甚至一些全国人大代表也参与讨论并提出了加快制定动物保护法和动物福利的提案。而在传统政治参与环境中,基本不可能发生类似情况。

  行为特性的比较

  政治参与不是一种愿望,而是一种实实在在的行动。任何主体,不论有多迫切的愿望,只要没有付诸行动,就不能算做政治参与行为。同样,虽然参与主体主观上没有参与政治的愿望,但是在某种压力的“逼迫”下,不得不采取行动介入政治生活,其行为同样能够构成政治参与。有鉴于此,我们在比较传统政治参与同网络政治参与的时候,参与主体的行为特性势必成为比较向度之一。那么,进一步说来,这两者的具体差异何在呢?归纳起来,大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行为的代表性差异。即在传统的政治参与方式中,尽管许多国家的法律都明确规定参与政治生活是每一个公民的权利,但受时间、空间、人口、地域、制度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实践中并不是所有的社会成员都愿意或者都能够在每一个政治领域内直接行使参政权。很多时候,他们只能通过授权的形式将其权利委托给一部分人,由这部分人来代表他们参与政治。因此,传统政治参与既有直接参与的部分,又有间接参与的部分。然而,在网络政治参与中,由于网络具有强大的容纳性,且对所有人皆实行开放政策,只要具备网络操作的愿望、能力及条件,任何人的政治参与行为都不会被网络所拒绝。所以,在网络政治参与中,人们不需要某个或某些网民来代表自己,网民也没有得到任何人的授权。可以说,网民的网络政治参与行为是一种直接式的参与,很少有间接参与部分。

  第二,行为的主动性及发生方式差异。对于前者,笔者认为,在传统的政治参与行为中,由于经济发展、社会地位、政治制度、政治心理及社会机会等方面因素的影响,人们在进行政治参与的时候,内心并不一定具有主动性。实质上,除了一部分政治参与者主动介入政治以外,还有为数不少的人以一种被动的姿态参与政治,他们不理解或不明确自己的行为意图,也不知道政治参与行为的严肃性和重要性,其参与政治主要是他人引导、劝说甚至是威胁、命令的结果。然而,在网络政治的政治参与行为中,这类被动型的政治参与行为却很少见。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大概是因为现阶段的网络政治参与还主要停留在民情民意的收集和反映阶段,许多制度化的政治参与形式还没有移植到网络环境中。而这些所谓的以反映民情为主要内容的网络政治参与是一种选择性极强的政治参与方式,即网民可以选择参与也可以选择不参与,且不会因此而受到责罚。从这个角度上来看,对于网民而言,是不存在因为压力而不得不进行网络政治参与的可能的。因此,同传统的政治参与相比,网络政治参与可以说是一种主动式的参与;对于后者,笔者认为由于网络政治参与是以网络为载体和发生介质的政治参与行为,因此它的发生必然性地离不开网络空间。脱离了网络空间,包括网络政治结社、政治博客、电子邮件等在内的一切网络政治参与行为都将消失。然而,传统的政治参与行为则不需要网络的介入。没有网络,人们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实现着自己参与政治的权利。

  第三,行为的规范性差异。在现代绝大多数的民主国家,政治参与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不管是法律的形成、政治领袖的产生还是重大的政治改革,又或者是对政治系统的监督,笔耕文化推荐期刊,都需要民众的广泛参与。



本文编号:51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suanjikexuelunwen/51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6ab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