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可靠分布式容错计算机架构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高可靠分布式容错计算机架构的研究
【摘要】:新一代飞机平台对操作性能、安全和可靠性、综合保障能力等特性提出了新的要求,飞机管理计算机作为飞机平台的安全关键部件,其系统结构、容错技术等需要适应不断变化的微电子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适应上述发展趋势,国外尝试将各项先进技术应用于新一代飞机平台,使飞机具有先进飞行控制系统的功能和品质,实现从传统单一飞行控制系统发展成为包括了集飞行控制、推力控制、公共设备管理等功能一体的飞机飞行平台控制、监测、配置系统,最终形成了综合飞行器管理系统;作者在吸取国外先进系统构架的基础上,对系统体系结构、实时调度算法和容错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基于高可靠分布式构架的容错计算机的设计思路,并对TTE总线的选用进行了分析论证,重点描述了成员一致性保证和余度同步等关键技术;该容错计算机系统实现了基于TTE网络的分布式容错技术,研制的原理样机验证系统具有分散安装、可靠性高、扩展性好、维修成本低、健壮、安全等诸多优点。
【作者单位】: 中国航空计算技术研究所;
【关键词】: 分布式 容错 同步 TTE总线
【分类号】:V247;TP338.8
【正文快照】: Keywrds:distributed;fault tolerance;synchronization;TTE bus0引言随着系统信息处理技术、数字控制技术、飞行控制技术和功能需求等多方面快速发展,传统集中式计算机系统的全总线化结构[1]逐渐暴露出以下问题:1)没有物理统一的网络、CCDL通信网络与外部通信网络隔离;2)总线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德芳;;飞行控制系统规范发展刍议[J];航空标准化与质量;2006年04期
2 李红增;张玉琢;;可重构飞行控制系统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7年16期
3 刘小雄;章卫国;侯明善;李广文;;《飞行控制系统》课程实践教学探索[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8年04期
4 姜玉红;周胜明;吴文海;;国家精品课程《飞行控制系统》建设改革中的几点思考[J];科技信息;2009年17期
5 薛艳;杨军;李丽娜;;预定增益理论在导弹飞行控制系统中的应用[J];火力与指挥控制;2009年09期
6 田力伟;舒振杰;;飞机飞行控制系统通用规范中的验证方法浅析[J];航空标准化与质量;2011年02期
7 田力伟;舒振杰;;人工飞行控制系统的设计要求浅析[J];航空标准化与质量;2012年05期
8 崔亚君;祝华远;李艳丽;;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的飞行控制系统故障原因分析[J];四川兵工学报;2013年05期
9 尚华,王海军;飞行控制系统信号模拟器的设计[J];测控技术;2001年04期
10 谢振华,吴文海,孙所义,耿昌茂;一种新型多型飞机飞行控制系统综合训练模拟器[J];系统仿真学报;200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湛强;;主动控制飞机机载飞行控制系统及其发展[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2 赵长辉;王琦;王猛;金生;;豪客800XP中型喷气公务机飞行控制系统浅析[A];第二届民用飞机制造技术及装备高层论坛资料汇编(论文集)[C];2010年
3 ;飞行控制系统专业发展[A];航空科学技术学科发展报告(2006-2007)[C];2007年
4 张汝麟;;仿真技术在飞行控制系统开发中的应用[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5 付泱;赵民;严涛;;飞行仿真技术在飞行控制系统研制中的应用[A];探索创新交流--中国航空学会青年科技论坛文集[C];2004年
6 张勇;;飞行控制系统中的非线性环节[A];中国航空学会控制与应用第十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张勇;;飞行控制系统中的非线性[A];探索 创新 交流——第三届中国航空学会青年科技论坛文集(第三集)[C];2008年
8 陈丽容;姜湘岗;;飞行控制系统仿真建模中的计算精度分析[A];'2003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9 牛闯;周游;;飞机飞行控制系统故障问题研究[A];面向航空试验测试技术——2013年航空试验测试技术峰会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10 李振水;;大型运输机飞行控制系统顶层设计的几点考虑[A];大型飞机关键技术高层论坛暨中国航空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刘志君;基于进化算法的飞控系统性能指标分配方法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15年
2 刘小雄;飞行控制系统故障隔离与自适应重构技术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3 苏浩秦;具有自修复功能的推力矢量飞机间接适应飞行控制系统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4年
4 陈谋;不确定非线性综合火力/飞行/推进系统鲁棒控制方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4年
5 李中健;大包线飞行控制系统鲁棒设计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0年
6 程雪梅;先进无人机控制策略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翁新武;基于S0PC的微型无人机飞行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D];长春工业大学;2015年
2 杨浩;基于嵌入式Linux实时控制的四轴飞行器设计与实现[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3 翟小花;余度飞行控制系统低成本方案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5年
4 林靖宇;二进网络在飞行控制系统中的应用[D];清华大学;2005年
5 薛安国;小型无人驾驶飞机飞行控制系统原理及设计[D];郑州大学;2005年
6 韩旭;小型无人机鲁棒飞行控制系统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7年
7 刘伟;高生存力飞行控制系统的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3年
8 吕佳;轻小型无人飞行器飞行控制系统研究与设计[D];沈阳航空航天大学;2015年
9 胡剑华;基于ARM-Linux实时嵌入式飞行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10 张睿;微型飞行器飞行控制系统硬件及软件开发平台设计[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5541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suanjikexuelunwen/5541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