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2007年硕士论文
本文关键词:基于国产CPU(SPARCV8)的星载计算机技术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 2007年
基于国产CPU(SPARCV8)的星载计算机技术研究
谢浩
【摘要】: 由于我国信息技术产业与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国内星载计算机CPU依赖国外进口,我国的航天计算机技术相对比较落后。随着航天工程复杂性的提高,对航天计算机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 研究和开发基于国产CPU的星载计算机对于我国航天技术独立自主的发展,摆脱技术上受制于人的困境具有重要意义。 SPARC (Scalable Processor Architecture),诞生于SUN Microsystems实验室公司,它是加州大学伯克利的研究人员在RISC技术上研究发展起来的。SPARC V8体系结构的CPU在航天领域获得了广泛应用。国产SPARC V8 CPU研制才刚刚起步,技术成熟还需时日。要想在空间领域得到应用,则需要更长的时间。基于此,本文利用国产某产品设计一个小的嵌入式系统,为其在航天工程中应用做了有益探索。 本文采用的SPARC V8是国内自主研制的高性能CPU,处理能力可以达到80MIPS,是目前国产的可用于航天工程中处理能力最高的CPU之一。 本文认真深入调研了当前国内外星载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国内外的发展趋势和前景;跟踪当前国际先进的计算机设计理念,研制出一种于满足我国航天工程需要的高性能计算机小系统原理样机。对星载计算机研制过程的设计思路、技术难点和解决方案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仔细讨论了每个模块的设计思路、原理设计方法、PCB设计要领,分析总结了硬件调试和软件调试策略方法、V8语言设计方法、底层初始化程序和GDB串口调试过程,并测试比较了CPU在不同频率时的功耗和性能。文章还调研了支持SPARC V8的几种嵌入式操作系统,分析比较了其优劣和应用前景。最后,给出了本系统的最佳选择。 本文分析研究了当前国内外先进的星载计算机技术,结合实际情况,意在研制满足我国未来航天工程需要的星载计算机。本设计经过完善后,可直接用于航天工程,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V446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迟青爽;基于RTEMS多核嵌入式系统安全性及引导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2 万毓西;嵌入式系统抗缓冲区溢出攻击的硬件防御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赵起迪;基于leon3处理器的存储器监控模块设计[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李利军;星载双机热备份计算机系统设计[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李飞 ,王岩飞;实时操作系统在星载计算机中的应用[J];电子技术应用;2004年10期
2 李飞;几种源码开放的实时操作系统的比较[J];电子世界;2003年10期
3 宋延昭;嵌入式操作系统介绍及选型原则[J];工业控制计算机;2005年07期
4 安军社,李扬,刘艳秋,张健,周盛雨,孙辉先,何华灿;一种高性能、高可靠、可重构计算机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工程;2004年19期
5 姜秀杰,孙辉先,王志华,张利;商用器件的空间应用需求、现状及发展前景[J];空间科学学报;2005年01期
6 时晨,于伦政;基于SPARC结构的RISC系统设计技术[J];微电子学与计算机;2002年1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连国;基于国产高性能CPU的星载计算机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2006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步中;张曦煌;王庆磊;;基于嵌入式Linux的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J];安防科技;2009年06期
2 张清;何金伟;彭成海;;人工影响天气无线信息终端系统设计[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4期
3 张清;何金伟;魏旭辉;;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决策指挥系统解决方案[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5期
4 宋承杰;;关于数字键控频率切换的探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7期
5 侯明;张学云;潘毅;;基于嵌入式WEB的机电设备传感器监控系统研究[J];办公自动化;2008年10期
6 李鹏飞;;高速PCB设计技术[J];船电技术;2010年05期
7 黄培镇;王忠仁;李胜坤;;基于GUN工具的嵌入式软件编译体系的设计与实现[J];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8 沈林;;Windows CE6.0的新特性分析和应用前景[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6期
9 于林韬;8051 VHDL设计及FPGA实现[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10 练马林;谢代华;何长江;;基于GE863_GPS监控终端GPS-U1的设计[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郭显;白凤娥;;基于SmartARM2200的μClinux移植[A];AECC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戴洁;孟利民;郑国惠;;基于嵌入式Linux的无线视频采集与显示系统[A];2006北京地区高校研究生学术交流会——通信与信息技术会议论文集(下)[C];2006年
3 黄庆彩;高文华;李东红;;EDA课程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总结[A];2007年全国高等学校电子技术研究会论文集[C];2007年
4 杨照辉;张菁;梁宝娟;;基于TOPSwitch-GX开关电源的设计[A];2007年全国高等学校电子技术研究会论文集[C];2007年
5 史晓东;张其善;;基于龙珠MX1处理器的嵌入式图像采集系统设计[A];全国第一届嵌入式技术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6 冯祎;王景中;;μC/OS-Ⅱ在车辆自动转向系统中的应用研究[A];2007通信理论与技术新发展——第十二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7年
7 陈鼐;于盛林;;基于ARM的LCD模块接口设计及MiniGUI实现[A];2007'中国仪器仪表与测控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一)[C];2007年
8 尹睿涵;韩延义;徐帅;李岳;;基于FPGA的圆柱体停车场控制算法设计[A];2013年中国智能自动化学术会议论文集(第四分册)[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涛;探空火箭仿真及协同设计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2011年
2 周盛雨;基于FPGA的动态部分重构系统实现[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2007年
3 辛明瑞;面向空间应用的容错RISC处理器体系结构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4 王金海;光电集成加速度地震检波器信号处理理论分析及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5 王雷;无刷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6 周庆瑞;IEEE1394链路层控制芯片IP核的开发及IEEE1394总线可靠性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2008年
7 向祖权;大尺寸LCD图像引擎的关键算法与前端设计[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8 张起勋;面向温室补光的太阳自动跟踪系统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9 康剑斌;只读磁盘-磁带库系统研究与实现[D];清华大学;2009年
10 侯晓鹏;木材干燥智能控制系统的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颀;碘化锌溶液浓缩装置的设计[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2 王朋涛;嵌入式系统在粮情监测中的应用[D];郑州大学;2010年
3 曹营;嵌入式系统任务调度机制的研究与实现[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4 白风;基于数据压缩处理算法的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的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5 金余义;基于ARM和嵌入式Linux船舶气象仪的数据采集处理系统的开发[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耿佳;汽车轮胎安全智能监测系统的研究和实现[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7 郑阳;基于华P语言的PLC核研究与设计[D];沈阳理工大学;2010年
8 裴晓光;牛奶成分快速检测技术研究与系统设计[D];沈阳理工大学;2010年
9 崔晓英;基于FPGA的硬件实时操作系统设计[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10 杨鑫;基于ARM-Linux 的视频监控系统设计及视频无线网络传输[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新升,孙汉旭,徐国栋,同志宏;基于ARM处理器的星载计算机系统研究[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2 刘飞飞;杨森;;基于缓冲区溢出的网络渗透技术的研究[J];电脑开发与应用;2011年01期
3 俞晓鸿;陆瑶;;基于Linux地址空间随机化的缓冲区溢出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年01期
4 李波;;一种新的BootLoader启动引导方式研究[J];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2008年07期
5 赵丽莎;罗胜钦;;SOC技术及系统级低功耗设计[J];电子与封装;2008年09期
6 徐欣锋;;基于LEON3处理器和Speed协处理器的复杂SoC设计实现[J];电子产品世界;2009年05期
7 蔺聪;黑霞丽;;基于动态口令的电子商务身份认证技术[J];计算机安全;2008年05期
8 周宇;;基于调用栈完整性的缓冲区溢出检测方法[J];计算机安全;2010年03期
9 林志强;王逸;茅兵;谢立;;SafeBird:一种动态和透明的运行时缓冲区溢出防御工具集[J];电子学报;2007年05期
10 李飞;几种源码开放的实时操作系统的比较[J];电子世界;2003年10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陈宇;高可靠容错实时系统的支撑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1年
2 王平;嵌入式计算机控制系统容错策略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2004年
3 任小西;基于可重构计算的高可靠星载计算机体系结构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4 夏一民;缓冲区溢出漏洞的静态检测方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琳峰;容错加固计算机的设计与实现[D];天津大学;2003年
2 刘光辉;星载并行计算机体系结构的研究与实现[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5年
3 徐美荣;基于实时操作系统的多机冗余、容错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4 张锦;三余度飞控计算机系统软件的研究与设计[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5 王连国;基于国产高性能CPU的星载计算机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2006年
6 赵恒;星载并行计算机硬件系统可靠性设计与分析[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5年
7 姚蔚华;分布式容错计算机余度管理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06年
8 冯磊;SPARC结构与实时内核移植[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电子学研究所);2006年
9 史文路;双机热备份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南京工业大学;2006年
10 彭章超;基于Leon3处理器SoC低功耗设计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飞 ,王岩飞;实时操作系统在星载计算机中的应用[J];电子技术应用;2004年10期
2 宋延昭;嵌入式操作系统介绍及选型原则[J];工业控制计算机;2005年07期
3 华更新,王国良,郭树玲;星载计算机抗辐射加固技术[J];航天控制;2003年01期
4 杨孟飞,郭树玲,孙增圻;航天器控制应用的星载计算机技术[J];航天控制;2005年02期
5 向琳,曲峰,崔刚,杨孝宗;小卫星星务计算机的容错体系结构设计[J];航天控制;2005年02期
6 乔从连;Vx Works系统的BSP概念及启动过程[J];舰船电子对抗;2005年01期
7 倪蓥,蔡杰,李莹;基于GCC的嵌入式系统开发环境构造[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4年32期
8 单惠平,杨树元;基于PowerPC主机处理器的单板计算机设计开发[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5年20期
9 王永恒,廖明宏;小卫星星载操作系统内核的设计[J];计算机工程;2002年11期
10 姜秀杰,孙辉先,王志华,张利;商用器件的空间应用需求、现状及发展前景[J];空间科学学报;2005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饶国宝;;NASA星载计算机标准化进展概况[J];国际太空;1982年05期
2 王长龙,沈石岑,张传军;星载设备抗单粒子效应的设计技术初探[J];航天控制;1995年03期
3 李飞 ,王岩飞;实时操作系统在星载计算机中的应用[J];电子技术应用;2004年10期
4 张小林;姜大力;李华旺;杨根庆;;片上逻辑分析仪的设计[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08年03期
5 王新升;黄振远;梁斌;;一种基于VxWorks的星载计算机软件故障注入方法研究[J];航天控制;2010年05期
6 潘永钿;;星载计算机最新技术介绍[J];航天控制;1985年04期
7 龚德荣;;一种卫星上的容错数字控制计算机[J];航天控制;1989年04期
8 谭维炽,邢贵亮;星载数据系统的结构[J];中国空间科学技术;1997年03期
9 朱新忠,卫新国,陈明清;新一代并行处理星载计算机技术研究[J];上海航天;2004年01期
10 陈琳琦;赵敏;;基于VxWorks的星载机BSP研究[J];仪器仪表用户;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春柱;朱庄生;孙科;;微小卫星星载计算机容错机制设计与分析[A];中国宇航学会深空探测技术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冯彦君;华更新;杨桦;周新发;范立明;;国外星载容错计算机技术及最新进展(综述)[A];全国第十二届空间及运动体控制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3 张波涛;刘衡竹;;Java虚拟机在星载计算机系统中的应用[A];第二届中国航空学会青年科技论坛文集[C];2006年
4 朱俊;唐玉华;;一种改进的基于星载计算机的卫星ATM链路时延模型[A];计算机技术与应用进展·2007——全国第18届计算机技术与应用(CACIS)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5 谢浩;张健;;星载SPARC V8嵌入式系统设计[A];2007'中国仪器仪表与测控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二)[C];2007年
6 赵懿;朱庄生;李红;;微小卫星星载计算机通信模块设计开发[A];中国宇航学会深空探测技术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贾文涛;张春元;付剑;罗磊;;一种高可靠双机温备星载计算机的设计与实现[A];第六届中国测试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8 张毅;姜晶菲;;星载计算机寄存器保护机制研究[A];第十五届计算机工程与工艺年会暨第一届微处理器技术论坛论文集(A辑)[C];2011年
9 赵小鲂;韩潮;;基于SSUKF的星座自主定轨算法分析[A];第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电子文集[C];2011年
10 欧阳滨;全伟;;基于ARM的微纳卫星集成定姿系统设计与实现[A];中国宇航学会深空探测技术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卫星总设计师 孟执中;[N];中国航天报;2001年
2 新闻中心;[N];新清华;2004年
3 记者 胡群芳;[N];中国航天报;2004年
4 游本凤;[N];中国航天报;2008年
5 通讯员 苏雷 YMG记者 林靖凯 郑野军;[N];烟台日报;2010年
6 刘冰 郭树林 记者 于莘明;[N];科技日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源;可重构星载计算机体系结构与容错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2 田贺祥;微小卫星综合电子系统及其关键技术研究[D];清华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申奥;高可靠并行星载计算机软件容错技术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2 夏康;高可靠并行星载计算机硬件容错技术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3 郭碧洲;基于软件表决的三模冗余星载计算机体系结构研究与设计[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4 刘茵竺;面向星载计算机的检查点容错技术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5 王连国;基于国产高性能CPU的星载计算机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2006年
6 谢浩;基于国产CPU(SPARCV8)的星载计算机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2007年
7 凌幸华;基于TSC695F的高可靠星载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实现[D];复旦大学;2009年
8 石晶;分布式系统的故障注入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9 王霆;星载并行计算机系统容错设计与分析[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10 李毅;星载计算机COTS技术下抗SEL辐射效应研究与实现[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国产CPU(SPARCV8)的星载计算机技术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893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suanjikexuelunwen/893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