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美学题库_音乐学三大美学著作_《西北大学》2010年硕士论文
本文关键词:计算机音乐的美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西北大学》 2010年
计算机音乐的美学研究
李雨佳
【摘要】: 本于心而发于情的音乐,原本就是一种具有原初生命体验意味的抒情达意语言。然而当这种人类较早的艺术形式与素有“万能技术”之称的现代计算机相遇时,其历史与现实的命运就需重新思考。在以计算机为核心技术的数字技术-艺术时代,“人声歌唱,器乐交响”的传统音乐形式逐渐式微,代之而起的是人机一体化的技术-艺术创作。这种变化不仅仅是音乐艺术形式的简单变革,更重要的是其对传统音乐艺术理念的解构和对人们艺术欣赏方式的重构——经典音乐艺术所刻意强调提升的人之主体性及其内心反思、内省、体验,一转而为计算机音乐艺术的机器“主体性”与“人-机”互动交流——计算机音乐由此成为体现当代人类生存-生活方式变迁的一种重要参照,并具体而微地以艺术化的方式与人类的生存改善与价值迁延关联起来。 基于上述认识,论文的基本研究思路就是:以计算机音乐艺术本体为切入点,以美学与审美文化学基本理论为阐释框架,通过对计算机音乐艺术所涉及的基本美学问题的分析,厘清其区别于传统音乐的基本美学特征,分析其审美创作主体、审美创作客体及审美欣赏等审美要素,揭示出计算机音乐的基本美学内涵;最后,将运用由法兰克福学派所开创的大众文化研究基本方法,对计算机音乐艺术所蕴含的美学民主化契机及其潜藏的艺术风险进行观照,从而为计算机音乐的健康发展提供一种可能思路。 论文由此分为以下五个部分: 第一章:绪论。主要分析了计算机音乐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确定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分析此项研究可能具有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第二章:计算机音乐的产生背景。主要分析了计算机音乐及其相关概念,重点分析了促使计算机音乐诞生的三大因素,即:后现代主义哲学与审美文化思潮、电子信息技术、音乐艺术形式自身革新。 第三章:计算机音乐的美学分析。主要将计算机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审美形式,分析了其所体现的多元性与平等性、大众性与娱乐性的美学精神,并对计算机音乐的声音属性、构成要素和组织形式等基本美学要素进行了分析。 第四章:计算机音乐的美学思考。主要运用当代大众审美文化理论,特别是法兰克福学派的相关文化研究理论,分析了计算机音乐这一新兴的艺术形式的出现,对音乐艺术及人自身可能产生的双重影响。重点分析了计算机音乐对审美创作主体的解放与规训化,对审美欣赏者的艺术化生存与异化生存,以及对计算机音乐自身发展的二元悖谬等复杂影响。 最后,在“结语”部分,论文提出要辩证地分析并评价计算机音乐的出现对音乐艺术及人自身的影响,认为利用审美批判的方法,可以使计算机音乐有助于人之生存质量的提升改善,益于音乐艺术自身的发展。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J601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海燕;;浅议计算机技术对音乐实践活动的影响[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1年10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铁卫;让多声道环绕声系统走进高校艺术类多媒体教学课堂的可行性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范宏;电影音乐的功能、历史与分析[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3 高杰;论基于苹果iOS便携设备的音频应用创新[D];南京艺术学院;2013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金海;;数字艺术与审美经验方式的转变[J];电影评介;2007年03期
2 刘桂荣;谷鹏飞;;数字艺术中的美学问题探究[J];河北学刊;2008年06期
3 宋瑾;究竟什么是音乐的后现代主义[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4 郝近瑶;;对于西方先锋派音乐不确定性特征的几点美学思考[J];人民音乐;2007年07期
5 徐玺宝;;唱响时代的互动音乐——评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变阵2007》音乐会[J];人民音乐;2008年05期
6 陈辉;任志宏;;基于后现代文化视角的音乐美学学理审思[J];人民音乐;2009年07期
7 陶辛;计算机音乐思维研究[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8 傅守祥;;数字艺术:技术与人文的博弈[J];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03期
9 傅守祥;;大众文化的世俗化崛起与审美化生存[J];艺术百家;2008年05期
10 冯毅;;音乐的革命:从电子音乐到数字音乐[J];艺术评论;2008年10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春元;;《聊斋志异》中仙人小说的喜剧色彩[J];蒲松龄研究;2012年01期
2 郝春燕;;生活审美化时代的艺术危机[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3 蒋君兰;;从明心见性的参悟看佛禅思维方式的美学意蕴[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4 周雪;;论俄罗斯歌曲《黑眼睛》的呼吸运用及情感表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S1期
5 郑岁黎;胡晓红;;浅析象罔是意象而非意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6 李立平;;探索音乐艺术的美学特征[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1期
7 骆醒妹;;浅谈湘西苗族吊脚楼审美[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4期
8 董龙昌;;苏格拉底“美在效用说”新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1期
9 李路;;杂谷脑河下游羌族聚落选址探讨[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8年01期
10 张翀;;文化产业促进立法三题[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顾晓伟;;历史学的中庸之道:融通“历史解释”与“历史表现”的尝试——重思“亨佩尔-德雷论战”的现代意义[A];第八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2 张瑜;;废瓷片介入环境艺术的审美价值[A];第九届全国陶瓷艺术设计创新评比暨首届中国陶瓷艺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3 由翠青;马丁民;;现代高温色釉装饰的写意性[A];第九届全国陶瓷艺术设计创新评比暨首届中国陶瓷艺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4 张舒;;从加缪的《局外人》看理性对人的禁锢与异化作用[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刘阳;;隐私话语的诞生与大众传媒业——一种知识考古学的路径[A];中国传媒大学第五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郑恩兵;;文学世界性与民族性的内质即二者之关系[A];创新·发展·和谐——河北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8年
7 刘淑梅;李淑云;;论哈罗德·拉斯韦尔“五W”传播模式视野下的托马斯·阿奎那美学思想[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刘月岭;;康德意志自由的三重境界[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9 陈博;;经典、经典化与经典的危机[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10 任岩;;甘肃安多藏族民居装饰图纹的构成形式[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十一辑(2011年中国建筑史学学术年会论文集-兰州理工大学学报第37卷)[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凯波;屈骚评论与汉代文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杨道宇;课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苏勇;解构批评:形态与价值[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武克勤;英伽登文学本体论思想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6 刘宝春;南朝东海徐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韩艳玲;可能性构造空间理论与计算机作曲思维模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8 刘义;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研究:概念、历史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9 张海斌;转型社会中的乡村自治与法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谷颖;满族萨满神话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白雪;《中国民间小戏与西方音乐剧比较研究》用黄梅戏《天仙配》和音乐剧《猫》为例分析[D];河北大学;2009年
2 杨慧;冀北地区“漫瀚调”演唱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3 闻婧;古代青铜器纹饰与传统建筑彩画纹饰的语义探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4 邹迎双;反思图像在中国当代油画创作中的应用[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杨婧;从西方绘画中的“丰满”女性形象看艺术夸张[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于树军;50至70年代合作化小说情爱叙事分析[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7 李艳龙;高考语文全国卷古代诗歌鉴赏试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8 杨国;试论倪瓒“聊以自娱”的绘画美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9 石实;隐秘的参与[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10 于海霞;主体间性视域下高校德育主体间矛盾的消解[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国强;数字化技术在电影录音工艺中的发展及应用[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1999年02期
2 谷毅;对电影音乐饱满度的理解[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3 黄英侠;王红霞;王婧雅;;无声电影向有声电影过渡时期状况研究[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4 洪颖;;论电子音乐在新媒体艺术中的表现特征[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0年04期
5 劳伦斯·戈尔德斯坦 ,杰·考斯曼 ,周传基;电影的时空结构[J];当代电影;1984年02期
6 F.E.斯巴肖特 ,周传基;基础电影美学[J];当代电影;1988年04期
7 翟建农;什么是电影音乐——关于电影音乐基本理论问题的思辩[J];当代电影;1990年05期
8 克劳迪娅·戈尔卜曼,王野;关于电影音乐的叙事学观点[J];当代电影;1993年05期
9 贾培源;电影音乐美学漫论[J];当代电影;1996年05期
10 林丽;电影音乐的美学特征及其多元化创作[J];当代文坛;2004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岳晓英;论中国电影的离合型叙事结构[D];复旦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陆文丽;论电影接受中的黑屋子效应[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2 刘媛媛;叙事性声音与非叙事性声音的模糊区域[D];中央音乐学院;2010年
3 王婷;基于iOS平台的乐音识别关键技术研究与设计[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瑾;后现代主义及其相关音乐[J];福建艺术;2000年06期
2 安燕;“新世俗神话”与“泛审美”[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3 宋瑾;世纪末反思——关于音乐的民族性[J];民族艺术;1998年01期
4 蔡仲德;出路在于“向西方乞灵”——关于中国音乐出路的人本主义思考[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及表演版);2001年01期
5 郑苏;质疑“中国音乐”、“西方音乐”——对二十世纪中国音乐思想两个最基本概念的再思考[J];人民音乐;2001年01期
6 宋瑾;后现代音乐:焚烧与灰烬[J];上海艺术家;1997年Z1期
7 刘桂荣;闫树涛;;视觉素养的哲学文化根基[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8 康震,符均;新文化格局与经典的命运[J];苏州大学学报;1999年04期
9 南帆;启蒙与操纵[J];文学评论;2001年01期
10 孟建;视觉文化传播:对一种文化形态和传播理念的诠释[J];现代传播;2002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陶辛;计算机音乐思维研究[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2 冯广映;计算机声音系统的发展及其对专业音乐的影响[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7年01期
3 付晓东;计算机音乐的历史与审美特征(下)[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4 庄曜;计算机音乐通用信息数据分析[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及表演版);2000年02期
5 庄曜;计算机音乐制作课程建设的几步建议[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及表演版);2002年01期
6 黄志鹏;;我国电子音乐相关学科与专业发展回顾及展望(上)[J];音乐研究;2008年02期
7 韩杰;;民乐音源的开发在计算机音乐中的现实意义[J];乐器;2009年02期
8 缪龙杰;;计算机音乐与电脑演奏家[J];乐器;1981年01期
9 杨帆;;浅析计算机音乐中乐音的性质及其对创作活动的影响[J];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10 徐德雷;;实践中的计算机音乐表现力体现浅析[J];音乐探索;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本报记者 刁艳;[N];音乐周报;2001年
2 好心情工作站;[N];大众科技报;2000年
3 李迪;[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
4 匈教文;[N];中国教育报;2001年
5 张弛 编译;[N];音乐周报;2003年
6 于祥国;[N];音乐周报;2004年
7 ;[N];科技日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思军;中国电子音乐作品中的东方语境[D];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
2 黄志鹏;我国音乐科技学科建设的理论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3 周佼佼;电子音乐作品的“分层解读法”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0年
4 秦诗乐;虚拟管弦乐的技术实现与审美嬗变[D];上海音乐学院;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雨佳;计算机音乐的美学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2 刘传波;我国高校计算机音乐专业的发展及教学现状的思考[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孙浩;计算机音乐编程的基本类型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2年
4 郑娟;基于多媒体技术的艺术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1年
5 庄雨;人本主义教育理念下高校计算机音乐教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纪迎龙;新媒体环境下计算机音乐制作技术的应用与发展[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赵晓雨;声音集合的定义及延伸[D];中央音乐学院;2012年
8 王春明;关于计算机音乐制作课程教学的思考[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9 荣隽;计算机音乐音频制作中的虚拟声场效果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4年
10 张晨;创作理念的确立与技术平台的确立[D];中央音乐学院;2010年
本文关键词:计算机音乐的美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916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suanjikexuelunwen/916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