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振动体惯性往复反共振振动筛的动力学参数研究与应用
发布时间:2017-10-19 11:03
本文关键词:双振动体惯性往复反共振振动筛的动力学参数研究与应用
更多相关文章: 双振动体惯性往复反共振振动筛 反共振理论 动力学参数 虚拟样机
【摘要】:惯性往复直线振动筛以工作平稳、耗能小、清理效果好、振动体的振动方向角及振幅可根据实际生产需要进行调节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粮油食品、石油、化工、矿山等领域,用来完成颗粒物料的分级、清理等作业。目前的惯性往复直线振动筛采用双振动电机进行激振,振动电机均安装在振动体筛箱上,这不仅导致了参振质量和激振力的增加,而且使振动电机的寿命有所减小。除此之外筛箱的侧板也容易产生破损,振动噪声也较大,这对生产人员的健康不利等。 针对惯性往复直线振动筛的上述问题,首先,本文从目前的研究背景及现状出发,以反共振理论为理论基础,提出双振动体惯性往复反共振振动筛的设计思想、目的以及意义。其次,建立双振动体惯性往复反共振振动筛的力学模型;根据其力学模型,列出铅垂方向上的动力学方程。之后,采用复数法求解稳态下的双振动体惯性往复反共振振动筛的动力学方程,得到它的稳态响应。根据稳态响应的方程式,绘制出了它的幅频响应特性曲线,分析了各个动力学参数对稳态响应的影响,得到了双振动体惯性往复反共振振动筛机构的主要动力学参数值,即上振动体支撑弹簧的刚度和下振动体支撑弹簧的支撑刚度。最后,建立双振动体惯性往复反共振振动筛机构的虚拟样机模型,得到了上、下振动体的振动位移、速度、加速度以及上、下支撑弹簧的变形及受力曲线图等信息,从而验证了反共振理论在本设计中的可行性以及所选动力学参数的正确性。
【关键词】:双振动体惯性往复反共振振动筛 反共振理论 动力学参数 虚拟样机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TH237.6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第一章 绪论10-18
- 1.1 引言10
- 1.2 惯性往复振动机械简介10-12
- 1.3 惯性往复直线振动机械的研究现状12-15
- 1.3.1 惯性往复振动机械工艺过程的理论研究12-13
- 1.3.2 惯性往复振动机械机构动力学研究13-15
- 1.3.2.1 力学模型研究13-14
- 1.3.2.2 激振力的设计研究14-15
- 1.4 反共振理论的应用与发展15-17
- 1.4.1 反共振理论的发展15-16
- 1.4.2 反共振理论的应用16-17
- 1.5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17
- 1.6 本章小结17-18
- 第二章 双振动体惯性往复反共振振动筛的机构动力学分析18-40
- 2.1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及设计方案18-23
- 2.1.1 反共振振动机械概述18
- 2.1.2 反共振振动机械的工作原理及特点18-22
- 2.1.3 双振动体惯性往复反共振振动筛的研究意义22-23
- 2.2 双振动体惯性往复反共振振动筛机构的设计方案23
- 2.3 双振动体惯性往复反共振振动筛的机构动力学分析23-39
- 2.3.1 无阻尼二自由度系统的自由振动23-26
- 2.3.2 无阻尼强迫振动下的动力学分析26-29
- 2.3.3 有阻尼强迫振动下的动力学分析29-39
- 2.3.3.1 力学模型的建立29-31
- 2.3.3.2 系统的动力学方程求解31-33
- 2.3.3.3 各个动力学参数对系统振动特性的影响33-39
- 2.4 本章小结39-40
- 第三章 双振动体惯性往复反共振振动筛的机构设计40-48
- 3.1 双振动体惯性往复反共振振动筛的机构动力学参数选择40-41
- 3.1.1 振动系统的动力学参数选择40-41
- 3.2 双振动体惯性往复反共振振动筛的机构设计41-44
- 3.2.1 双振动体惯性往复反共振振动筛机构的组成41-42
- 3.2.2 双振动体惯性往复反共振振动筛的机构设计42-44
- 3.3 双振动体惯性往复近共振筛的性能分析44-47
- 3.3.1 物料波动对机构振动系统幅频特性曲线的影响44-45
- 3.3.2 激振频率波动对机构振动系统幅频特性曲线的影响45-47
- 3.4 本章小结47-48
- 第四章 双振动体惯性往复反共振振动筛的虚拟样机设计与分析48-59
- 4.1 虚拟样机技术概述48
- 4.2 多刚体动力学分析软件ADAMS48-50
- 4.3 双振动体惯性往反共振振动筛的虚拟样机模型50-55
- 4.3.1 虚拟样机模型的建立50
- 4.3.2 筛箱和支撑架模型及旋转偏重块的建立50-51
- 4.3.4 ADAMS动力学仿真结果及分析51-55
- 4.4 传统惯性往复振动筛的ADAMS仿真55-58
- 4.5 本章小结58-59
- 第五章 全文总结59-61
- 5.1 研究成果59-60
- 5.2 后续研究展望60-61
- 参考文献61-65
- 致谢65-66
- 个人简历6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劲涛;刘杰;李小号;柳洪义;;反共振点位于两共振点正中间的反共振机参数选择[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2 刘杰,,孙光复;反共振振动机械的理论及应用[J];东北大学学报;1995年01期
3 赵希芳;;ADAMS中的柔性体分析研究[J];电子机械工程;2006年03期
4 李滨慧;高洪波;赵波;肖冬;;反共振振动筛的振幅稳定性控制[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5 廉振红;王永康;;惯性往复振动机械的发展现状及趋势[J];广西轻工业;2011年05期
6 黄志超;;多自由度反共振机械的模糊可靠性分析[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7 席俊杰;;虚拟样机技术的发展及应用[J];制造业自动化;2006年11期
8 徐庆善;隔振技术的进展与动态[J];机械强度;1994年01期
9 高洪波;赵波;;反共振振动筛的动力学参数分析与优化[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10 易启伟;粮食加工设备机械参数和性能测试的探讨[J];粮食与饲料工业;2004年12期
本文编号:10607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xiegongcheng/10607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