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预应力自增强厚壁圆筒研究
本文关键词:热预应力自增强厚壁圆筒研究
【摘要】:厚壁圆筒自增强处理技术的关键在于预应力。传统的自增强处理技术采用的是机械预应力方法,即在圆筒投入使用前,对其施加超过操作压力的自增强压力,使之获得残余预应力。考虑到厚壁圆筒内、外壁存在温差时,筒壁中有热应力产生,因此针对厚壁圆筒自增强问题,提出了以热应力作为预应力的自增强技术。具体研究了圆筒壁厚、温差等对热应力与总应力(热应力与操作应力的叠加)的影响、热应力与总应力的变化趋势、各种参数间的约束条件;在分析热应力与总应力特性的基础上,得出最佳设计条件,提出了基于第四强度理论的热预应力自增强厚壁圆筒的设计方法。结果表明,热预应力能有效地降低和均化厚壁圆筒的操作应力;按照所提出的设计方法,在确保圆筒安全的前提下,可使圆筒获得最大的承载能力和最小的壁厚。
【作者单位】: 湖南师范大学工程与设计学院;江西警察学院基础课部;
【基金】:湖南省教育厅重点科研资助项目(12A087)
【分类号】:TH49;TH123.4
【正文快照】: 0前言1圆筒作为一种机械结构件广泛应用于工程实际中,如压力容器、枪炮管、火箭外壳、锻模和高压管道等。弹性状态下,圆筒的应力分布不利于承受高压载荷,壁厚越大,应力分布越不均匀。改善应力分布的常用方法包括对圆筒进行自增强处理。自增强技术的关键在于引入预应力。传统的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涛,胡平;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自增强工艺的研究[J];功能材料;2001年04期
2 邓夕胜;陶春达;;自增强超高压弯管最佳超应变研究[J];石油机械;2009年08期
3 朱瑞林;朱国林;;外压自增强圆筒的设计计算方法[J];中国机械工程;2010年15期
4 钟汉通,梁棣华,许忠斌;超高压缸体自增强处理试验研究[J];压力容器;1994年05期
5 朱国林;朱瑞林;;以平均半径为塑性区半径时自增强问题的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9年04期
6 章宏令;;基于应变硬化模型的复合自增强圆筒的应力分析[J];压力容器;2010年11期
7 陶春达,战人端;泵阀箱材质自增强与疲劳强度研究[J];机械强度;2000年02期
8 章宏令;蔡翠翠;;基于应变硬化模型的复合自增强圆筒的应力分析[J];煤矿机械;2011年02期
9 袁格侠;刘宏昭;赵迎祥;魏宏波;;双层缩套厚壁筒自增强残余应力分析[J];中国机械工程;2012年11期
10 张于贤;王红;肖吉军;;基于自增强原理的超高压缸的设计研究[J];液压与气动;2008年1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于贤;超高压容器中的自增强理论的研究及应用[D];重庆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杨凤玲;自增强技术提高大尺度孔疲劳性能机理研究[D];重庆大学;2014年
2 章宏令;超高压厚壁容器中的自增强机理的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1年
3 马丽娟;超高压容器损伤自增强的应力分析[D];大庆石油学院;2008年
4 贾晶晶;超高压容器自增强损伤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6年
5 姜学艳;GYF300型超高压水晶釜筒体自增强处理有限元仿真与残余应力分析[D];内蒙古工业大学;2007年
6 韩在银;基于ANSYS对自增强厚壁圆筒的优化设计及疲劳强度计算[D];内蒙古科技大学;2012年
7 曹清华;具有承载内衬的厚壁圆筒压力容器的自增强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8 董树林;厚壁圆筒压力容器的自增强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1692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xiegongcheng/11692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