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机械论文 >

包角对中比转速泵流场及无过载性能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11-15 16:33

  本文关键词:包角对中比转速泵流场及无过载性能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中比转速 离心泵 无过载 包角


【摘要】:以D82-19-2型中比转速离心泵为研究对象,根据无过载叶轮约束公式确定叶轮设计方案,选取四种叶轮包角(150°、170°、190°和210°)开展中比转速泵流场及无过载性能的模拟研究。与实验结果相比,模拟所得扬程、效率和功率值误差不超过9%,模拟方法可行。结果表明:当叶片包角由150°增大到210°时,叶轮进口压力提高24%,低速区面积扩大至整个叶轮流道的1/3,叶片对流体的约束能力及抗汽蚀性能增强,但叶轮出口压力降低,大包角下导叶的湍流损失加剧了动能损耗;功率备用系数由1.145减小至1.025,且功率曲线出现极大值,泵的无过载特性更显著,但扬程和效率分别下降了15.4%和4.48%。研究结果为中比转速离心泵的无过载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作者单位】: 浙江工业大学;过程装备及其再制造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浙江金衢丽天然气有限公司;
【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2013BAF01B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406183)
【分类号】:TH311
【正文快照】: 0引言离心泵具有流量小、扬程高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农业灌溉、城市供水、锅炉给水、矿山等领域[1-3]。然而对于中、低比转速离心泵来说,其轴功率往往随流量增大而急剧上升,在大流量工况下易发生过载烧毁电机[4-5]。为解决过载问题,避免不必要的电力资源浪费,国内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倪永燕;袁寿其;袁建平;张金凤;;低比转速离心泵加大流量设计模型[J];排灌机械;2008年01期

2 高忠大;朱玉峰;张平;白海波;;低比转速化工离心泵改进设计[J];轻工机械;2008年03期

3 何乃英;;浅析离心泵吸入比转速对运行稳定性的影响[J];石油化工设备技术;2010年04期

4 戴正元,李龙;低比转速离心泵设计理论现状及发展[J];水泵技术;2000年02期

5 何希杰,刘家柏,杨文,颜春万,朱广奇;低比转速离心泵范围的界定[J];流体机械;2000年11期

6 文权 ,姚明贵;低比转速无过载自动排气离心泵的设计[J];东方电气评论;2002年04期

7 张佩芳,袁寿其,许建强;低比转速离心泵研究现状与发展前景[J];排灌机械;2003年06期

8 何希杰;低比转速离心泵主要参数对性能综合影响和排序[J];通用机械;2004年01期

9 程福,刘中华,张序成;一种低比转速小流量离心泵的设计[J];通用机械;2004年06期

10 杨军虎,张人会;低比转速离心泵加大系数的计算方法探讨[J];兰州理工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倪永燕;袁寿其;袁建平;潘中永;;低比转速离心泵加大流量设计优化模型[A];农业机械化与新农村建设——中国农业机械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2 付跃登;袁寿其;袁建平;;带分流叶片低比转速离心泵水力设计概述[A];农业机械化与新农村建设——中国农业机械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3 杨小林;严敬;;低比转速叶轮水力设计新方法综述[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斌;低比转速无过载排污泵优化设计及实验研究[D];江苏大学;2012年

2 朱兵;缝隙引流叶片提高低比转速离心泵性能的机理研究[D];上海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洁达;单轴双输送低比转速离心泵的设计与性能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2 赵安;低比转速离心泵的多目标优化与湍流模拟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3 徐洁;低比转速离心泵复合式叶轮内部流动的数值计算[D];甘肃工业大学;2001年

4 梁杰;超低比转速部分流泵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09年

5 胡家昕;超低比转速高速离心泵复合式叶轮内部流动及其性能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0年

6 钱晨;低比转速离心泵圆盘损失计算的探讨及内部流动特征的数值分析[D];兰州理工大学;2012年

7 冯新粮;一种低比转速离心水泵叶轮的改进设计[D];天津理工大学;2010年

8 马雷;边界层理论在低比转速离心泵叶片设计中的应用[D];兰州理工大学;2005年

9 关天乙;两类超低比转速离心泵的数值分析及优化设计[D];兰州理工大学;2014年

10 倪永燕;低比转速离心泵复合叶轮内部流场的数值计算[D];兰州理工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1904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xiegongcheng/11904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ee7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