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自由度完全解耦并联机构型综合
本文关键词:六自由度完全解耦并联机构型综合
【摘要】:通过分析解耦并联机构的输入输出特点,基于支链独立驱动原理和螺旋理论提出了6自由度(3R3T)完全解耦并联机构构型综合方法。首先,基于完全解耦并联机构的雅可比矩阵为非零对角阵的要求,利用螺旋理论构造出满足期望要求的正逆雅可比矩阵,以确定支链驱动副作用于动平台上的使动螺旋;再得到该使动螺旋对应支链上的表示驱动副的驱动螺旋和除驱动螺旋之外的其他运动螺旋系,据此可完成支链结构螺旋系的配置;最后,根据完全解耦并联机构分支组合原理,依次选取6条支链连接动定平台,得到多种3R3T完全解耦并联机构。综合的完全解耦并联机构的输出运动是由支链上独立的输入驱动提供的,且机构的正逆雅可比矩阵在运动过程中始终保持为对角阵,所以属于完全解耦并联机构,此类机构结构紧凑,控制简单,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单位】: 江南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江苏省食品先进制造装备技术重点实验室;上海交通大学机械系统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905075) 江苏省普通高校学术学位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资助项目(KYLX-1115) 机械系统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资助项目(MSV201407)
【分类号】:TH112
【正文快照】: 0引言并联机构作为一类新型机构,相对于串联机构来说,具有一些独特的优点[1-2],如承载能力高、刚度相对较强、惯性相对较小、具有较高的动态性等,其中Delta机构[3]的广泛应用更是激发了广大研究人员对并联机构的研究兴趣。并联机构的型综合,一直是机构学研究的热点,国内外有许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冯李航;张为公;龚宗洋;林国余;梁大开;;Delta系列并联机器人研究进展与现状[J];机器人;2014年03期
2 Da-Xing Zeng;Yu-Lei Hou;Wen-Juan Lu;Wei Chang;Zhen Huang;;Type Synthesis Method for the Translational Decoupled Parallel Mechanism Based on Screw Theory[J];Journal of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2014年01期
3 曾达幸;胡志涛;侯雨雷;黄真;;基于螺旋理论的两转一移解耦并联机构型综合[J];燕山大学学报;2014年01期
4 张彦斌;吴鑫;;完全解耦二移动二转动并联机构结构综合[J];农业机械学报;2013年08期
5 张帆;张丹;;基于支链驱动理论的解耦球面转动并联机构型综合[J];农业机械学报;2011年11期
6 ;Type synthesis of the rotational decoupled parallel mechanism based on screw theory[J];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2011年04期
7 宫金良;张彦斐;高峰;;并联机构的解耦特性[J];中国机械工程;2006年1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单春成;曹毅;刘凯;;基于改进的杆组邻接矩阵的平面运动链类型自动综合[J];机械传动;2016年09期
2 王强;曹毅;陈桂兰;;基于平面机构运动链的LEMs构型综合[J];现代制造工程;2016年04期
3 王英;李瑞琴;张艳岗;王利民;;多自由度运动链驱动件的自动识别[J];机械工程学报;2016年07期
4 王强;曹毅;陈桂兰;;1自由度8杆单铰LEMs构型的研究[J];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6期
5 廖明;刘安心;沈惠平;杭鲁滨;方虎生;杨廷力;;并联机构方位特征集的符号推导方法[J];农业机械学报;2016年03期
6 谢敏;杨帆;曾璇;;无向图的层次化谱分析同构判定算法[J];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2015年11期
7 罗贤海;涂雄英;;多自由度行星轮系机构拓扑表示与同构判别[J];陶瓷学报;2015年04期
8 韩建友;袁玉芹;吕翔宇;张倩倩;卢天齐;;平面多杆机构杆组自动生成方法[J];机械工程学报;2015年19期
9 廖明;刘安心;沈惠平;杭鲁滨;杨成松;杨廷力;;面向计算机辅助分析的并联机构符号描述方法[J];农业机械学报;2015年07期
10 聂建军;吴笑伟;;异形盾构变异五杆切削机构运动学分析[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5年16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文昌;梅江平;刘艺;张新;;基于激光跟踪仪的Delta并联机构运动学误差标定[J];天津大学学报;2013年03期
2 艾青林;祖顺江;胥芳;;并联机构运动学与奇异性研究进展[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12年08期
3 李菊;赵德安;沈惠平;邓嘉鸣;蒋益兴;徐伟;;多喷枪协同式喷涂五轴混联机器人设计[J];农业机械学报;2012年04期
4 王庚祥;原大宁;刘宏昭;吴现卫;;空间4-SPS/CU并联机构运动学分析[J];农业机械学报;2012年03期
5 张彦斌;王慧萍;吴鑫;;完全各向同性3自由度平面并联机构的型综合[J];光学精密工程;2012年03期
6 房立丰;刘安心;杨廷力;常兴;武光华;李永;;一平移二转动并联稳定平台拓扑结构设计[J];农业机械学报;2012年02期
7 张帆;张丹;杨建国;;RRR-UPRR-RPUR球面转动并联机构运动学分析[J];农业机械学报;2011年09期
8 曾达幸;黄真;;基于螺旋理论的转动解耦并联机构型综合[J];中国科学:技术科学;2011年05期
9 ;Type synthesis of the rotational decoupled parallel mechanism based on screw theory[J];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2011年04期
10 崔冰艳;金振林;;农业机器人新型肘关节的静力学性能分析[J];农业工程学报;2011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素玉;高速铣削加工表面质量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2 王立华;汽车螺旋锥齿轮传动耦合非线性振动研究[D];重庆大学;2003年
3 邓效忠;高重合度弧齿锥齿轮的设计理论及实验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2年
4 胡鹏浩;非均匀温度场中机械零部件热变形的理论及应用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1年
5 刘光磊;孤齿锥齿轮传动动态接触特性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亚青,刘雄伟;绳牵引并联机构的研究概况与发展趋势[J];中国机械工程;2003年09期
2 郭瑞琴;;并联机构运动分岔与稳定性分析[J];机械传动;2008年02期
3 ;第三届并联机构的关键问题与未来发展方向国际会议征文通知[J];机械工程学报;2013年14期
4 ;第三届并联机构的关键问题与未来发展方向国际会议征文通知[J];机械工程学报;2013年16期
5 ;第三届并联机构的关键问题与未来发展方向国际会议征文通知[J];机械工程学报;2013年18期
6 ;第三届并联机构的关键问题与未来发展方向国际会议征文通知[J];机械工程学报;2013年17期
7 邓嘉鸣;尹洪波;沈惠平;李菊;杨廷力;;基于方位特征集的两转动(0T-2R)并联机构的型综合及其应用[J];中国机械工程;2013年24期
8 李鹭扬,吴洪涛;并联机构正运动学一维搜索法[J];扬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1期
9 杨光,文福安,魏世民;用于并联机构位置正解的座标法[J];机械科学与技术;2001年03期
10 周兵,杨汝清;3自由度平动并联机构结构参数的优化[J];机械设计与研究;2002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军辉;黄玉美;高峰;;抓取机器人的并联机构刚度解析[A];制造技术自动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2 杨东超;杨向东;刘莉;陈恳;;并联机构的可驱动性研究[A];2007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张义凤;姚郁;;六自由度并联机构驱动速度性能优化设计[A];中国系统仿真学会第五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2006年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孟飞;;极限边界搜索实现的并联机构工作空间分析[A];先进制造技术论坛暨第五届制造业自动化与信息化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5 范彩霞;刘宏昭;;双驱动五自由度并联机构型综合[A];第9届中国机构与机器科学应用国际会议(CCAMMS 2011)暨中国轻工机械协会科技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董培涛;吴学忠;;平面二自由度并联机构工作空间分析的新方法[A];面向21世纪的生产工程——2001年“面向21世纪的生产工程”学术会议暨企业生产工程与产品创新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7 刘治志;罗玉峰;石志新;杨廷力;;一种平面三自由度并联机构动力学分析的序单开链法[A];第十一届全国非线性振动学术会议暨第八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荣辉;丁洪生;张同庄;;一种空间三自由度并联机构的震动力平衡[A];第十三届全国机构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9 王昕;李泽湘;;冗余驱动并联机构的运动控制分析与应用[A];第二十二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下)[C];2003年
10 宋方臻;宋波;;平面并联机构与磁悬浮控制电主轴耦合系统的瞬态响应分析[A];中国自动化学会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A卷[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毛秉毅;闭环和并联机构拓扑胚图理论与应用[D];燕山大学;2015年
2 邵杰杰;浸没流场缝隙控制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3 丁建;六自由度并联机构精度分析及其综合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4 徐东涛;基于动力学分析的改进型Delta并联机构运动可靠性建模技术[D];东北大学;2015年
5 纪志飞;3-SPS张拉整体并联机构的构型综合与运动性能分析及能量采集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6 曹文熬;空间多环耦合机构数字化构型综合理论[D];燕山大学;2014年
7 叶伟;一类可重构并联机构的结构设计方法与运动学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8 张帆;并联机构特性分析与综合研究[D];东华大学;2008年
9 张彦斌;少自由度无奇异完全各向同性并联机构型综合理论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8年
10 姚蕊;大跨度索并联机构力特性及尺度综合设计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世培;并联机构的人机交互式装配实现及运动性能自动分析[D];燕山大学;2015年
2 何勇;面向车载设备的多维激振平台系统研制[D];燕山大学;2015年
3 郭萌萌;重力作用下被动过约束并联机构受力与虚拟仿真分析[D];燕山大学;2015年
4 卢芹芹;三维平移并联机构型综合与性能分析[D];燕山大学;2015年
5 苏永林;基于解耦并联机构的推拿机器人设计与研究[D];燕山大学;2015年
6 杨超;直线驱动的球面并联机构控制技术研究[D];河北联合大学;2014年
7 宫玉凤;一种一转四移驱动五自由度并联机器人的理论研究[D];燕山大学;2015年
8 周莎莎;少自由度过约束并联机构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5年
9 吴静;被动铰为球铰的二自由度平移并联机构的分析与设计[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10 果金龙;C形龙门架并联铣床刚度与动态特性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2109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xiegongcheng/12109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