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机械论文 >

基于刚柔耦合模型的弧面分度凸轮机构动力学分析

发布时间:2017-11-29 21:03

  本文关键词:基于刚柔耦合模型的弧面分度凸轮机构动力学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弧面分度凸轮机构 刚柔耦合 动力学分析 ADAMS


【摘要】:针对弧面凸轮分度机构,在综合考虑弹性变形、弯曲和扭转因素的影响条件下,结合刚柔耦合动力学系统理论知识,利用Pro/E、ADAMS、ANSYS建立了弧面分度凸轮机构的刚柔耦合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仿真分析,详细说明了转速、负载等对机构动态性能的影响。
【作者单位】: 陕西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分类号】:TH112.2
【正文快照】: 0引言弧面分度凸轮比一般的间歇传动机构运动更平稳、定位精度更高,但由于其周期性间歇运动引起的惯性载荷,会使机构发生周期性的振动,从而导致机构输出的动态响应与理论值存在一定差别。因此,仅提高机构的几何精度并不能保证系统有良好的动态特性,为了使其在极短的循环周期内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士存;付月磊;;基于刚柔耦合的自动化动力学仿真分析研究[J];机械工程与自动化;2011年06期

2 张勇;陈宝;欧健;石智卫;;整车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及平顺性优化[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5期

3 秦玉英;侯志国;高峰;宋韩韩;;汽车刚柔耦合建模及平顺性分析[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4期

4 耿光增;曹何滨;;刚柔耦合仿真在虚拟样机中的应用[J];重型汽车;2010年05期

5 孔宪仁;杨正贤;张锦绣;兰盛昌;;刚柔耦合系统的输入成形控制[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6 董龙雷,闫桂荣,杜彦亭,余建军,牛宝良,李荣林;高斯最小拘束原理在一类刚柔耦合系统分析中的应用[J];兵工学报;2001年03期

7 王建明,洪嘉振,刘又午;刚柔耦合系统动力学建模新方法[J];振动工程学报;2003年02期

8 张国庆;王永;梁青;毕永建;;一类动量交换刚柔耦合系统的鲁棒减振跟踪[J];振动与冲击;2007年10期

9 樊磊;王亚平;刘一鸣;徐诚;;超轻量化高射机枪刚柔耦合建模和仿真[J];弹道学报;2009年01期

10 韩东;高正;王浩文;张虹秋;;直升机桨叶刚柔耦合特性及计算方法分析[J];航空动力学报;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文华;张伟;曹东兴;;弹性支撑梁的刚柔耦合动力学分析[A];第十四届全国非线性振动暨第十一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摘要集与会议议程[C];2013年

2 赵国威;吴志刚;;柔性空间结构大范围自由运动的刚柔耦合动力学建模与分析[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3 徐培民;石珍强;包家汉;王宏光;;摇杆转向架式月球车刚柔耦合建模及分析[A];第九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徐培民;石珍强;包家汉;王宏光;;摇杆转向架式月球车刚柔耦合建模及分析[A];第九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5 赵国威;吴志刚;;柔性空间结构大范围自由运动的刚柔耦合动力学建模与分析[A];第十四届全国非线性振动暨第十一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摘要集与会议议程[C];2013年

6 赵飞云;洪嘉振;;矩形薄板的刚柔耦合动力学系统的建模理论研究[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下)[C];2005年

7 郑彤;章定国;;梯形三角形板与变厚度板刚柔耦合动力学分析[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8 刘铸永;洪嘉振;;柔性薄板的刚柔耦合动力学[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SAMCEF Mecano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A];第七届中国CAE工程分析技术年会暨2011全国计算机辅助工程(CAE)技术与应用高级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10 高浩;戴焕云;;集装箱平车高频弹性振动分析[A];第十一届全国非线性振动学术会议暨第八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吴艳红;旋转叶片刚柔耦合系统动力学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2 高浩;车辆系统刚柔耦合动力学仿真方法及仿真平台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3 李崔春;挠性航天器刚柔耦合动力学建模与姿态控制技术的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中振;刚柔耦合多体包装运输系统逆子结构分析[D];江南大学;2015年

2 张巍耀;挠性航天器刚柔耦合动力学建模及动态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3 张青林;基于刚柔耦合的整车动力学仿真及悬架参数优化[D];重庆理工大学;2015年

4 孙棕檀;刚柔耦合系统分析动力学建模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3年

5 黄旭;基于“刚柔耦合”模型的转向架构架疲劳分析及结构优化方法[D];上海工程技术大学;2015年

6 武鑫枫;车载刚柔耦合系统建模与减振控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7 李彦保;基于刚柔耦合的客车振动及平顺性仿真分析[D];合肥工业大学;2014年

8 沃鸣杰;刚柔耦合掘进机虚拟样机仿真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1年

9 王殿鹏;基于刚柔耦合模型的某车身振动传递路径分析[D];合肥工业大学;2014年

10 肖楠;基于刚柔耦合特性的非线性动力响应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2380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xiegongcheng/12380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34f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