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机械论文 >

基于时间序列差分特性的LMD端点效应处理方法

发布时间:2017-12-07 01:10

  本文关键词:基于时间序列差分特性的LMD端点效应处理方法


  更多相关文章: 局部均值分解 端点效应 时间序列差分 延拓


【摘要】:局部均值分解方法在计算过程中会使信号在端部产生端点效应,为减弱LMD中存在的端点效应,提出了一种基于信号时间序列差分特性的端点延拓方法。将信号曲线看作一段离散函数,利用该函数段末端的一阶差分和二阶差分的符号判断曲线的特征和发展趋势,根据具体情况判定所延拓极值点的值。使用该方法对仿真信号和实验轴承外圈故障和内圈故障信号进行了分解,并将其结果与镜像延拓改进的LMD方法分解的结果进行了对比。该方法在分解中的良好表现验证了其在信号分析中的有效性。
【作者单位】: 华北电力大学;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2014MS17)
【分类号】:TH133.3;TH17
【正文快照】: 0引言振动是反映机械设备运行状态的重要参数,通过对机械设备振动信号的监测分析,可以对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监视,及时发现设备出现的异常状态,并对其原因作出分析判断。时频分析可以更好地判断设备发生异常时的振动频率变化,传统的时频分析方法有短时Fourier变换[1]、Ga-bor变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孟宗;李姗姗;季艳;;基于对称差分能量算子解调的局部均值分解端点效应抑制方法[J];机械工程学报;2014年13期

2 吴一全;陶飞翔;曹照清;;利用双树复小波变换和SURF的图像配准算法[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14年05期

3 唐贵基;王晓龙;;基于局部均值分解和切片双谱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研究[J];振动与冲击;2013年24期

4 任达千;杨世锡;吴昭同;严拱标;;LMD时频分析方法的端点效应在旋转机械故障诊断中的影响[J];中国机械工程;2012年08期

5 申永军;张光明;杨绍普;吴彦彦;;基于Gabor变换的欠定盲信号分离新方法[J];振动.测试与诊断;2011年03期

6 石林锁;张亚洲;米文鹏;;基于WVD的谱峭度法在轴承故障诊断中的应用[J];振动.测试与诊断;2011年01期

7 向东阳;吴正国;胡文彪;侯新国;;改进的小波变换系数相关去噪方法[J];振动.测试与诊断;2010年05期

8 韩建平;钱炯;董小军;;采用镜像延拓和RBF神经网络处理EMD中端点效应[J];振动.测试与诊断;2010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冬梅;张昭;何青;李红;;基于时间序列差分特性的LMD端点效应处理方法[J];中国机械工程;2016年10期

2 郭迪;沈洋洋;尹兵;;经验模式分解端点效应抑制方法的研究[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16年03期

3 魏永合;牛保国;刘雪丽;赵旭宁;;波形曲率延拓在局域均值分解中的应用[J];中国机械工程;2016年03期

4 任达千;张耀;张伟中;赵光良;;嵌入式智能滑动轴承研究[J];轻工机械;2015年06期

5 申永军;段春宇;王杜娟;杨绍普;;基于α稳定分布和支持向量机的轴承模式分类[J];振动.测试与诊断;2015年06期

6 覃忠;吴晓龙;张慧连;陆东阳;甘广辉;;基于小波变换的胎心率去噪研究[J];中国医学装备;2015年11期

7 孟宗;王晓燕;马钊;;融合小波分解与时频分析的单通道振动信号盲分离方法[J];中国机械工程;2015年20期

8 李兆延;张铖方;;基于膜计算的多模态图像配准算法研究[J];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5期

9 杨斌;祁映强;王建国;李航;;基于自相关能量算子解调的旋转机械故障诊断方法[J];机械设计与制造;2015年09期

10 雷庆坤;李生虎;陈曦鸣;王艳艳;华玉婷;;基于改进的LMD和GRNN组合风速预测[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7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达千;杨世锡;吴昭同;严拱标;孟庆波;;信号瞬时频率直接计算法与Hilbert变换及Teager能量法比较[J];机械工程学报;2013年09期

2 孟宗;顾海燕;李姗姗;;基于神经网络集成的B样条经验模态分解端点效应抑制方法[J];机械工程学报;2013年09期

3 丁南南;刘艳滢;张叶;陈春宁;贺柏根;;基于SURF-DAISY算法和随机kd树的快速图像配准[J];光电子.激光;2012年07期

4 程军圣;杨怡;杨宇;;局部特征尺度分解方法及其在齿轮故障诊断中的应用[J];机械工程学报;2012年09期

5 任达千;杨世锡;吴昭同;严拱标;;LMD时频分析方法的端点效应在旋转机械故障诊断中的影响[J];中国机械工程;2012年08期

6 胡爱军;马万里;唐贵基;;基于集成经验模态分解和峭度准则的滚动轴承故障特征提取方法[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2年11期

7 王先敏;曾庆化;熊智;刘建业;庄瞳;;结合惯性导航特性的快速景象匹配算法[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11年09期

8 李宏坤;赵利华;周帅;张志新;;基于高阶模糊度函数的内蕴模式分量瞬时频率计算[J];机械工程学报;2011年15期

9 何田;林意洲;郜普刚;申永军;;局部均值分解在齿轮故障诊断中的应用研究[J];振动与冲击;2011年06期

10 梁栋;颜普;朱明;胡根生;;一种基于NSCT和SIFT的遥感图像配准算法[J];仪器仪表学报;2011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方溪;陈桂明;刘希亮;张倩;李胜朝;;希尔伯特-黄变换端点效应的自适应端点相位正弦延拓方法[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3年04期

2 黄先祥;李胜朝;谢建;;新型经验模式分解端点效应消除方法[J];机械工程学报;2008年09期

3 郭明威;倪世宏;朱家海;张志鹏;;振动信号中HHT/EMD端点延拓方法研究[J];振动与冲击;2012年08期

4 李钊;周晓军;徐云;;基于均生函数周期叠加外推法的EMD端点问题的研究[J];振动与冲击;2013年15期

5 沈路;周晓军;张志刚;张文斌;;Hilbert-Huang变换中的一种端点延拓方法[J];振动与冲击;2009年08期

6 杨庆;陈桂明;薛冬林;;基于最小平方距离相关的EMD改进算法及应用[J];振动与冲击;2011年06期

7 高强;段晨东;赵艳青;宋伟志;;基于最大相关波形延拓的经验模式分解端点效应抑制方法[J];振动与冲击;2013年02期

8 孟宗;李姗姗;季艳;;基于对称差分能量算子解调的局部均值分解端点效应抑制方法[J];机械工程学报;2014年13期

9 杨斌;陈桂明;刘建友;;基于标准互相关函数的经验模态分解端点效应处理方法[J];机械工程学报;2013年05期

10 张梅军;陈灏;曹勤;王闯;;基于SVM信号延拓改进的EEMD方法[J];振动.测试与诊断;201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高强;段晨东;孟庆丰;;经验模式分解端点效应处理方法研究[A];2008年全国振动工程及应用学术会议暨第十一届全国设备故障诊断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2 刘小峰;秦树人;柏林;;EMD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探讨[A];第九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王红军;付瑶;;基于多项式拟合的EMD端点效应处理方法研究[A];北京机械工程学会2012年优秀论文评选论文集[C];2012年

4 王红军;付瑶;;基于多项式拟合的EMD端点效应处理方法研究[A];创新装备技术 给力地方经济——第三届全国地方机械工程学会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机械科技论坛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朱晓军;HHT变换及其在脑电信号处理中的应用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大双;EMD理论研究及其在裂纹损伤检测中的应用[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2 胡杨;局域波端点效应分析及在电力系统短期负荷预测中的应用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3 贺智;希尔伯特—黄变换端点效应抑制算法及其应用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4 张磊涛;HHT在结构健康监测中的应用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5 张进林;抑制经验模态分解端点效应的常用方法性能比较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6 马天璐;HHT方法的改进及在地倾斜固体潮信号中的应用[D];昆明理工大学;2013年

7 谢小可;抑制EMD端点效应方法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8 范名莎;基于窗函数结合体的抑制HHT变换端点效应的探索[D];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

9 余磊;Hilbert-Huang变换及其在故障检测中的应用[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10 贺伟;基于HHT和支持向量机的旋转机械故障诊断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2606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xiegongcheng/12606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f4e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