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星传动的均载分析与疲劳寿命预测
本文关键词:行星传动的均载分析与疲劳寿命预测
【摘要】:行星轮系的均载性问题一直是齿轮制造领域中重要的研究课题,其不仅影响着传动的稳定性,而且影响着整个轮系的使用寿命。理想情况下,在具有n个行星轮的行星轮系中,每个行星轮—太阳轮传输通道将会承担1n倍的输入载荷。实际上,由于不可避免的制造误差、装配误差以及温升等因素影响,理想的载荷分配是不可能达到的。影响行星轮系均载性的因素很多,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行星轴孔位置误差、齿轮轮缘厚度、行星轴刚度等因素对均载性的影响上。经调查发现,由制造和装配所引起的齿轮的啮合错位对轮系的均载性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这种啮合错位分为三种形式:平行式错位(改变中心距)、垂直于作用面的角度错位和平行于作用面的角度错位。本文的部分研究内容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多场耦合条件下混合动力汽车动力耦合器的设计理论与方法”(编号51075179)的资助。本文选择平行于作用面的角度错位作为研究对象来研究其对行星轮系均载性的影响情况,主要结果和结论有: (1)介绍了啮合错位产生的原因及错位的形式,应用空间坐标变换原理计算了错位前后啮合线上任意两点的相对位移量,并对载荷分配系数的两种计算方法进行了介绍。应用Hypermesh软件对行星轮系进行了网格划分。网格划分时,将轮体分为接触区和非接触区,对两轮齿在接触处一定厚度的齿面进行单独的网格加密划分,非接触区粗糙划分,并将模型导入到ABAQUS中进行了约束的添加。 (2)对不同错位形式时轮系受力情况进行分析,得出平行于啮合面的角度错位会引起啮合侧隙的改变,进而会对整个轮系的载荷分配带来影响。 (3)均载性的有限元模拟分析。由于载荷分配系数是一个随接触位置不断变化的值,因此本文以一个轮齿从啮入到啮出作为一个仿真周期,将此周期分为9个时间点(一些关键点如单齿啮合最高点、单齿啮合最低点、节点被找到),分别计算出每个接触点的啮合半径,得到了太阳轮在每个接触点时的浮动量情况。根据计算数据在Hypermesh软件中对模型进行修改,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分别对9个位置在含有错位误差e3(误差角度为0.02°、0.04°、0.06°、0.08°、0.1°)时进行有限元分析。通过研究发现,,错位角度误差对齿面载荷的分布有很大影响,但当误差增大到一定程度时,最大单位齿面载荷的增加速度逐渐降低;在一个齿频周期的不同接触位置时,行星轮系的载荷分配情况是不同的,而在同一接触位置不同错位角度误差时,载荷分配百分比的变化基本是两两相同的。 (4)引入了行星孔切向位置误差的影响,研究错位误差与行星孔位置误差联合作用时轮系载荷分配的变化情况。研究表明,在二者共同作用时,行星轮1和行星轮4的最大载荷分配百分比随行星轴孔位置误差的增大而降低,行星轮2和行星轮3的最大载荷分配百分比随行星轴孔位置误差的增大而增大。 (5)根据实测载荷谱,利用Romax软件建立了行星轮系寿命预测模型,对轮系在不同错位角度和不同输入载荷水平时的弯曲疲劳寿命进行了预测研究。结果发现,齿轮的弯曲疲劳寿命受错位误差的影响很大;随着错位角度的增加,太阳轮的寿命折减速度要快于行星轮的寿命折减速度。 本文更为完善了行星轮系均载性的研究,文章所得到的载荷分配系数变化规律可以为齿轮的设计提供了一定的数据参考价值。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TH132.4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铁英;袁盛治;陆卫杰;;行星齿轮机构均载系数的计算方法[J];东北重型机械学院学报;1992年04期
2 袁茹,王三民,沈允文;行星齿轮传动的功率分流动态均衡优化设计[J];航空动力学报;2000年04期
3 鲍和云;朱如鹏;;两级星型齿轮传动动态均载特性分析[J];航空动力学报;2005年06期
4 方宗德,沈允文,黄镇东;三路功率分流恒星式减速器的动态特性[J];航空学报;1990年07期
5 董皓;方宗德;王宝宾;杜进辅;;基于变形协调的双重功率分流轮系均载特性[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5期
6 武宝林,邵家辉;轴线平行度误差对双圆弧齿轮传动误差的影响分析[J];机械传动;2001年01期
7 陆俊华;朱如鹏;靳广虎;;行星传动动态均载特性分析[J];机械工程学报;2009年05期
8 朱增宝;朱如鹏;李应生;陈营利;朱振荣;;安装误差对封闭差动人字齿轮传动系统动态均载特性的影响[J];机械工程学报;2012年03期
9 雷先明;高速星形减速器齿轮系均载分析[J];机械;2000年06期
10 沈勇;田磊;;基于Romax的行星齿轮疲劳寿命预测研究[J];建筑机械;2012年1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尚珍;高可靠性行星齿轮传动设计技术及均载研究[D];机械科学研究总院;2009年
2 张立勇;大型风电齿轮箱均载性能研究及优化[D];机械科学研究总院;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孙红;两级星型斜齿轮传动系统均载特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蔡黎明;滑动轴承支撑的行星齿轮传动系统均载特性分析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3 尹素格;船用星型齿轮减速器的均载与动态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4 袁擎宇;星型齿轮传动系统均载分析方法的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4年
5 李斌;行星齿轮传动系统均载分析方法的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5年
6 靳艳丽;风电行星传动系统的均载与浮动构件的强度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8年
7 尹林林;行星齿轮增速机构的浮动均载及固有特性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8 汪全;直齿轮副传递误差及行星轮系静力学均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9 贺伟;行星传动系统均载特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2834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xiegongcheng/12834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