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delica集成到COSIM平台的相关技术研究
本文关键词:Modelica集成到COSIM平台的相关技术研究 出处:《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复杂产品 协同仿真 多学科建模 Modelica
【摘要】:复杂产品的集成化开发具有多学科协同的特点,需要在设计阶段综合考虑多学科协同问题,进行系统层面的性能优化。由于复杂产品的仿真对象是一个由多领域系统构成的耦合模型,传统的单学科仿真技术难以满足复杂产品设计分析的要求,因而多学科协同仿真技术成为近年来该领域的热点研究问题。本文围绕复杂产品虚拟样机的多学科建模问题,基于Modelica语言的模型表述技术,系统研究了复杂产品多学科协同仿真的建模方法和实现技术。论文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 首先,研究了Modelica语言的概况,分析了语言的语法结构,介绍了语言基本的类结构、组件连接机制,给出了语言的语法定义;再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Modelica语言支撑平台的实现框架,建立了基本模型库。 其次,研究了基于Modelica语言的过程式建模与陈述式建模方法,对比二者的区别,提出了基于Modelica的模型映射机制概念,并基于语言转换的基本思想,给出了将Modelica语言转换为C++代码的映射规则。 第三,分析了影响复杂产品协同仿真算法性能的相关因素,研究了基于Modelica的协同仿真算法库,从连续、离散的角度将基本算法分为插值与拟合、积分、迭代三个部分进行协同仿真求解算法的构建,并实现了算法库的调用。 最后,结合单摆运动与电机模型验证了Modelica语言的转换机制,实现基本求解算法库的调用,验证了基于Modelica语言的建模、编辑、优化、算法求解等过程。
[Abstract]:The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complex products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ulti-disciplinary collaboration, so we need to consider the multidisciplinary collaboration problem in the design stage, and perform the performance optimization at the system level. Because the simulation object of complex product is a coupled model composed of multi domain systems, the traditional single discipline simulation technology is difficult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complex product design and analysis. Therefore, multi-disciplinary collaborative simulation technology has become a hot research topic in recent years.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multidisciplinary modeling of complex product virtual prototyping. Based on the model expression technology of Modelica language, the modeling method and implementation technology of multidisciplinary collaborative simulation for complex products are systematically studied. The main achievements of this paper are as follows: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林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TH16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杰;胡纪滨;陈德民;;液压机械传动多领域虚拟样机集成与协同仿真[J];机械设计与制造;2006年11期
2 宋少云;;稳态耦合场的协同仿真[J];机械设计与制造;2006年07期
3 梅林涛;;从协同仿真到精益研发[J];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09年08期
4 宁国琛;宁晓斌;王来钱;;汽车自激馈能式减振器的仿真研究[J];机电工程;2011年07期
5 林金永;面向SOC的设计方法研究[J];航天控制;2004年02期
6 章宇;葛宁;冯重熙;;基于SystemC和汇编级TA的嵌入式系统协同仿真方法[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1期
7 刘国昌;;多学科协同仿真方法与应用研究[J];现代制造工程;2009年07期
8 刘国昌;韩虎;;基于ADAMS协同仿真技术的研究与实现[J];起重运输机械;2008年06期
9 杨明发;张培铭;;智能电器虚拟设计中的仿真技术[J];江苏电器;2008年02期
10 冯华山;王润孝;;基于协同仿真的四足机器人稳定性分析方法[J];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2008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金伟新;肖田元;;分布式集群协同仿真研究[A];2003年全国系统仿真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2 陈晓波;李君龙;肖田元;;面向复杂产品设计的协同仿真优化理论、方法及应用[A];'2010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3 李良;王栋;路龙龙;;PIN开关的协同仿真设计[A];2011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下册)[C];2011年
4 陆源;;一个混合复杂系统的协同仿真[A];二○○一年中国系统仿真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5 范文慧;肖田元;;异构环境下协同仿真运行支撑环境体系结构研究[A];第13届中国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孙鹏文;左正兴;冯慧华;蒋元广;;动力传动协同仿真技术研究[A];人才、创新与老工业基地的振兴——2004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王红岩;芮强;;虚拟样机技术在装甲装备研制与开发中的应用[A];第三届中国CAE工程分析技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蹇佳;张和明;;基于商品化软件的多领域协同仿真及其在复杂产品设计中的应用[A];2003年全国系统仿真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9 谌润水;郑三省;;既有公路桥梁的可持续性及相关技术研究[A];第一届全国公路科技创新高层论坛论文集环保与可持续发展卷[C];2002年
10 于建文;任章;李皓;;基于数据库的仿真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A];'2006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协同仿真是大趋势[N];中国电子报;2009年
2 安世亚太 王恩青;协同仿真源自客户实践(二)[N];中国航天报;2007年
3 ;MSC企业级多学科协同仿真方案[N];中国计算机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李映;业内需要优质IP和协同仿真[N];中国电子报;2010年
5 记者 曲俊雅;为鼓励氢燃料技术研究,美众院立法设大奖[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6 束洪福;用精益研发为客户提供支持技术[N];科技日报;2008年
7 梦;CAE的平台化之路将越走越远[N];计算机世界;2007年
8 本报记者 张翼;安世亚太发布国内首款企业级协同仿真平台[N];机电商报;2007年
9 记者 周军;攀钢明确明年科技攻关四大重点领域[N];中国冶金报;2007年
10 陈岳静 施荣;西北公司加强技术研究[N];国家电网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洪亚军;单兵武器协同仿真与系统优化设计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2年
2 王成龙;复杂机电系统统一建模与仿真技术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盛亮;基于实体的数控加工仿真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实现[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5年
4 赖一楠;XX卫星热控百叶窗系统设计及虚拟样机协同仿真[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6年
5 李强;基于分岔理论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控制策略及其对汽车操纵稳定性影响的研究[D];江苏大学;2007年
6 张明;飞机地面动力学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7 李磊;倾斜柱塞式斜盘变量泵的流量特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8 赵文辉;电子产品并行设计方法及虚拟原型仿真环境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2年
9 贺知明;多波形频域脉压并行处理机的设计及相关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3年
10 郑义;多媒体信息自动摘要及其相关技术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明;Modelica集成到COSIM平台的相关技术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2 温荣耀;新型出铝车机液系统协同仿真与结构分析[D];中南大学;2012年
3 马岚;水下机器人协同仿真模型组合方法的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4 徐钧;基于1630六辊平整机多软件协同仿真的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5 芮国强;基于HLA的协同仿真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6 刘科研;虚拟样机协同仿真平台的数据/模型管理技术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4年
7 郭佳;基于Cosim协同仿真的交换机芯片驱动开发[D];东华大学;2012年
8 谢灿兴;交叉带分拣机上包台的建模与仿真[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9 史林森;基于自主CPU的DDR3系统协同仿真与设计[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10 李大华;小型甘蔗联合收割机虚拟样机电液系统仿真及实验研究[D];广西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3382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xiegongcheng/13382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