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企业险兆事件管理方案设计
本文关键词:我国企业险兆事件管理方案设计 出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险兆事件概念 险兆事件分类 风险分级 分级管理方案
【摘要】:海因里希“事故金字塔”模型告诉我们,一起严重伤害事故发生之前,已经发生了多起无伤害的事件,称之为险兆事件或未遂事件,无伤害的事件与事故只是后果不同,发生的原因和模式是一样的,而且比事故更加频繁。关注无伤害的事件与关注事故相比,摆脱了事故管理的滞后性,符合现代事故预防的理念。 本文在阅读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总结了相关的险兆事件管理研究和应用经验,发现了其中存在的一定的问题:(1)险兆事件的概念模糊不清,很多研究和应用中给出的都是一个广义的定义,与危险源、事故隐患等概念区分不清;(2)很少有对险兆事件分类的研究;(3)我国某些企业对险兆事件的应用,多是直接照搬国外某些优秀企业的现有经验,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没有与自身安全管理的现状和特点相结合,不能充分发挥险兆事件管理的优势。 针对以上问题,本文结合能量转移理论和管理失误理论,分析了险兆事件的形成机理及其与事故的关系;明确了险兆事件的概念范围及其与危险源、事故隐患等易混淆概念的区别;在第一类危险源的基础上,从物理本质上研究了险兆事件的分类,并提出作业过程分析险兆事件的方法;在基于严重度和概率的风险的基础上,考虑相关指数代替概率对险兆事件的风险分级进行了修正。 在上述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总结了某海上油田的险兆事件管理,收集了2007-2010年险兆事件报告的数据,对数据进行科学的统计分析,发现其险兆事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油田更有效地管理险兆事件提出相应的建议,并在此基础上了解国内企业安全管理的现状和特点。 最后,借鉴国外险兆事件管理研究和实践的经验,结合我国企业安全管理的特点,设计适用于我国企业的险兆事件管理和执行方案。以确保险兆事件管理能够系统地进行,为企业预防事故发生,提高安全管理水平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Abstract]:Heinrich accident Pyramid model tells us that serious accidents have occurred before, many non injury events, called near miss or near the incident, no harm to the incident and accident consequences of different reasons and just, the pattern is the same, but more frequently than accident. Compared with the concern accident, the concern about the accident free of accident and the lag of the accident management is in line with the idea of the modern accident prevention.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TH18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陶志祥,黄卫;实时数据库技术在高速公路事件管理中的应用[J];土木工程学报;2003年01期
2 韩正民;王在明;;石化企业管理的网上工作平台[J];中国设备工程;2007年10期
3 杨茂繁,赵修斌,张斌;基于TMS320F2812的外场信号检测研究[J];微处理机;2005年05期
4 欧阳;;基于实时数据库的分布式城市交通监控系统设计[J];广西科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5 运国莲;陈启美;李勃;;ATMS中基于视觉的交通事件管理研究[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06年S1期
6 吴毅洲;高速公路事件管理系统分析[J];交通企业管理;2003年07期
7 高朝晖,陈里得,黄卫;高速公路事件检测与管理系统研究[J];交通与计算机;2003年05期
8 朱志愚;;论航空公司运营中的服务接触及关键事件管理[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9 王慧强,陈光伟;客票系统网络管理框架及实现技术[J];中国铁道科学;2001年02期
10 马龙;王天虎;马克;;开展险兆事件管理 提高电网安全水平[J];经济;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温慧敏;杨兆升;姜桂艳;邵长丰;;基于多层感知器神经网络的高速公路交通事件检测方法[A];第七届北京青年科技论文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3年
2 运国莲;陈启美;李勃;;ATMS中基于视觉的交通事件管理研究[A];2006年全国通信软件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3 邵大欣;刘慧;塔娜;;基于ITILv3.0的可用性事件研究[A];中国企业运筹学[C];2009年
4 杨顺新;倪Qń,
本文编号:13461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xiegongcheng/13461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