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体动力学的全地面起重机动态仿真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多体动力学的全地面起重机动态仿真研究 出处:《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全地面起重机 多体系统动力学 仿真平台 斜坡信号 偏摆角
【摘要】:全地面起重机是一个结构非常复杂,设计要求非常高的机械系统。全地面起重机工作环境比较恶劣,设计时需要考虑的因素也很多,如整机倾覆稳定性、突然卸载动载荷、回转起制动过程中产生的附加侧向惯性载荷等。 对起重机进行动力学分析时,由于影响其动态特性的因素众多,给计算带来了很大的麻烦。国内外在起重机结构设计时,都是利用动载系数来考虑动态性能的影响,以简化计算。 利用动载荷系数使动力学问题得到了简化,但却不能很准确地反映起重机的动态性能,因而分析得到的结果都有偏差。因此,针对全地面起重机进行研究时,应对其进行动力学计算,依此为依据充分的分析各个动载荷影响因子的作用情况,为全地面起重机设计提供重要帮助。 本文基于目前全地面起重机动力学计算复杂的现状,结合多体系统动力学理论,推导全地面起重机动力学方程,并根据推导的公式,利用编写MATLAB软件实现数值求解程序。同时对全地面起重机的结构进行简化,利用ADAMS对全地面起重机进行动力学仿真,以验证公式的正确性。最后,利用开发的程序对影响全地面起重机转台回转特性的因素进行研究,总结各个影响因素的变化规律,及回转时斜坡加速时间随幅度变化的规律,通过计算指定工况最短斜坡时间,为提高手柄控制精度和减少结构振动提供帮助。
[Abstract]:All ground crane is a very complex structure, and the design requires very high mechanical system. The working environment of all terrain crane is rather bad. There are many factors to consider when designing, such as the overturning stability of the whole machine, the sudden unloading dynamic load and the additional lateral inertia load generated during the rotary braking process.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TH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宗林;;三一首台6桥350t级全地面起重机下线[J];工程机械;2011年08期
2 們吟;;马尼托瓦克Grove GMK系列六轴起重机首次亮相美国展会[J];工程机械;2011年06期
3 亢蜀佳;;徐工500吨全地面起重机撑起最大“穹伞”[J];施工技术;2011年18期
4 ;三一亚洲首台千吨级全地面起重机挑战极限[J];工程机械与维修;2011年08期
5 王殿龙;关伟;滕儒民;陈礼;;全地面起重机多体动力学仿真平台研究[J];中国工程机械学报;2011年02期
6 晟华;;挑战极限工况SAC12000起吊850t[J];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11年08期
7 李卓;;三一集团发布2010—2011年度“十大明星产品”[J];工程机械;2011年09期
8 杨璐;徐倩;杨兴菊;;汽车起重机回转机构动态仿真[J];机床与液压;2011年11期
9 沈永明;;一季度强势增长 二季度明显下滑[J];工程机械与维修;2011年09期
10 左惟炜;邓援超;魏兵;;MATLAB的平面连杆机构运动分析与动态仿真[J];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杜随更;郭劲松;;动态仿真在整体叶盘线性摩擦焊接中的应用[A];第十一次全国焊接会议论文集(第1册)[C];2005年
2 吴卫平;;基于经济计量模型的动态仿真预测方法[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2卷)[C];1993年
3 王建霞;;红外探测与动态仿真环境融合技术研究[A];二○○一年中国系统仿真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4 蓝小民;;基于AutoCAD环境下的平面连杆机构动态仿真研究[A];第十四届全国图学教育研讨会暨第六届制图CAI课件演示交流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5 黄虎;李志浩;虞维平;;风冷热泵冷热水机组除霜过程仿真及实验验证[A];江苏省制冷学会第四届年会论文集[C];2000年
6 黄镇平;梁锋;甘建华;;高压共轨式电控柴油机的动态仿真模型研究[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自然科学篇)[C];2004年
7 吴晓明;高明;孙红梅;;一种新型液压缓冲阀的设计与分析[A];机床与液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吴晓明;高明;孙红梅;;一种新型液压缓冲阀的设计与分析[A];第三届全国流体传动及控制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二卷)[C];2004年
9 李永安;尚丰伟;焦明先;;空调用封闭式冷却塔热工性能的动态仿真及实验研究[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199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C];1998年
10 袁U,
本文编号:13464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xiegongcheng/13464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