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机械论文 >

全回转起重机长桁架起重臂的起重特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8-02-02 17:36

  本文关键词: 全回转起重机 长桁架起重臂 有限元 结构分析 瞬态分析 模态分析 出处:《东北石油大学》2011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全回转起重机具有灵活、便捷、适应性广等优点,是船舶、港口和海上平台广泛使用的起重机械。随着近年来国际经济和基本建设的迅猛发展,全回转起重机应用越来越广,作用越来越大,同时对其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些都促使全回转起重机的技术性能进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本论文以全回转起重机长桁架起重臂为研究对象,利用计算机辅助有限元分析软件ALGOR对其起重臂结构进行典型工况的有限元分析、静动态响应分析、关键节点疲劳分析;并提供结构强度、刚度和动态特性分析结果,为其优化设计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具体内容为: 1.对全回转起重机长桁架起重臂,按照工况表提供的四种载荷工况施加载荷和约束等边界条件,采用有限元理论计算,提取出静态变形云图、应力分布云图和瞬态应力曲线,进行了详实的结构分析。 3.对全回转起重机长桁架起重臂关键节点处的主弦杆与腹杆连接进行疲劳计算,提取出节点破坏云图,进行疲劳分析。 2.为了提高作业可靠性,根据模态分析特点,对全回转起重机长桁架起重臂结构提取前10阶模态的固有频率和振型进行模态分析,并对结构影响较大振型进行详细分析和说明。
[Abstract]:With the advantages of flexibility, convenience and wide adaptability, full-rotary cranes are widely used by ships, ports and offshore platform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economy and capital construction in recent years, full-slewing cranes have been used more and more widely. At the same time, the role of the crane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and the requirements for it are becoming higher and higher. All of these make the technical performance of the full-rotating crane enter a new stage of development. In this paper, the long truss lifting boom of the full-slewing crane is taken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software ALGOR is used to analyze the typical working conditions of the cantilever structure, the static and dynamic response analysis, the fatigue analysis of the key nodes, and the analysis results of the structural strength, stiffness and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are provided. To provide the necessary reference for its optimal design. 1. The static deformation cloud diagram, stress distribution cloud diagram and transient stress curve are extracted by finite element theory according to the boundary conditions such as load and constraint under four load conditions provided by the working condition table for the long truss lifting arm of a full rotary crane. Detailed structural analysis was carried out. 3. The fatigue calculation of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main chord and the web bar at the key node of the long truss hoist of the full rotary crane is carried out, the damage cloud diagram of the node is extracted and the fatigue analysis is carried out. 2.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reliability of operation,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odal analysis, the natural frequencies and modes of the first 10 modes of the long truss hoisting jib structure of a full-slewing crane are analyzed and explained in detail.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石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TH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自力;自升式塔式起重机倾覆事故数例分析[J];建筑机械;1997年05期

2 蒋新占;塔机拆迁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建筑机械化;1999年01期

3 陈晓苏,韩荣彬;起重臂拉杆轴孔间隙对塔机安全使用的影响[J];建筑机械;2002年10期

4 张树林;无斜杆起重臂的计算[J];起重运输机械;1978年03期

5 萧和新;罗暧熊;徐安达;王淑芝;;摆臂式自装卸汽车技术条件(报批搞)[J];专用汽车;1986年06期

6 吴兆迁;;BY15型液压起重臂总体结构的设计[J];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1991年05期

7 ;专利信息[J];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1995年03期

8 何马飞;塔式起重机起重臂臂尖挠度计算分析[J];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2004年05期

9 阎丽娟;刘木南;李丽;东权;;QY25K5型全液压汽车起重机[J];工程机械;2006年07期

10 邓里;;在特殊场合塔式起重机拆卸施工中的稳定性[J];起重运输机械;200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木南;;浅谈起重臂的设计制造技术[A];中国工程机械学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C];2003年

2 李志国;陈浩;何劝云;牛雅静;鲍会丽;;基于ANSYS的QTK25快架塔起重臂有限元分析[A];施工机械化新技术交流会论文集——建筑机械化2011增刊[C];2011年

3 严自勉;;我国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用轨道式回转起重机[A];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物料搬运学会第二届年会论文集(一)--起重机[C];1984年

4 高澍;;“海港吊”臂架系统的新方案[A];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物料搬运专业学会第三届年会论文集[C];1988年

5 刘益平;李文琪;;鄂黄长江公路大桥主墩塔吊非常规拆除工艺[A];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构工程学会2002年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6 张连文;郭卫军;王昊;马新敏;陈以田;刘振;;双吊点臂架整体稳定性校核段的选择对结果的影响[A];中国工程机械学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C];2003年

7 张连文;马新敏;王吴;郭卫军;刘振;陈以田;;双吊点塔式起重机臂架整体稳定性计算研究[A];中国工程机械学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C];2003年

8 舒元来;;凌江名庭内爬式塔吊拆除方案[A];中国设备工程专家代表会议论文集[C];2007年

9 秦义校;单志辅;唐风;;桁架式臂架结构布局优化[A];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物料搬运分会第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2年

10 张井泉;关晓东;;VA在JDK滚轮式液压千斤顶改型设计中的应用[A];中国价值工程辉煌成就20年(1978—1998)[C];199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蔡旭红邋刘宁;升立推出新型平头式塔机[N];建筑时报;2008年

2 博乐市建明建筑安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孙清才;塔机安装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N];博尔塔拉报;2007年

3 包安河;“带病”作业致伤亡[N];中国安全生产报;2007年

4 周汉兵;高坪要建川东北最大“汉风城”[N];南充日报;2010年

5 河北省一建公司机运分公司 蒋新占;塔机拆迁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N];中华建筑报;2002年

6 周毅民;六大因素制约我国塔式起重机出口[N];中国工业报;2008年

7 闫青;中国汽车起重机在创新中崛起[N];中国建设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何小燕;谁该为这五条生命负责[N];人民日报;2005年

9 ;特种设备10起具有重大影响事故回放[N];中国质量报;2005年

10 本报记者 宋时飞;怎么就提前了7776000秒[N];中国经济导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郑夕健;基于神经网络的塔式起重机结构有效寿命理论及技术实现[D];东北大学;2010年

2 阎玉芹;塔式起重机钢结构健康监测技术与实验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志国;全回转起重机长桁架起重臂的起重特性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1年

2 张毅;基于ANSYS塔式起重机起重臂多目标优化设计[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3 尚钢;机械挖掘机工作装置的性能分析[D];辽宁科技大学;2007年

4 冯强;基于平头塔式起重机起重臂动态性能的多目标优化[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5 沙大亮;基于离散变量的平头塔式起重机起重臂优化设计[D];重庆大学;2009年

6 王军周;特大型水利工程施工机械虚拟样机建模及优化配置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7 李振海;轮式起重机伸缩臂液压和电气控制系统的研究设计[D];东北大学;2009年

8 李蕾;塔式起重机钢结构实用优化方法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1年

9 邓治强;150吨平头塔式起重机整机结构分析及优化设计[D];东北大学;2009年

10 张宏伟;塔式起重机疲劳破坏机理的分析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4850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xiegongcheng/14850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ff8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