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机械论文 >

流向微槽对直纹面化离心叶轮气动性能影响的数值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05 22:20

  本文选题:流向微槽 切入点:直纹面 出处:《工程热物理学报》2016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本文以某一离心压缩机中的自由曲面叶轮为研究对象,将其"直纹面化"以降低制造成本。研究对比了自由曲面叶轮与直纹面化叶轮的气动性能差异,并在叶片表面施加沿流向的流向微槽,分析其对叶轮气动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流向微槽对压比和效率均有明显的提升作用,但对稳定运行范围没有影响。施加适当的微槽方案可有效提升直纹面叶轮的气动性能,使之接近原自由曲面叶轮,从而获得兼顾气动性能及加工成本的高性能三元叶轮。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free-form surface impeller in a centrifugal compressor is taken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its "straightening surface" is used to reduce the manufacturing cost. The difference of aerodynamic performance between the free-form surface impeller and the straight-ribbed impeller is studied and compared. At the same time, the flow direction microgroove is appli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blade to analyze its influence on the aerodynamic performance of the impeller.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low direction microgroove has an obvious effect on the pressure ratio and efficiency. But it has no effect on the stable operation range. The aerodynamic performance of the straight surface impeller can be effectively improved by applying a suitable microgroove scheme, which is close to the original free-form surface impeller, and thus the high performance ternary impeller with both aerodynamic performance and processing cost can be obtained.
【作者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51236006)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No.XJJ2013002)
【分类号】:TH45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刘占一;宋保维;黄桥高;胡海豹;;基于CFD技术的脊状表面湍流流场特性研究[J];空气动力学学报;2011年05期

2 潘光;郭晓娟;胡海豹;;半圆形随行波表面流场数值仿真及减阻机理分析[J];系统仿真学报;2006年11期

3 王晓锋,席光,王尚锦;叶片厚度分布对超窄流道离心叶轮性能的影响[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4年09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志恒;孙晔晨;樊宏周;席光;;流向微槽对直纹面化离心叶轮气动性能影响的数值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16年05期

2 王学军;葛丽玲;谭佳健;;我国离心压缩机的发展历程及未来技术发展方向[J];风机技术;2015年03期

3 赵会晶;席光;王志恒;樊宏周;孙晔晨;;叶片尾缘切削对离心压缩机气动性能的影响[J];工程热物理学报;2015年06期

4 孙芳锦;梁爽;;流固耦合问题中降阶模型的校正研究[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6期

5 谢峰;王秀英;雷小宝;;鲨鱼皮减阻结构的几何建模与数值分析[J];系统仿真学报;2014年07期

6 彭世冲;董彦非;阴小晖;;二维非光滑凹坑面减阻性能数值仿真分析[J];系统仿真学报;2014年01期

7 刘艾明;熊鳌魁;巴建彬;;二维凹槽置翼减阻技术实验研究[J];船海工程;2013年03期

8 周正阳;宋文滨;;二维平板横置小肋湍流减阻的数值分析及参数优化[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年11期

9 谷云庆;赵刚;郑金兴;王飞;李照远;刘文博;赵华兴;;射流表面主流场速度与射流速度耦合减阻特性[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12期

10 宋保维;朱崎峰;刘占一;;基于综合集成的减阻肋条最优夹角设计方法研究[J];机械科学与技术;2012年11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刘占一;胡海豹;宋保维;黄桥高;;不同间隔脊状表面的减阻数值仿真研究[J];系统仿真学报;2009年19期

2 李新华;董守平;赵志勇;陈俊峰;;减阻沟槽表面近壁湍流相干运动的实验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2006年02期

3 王晋军,兰世隆,陈光;沟槽面湍流边界层结构实验研究[J];力学学报;2000年05期

4 王晋军,兰世隆;沟槽面湍流边界层湍流度分布[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1998年02期

5 潘家正;湍流减阻新概念的实验探索[J];空气动力学学报;1996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席有民;余建祖;高红霞;曹学伟;;矩形微槽乙醇水溶液传热特性数值模拟[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8年06期

2 席有民;余建祖;高红霞;曹学伟;;单相液体微槽散热研究进展[J];制冷学报;2008年04期

3 赵孝保;李蓓;刘志刚;;竖直微槽的倾角对相变换热影响的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8年04期

4 席有民;余建祖;谢永奇;高红霞;;涡旋微槽流动与传热特性数值模拟[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0年11期

5 吴越;胡学功;唐大伟;;矩形毛细微槽横截面上气液分界面形状理论分析[J];工程热物理学报;2010年12期

6 杜世元;赵耀华;;矩形微槽蒸发薄液膜新边界条件的设定[J];工程热物理学报;2011年07期

7 郭朝红;曹薇;王涛;胡学功;唐大伟;;振动条件下矩形毛细微槽中液膜变形规律的实验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13年11期

8 赵耀华,鹤田隆治,胡学功;毛细微槽内的相变传热的实验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4年05期

9 李艳,梅宁;水平微槽管壁面升膜形成的研究[J];热科学与技术;2004年03期

10 胡学功;唐大伟;;沸腾情形下开放式毛细微槽中的干涸特性实验研究[J];传感技术学报;2006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樊菁;蒋建政;;变截面微槽道气体流动中的三维效应[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下)[C];2005年

2 王利民;葛蔚;陈飞国;;拟颗粒模型模拟气体微槽道流动[A];中国颗粒学会2006年年会暨海峡两岸颗粒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周继军;廖文裕;佘汉佃;刘睿;张政;;并联矩形微槽道在高热流密度下的静态不稳定现象[A];上海市制冷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魏琪;;基于熵产最小的微槽冷却热沉优化设计[A];中国数学力学物理学高新技术交叉研究学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席有民;余建祖;高红霞;谢永奇;谢汉兴;;变加速度环境下高热流芯片微槽热沉传热特性[A];中国电子学会电子机械工程分会2009年机械电子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6 李博文;姚朝晖;;基于LBGK方法的微槽道流动特性研究[A];北京力学会第18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胡学功;高性能微槽群相变散热系统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2005年

2 李艳;水平螺旋微槽管壁面升膜传热传质机理及在海洋平台海水淡化中的应用[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3 聂雪磊;微槽群结构热沉内流动和复合相变传热机理及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胜华;壁面粗糙度和加工缺陷对微槽道流动的影响模拟[D];天津大学;2007年

2 唐吉仁;不等宽微槽道平板热管的研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廖寿学;矩形微槽道内纳米流体流动阻力特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4 孔锐;多孔复合结构强化沸腾实验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5 张林波;用于微纳卫星高热流密度器件的微槽热沉性能分析与优化[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6 李碧堤;R-134a在水平放置的微槽道内流动的阻力特性及沸腾换热特性的实验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0年

7 朱圆斌;连续挤压成形厚壁“Ω”形微槽道铝热管工艺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3年

8 唐杨;微槽道中磁流体的CHF特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9 陈海洋;纳米流体和非纳米流体在微槽道中沸腾换热的对比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10 孟光范;用于电子器件冷却的CPL系统强化换热特性分析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5721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xiegongcheng/15721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12e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