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机械论文 >

发动机前端齿轮应力及寿命分析

发布时间:2018-04-07 19:09

  本文选题:齿轮强度 切入点:有限元分析 出处:《东华大学》2011年硕士论文


【摘要】:齿轮传动是机械传动系统中应用最广泛的传动机构,它具有功率范围大、传动效率高、传动比准确、使用寿命长、工作安全可靠等特点。随着近代科学技术与工业生产的迅速发展,齿轮传动逐渐向高速、重载、低噪声、高可靠性的方向发展,这也对齿轮传动装置的承载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现代齿轮设计中对齿轮传动系统的静、动态特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运用传统分析方法无法形象地得到齿轮传动中齿轮的应力分布状况,而采用有限元分析法可以直观、形象地对齿轮传动过程中的各种工况进行模拟和分析,为齿轮的设计提供有力的支持。 本文基于CAD/CAE软件,对发动机前端齿轮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1.建立三维渐开线齿轮 借助基于SolidWorks2008的集成第三方插件GearTrax2008,建立标准的渐开线齿轮。在SolidWorks2008中,通过绘制渐开线的方法创建渐开线齿轮十分复杂;而在GearTrax2008中只需输入指定的参数,软件便会自动生成符合条件的渐开线齿轮。将生成的渐开线齿轮在SolidWorks中进行无干涉装配。 2.齿轮弯曲和接触应力的有限元应力计算 将三维渐开线齿轮模型导入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中,对模型及其边界条件进行适当的简化,在主动齿轮中心点上加载转速,在从动齿轮上加载阻力扭矩,从而模拟出齿轮的转动啮合过程,求出啮合过程中齿轮的接触和弯曲应力变化,并与国标方法计算出的接触与弯曲应力进行比较分析。 3.发动机前端齿轮的疲劳寿命分析 利用有限元分析的应力结果,在MSC.Fatigue中对齿轮的疲劳寿命进行分析,得到齿轮的寿命分析结果,找出失效区域并分析相关因素对疲劳的影响。 通过以上3方面工作,为齿轮的设计与分析提供了一套有效的方法;相比传统的计算和实验方法,可以有效的缩短开发周期、降低试验费用。
[Abstract]:Gear transmission is the most widely used transmission mechanism in mechanical transmission system. It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arge power range, high transmission efficiency, accurate transmission ratio, long service life, safety and reliability.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industrial production, gear transmission gradually develops to the direction of high speed, heavy load, low noise and high reliability.Therefore, modern gear design requires higher static and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gear transmission system.The stress distribution of gears in gear transmission can not be obtained vividly by the traditional analysis method, but the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method can be used to simulate and analyze the various working conditions in the process of gear transmission intuitively and vividly.Provide strong support for gear design.Based on CAD/CAE software, this paper does the following work on engine front-end gear:1.Establishment of 3D Involute GearThe standard involute gear is established with the help of SolidWorks2008 integrated third party plug-in GearTrax 2008.In SolidWorks2008, it is very complicated to create involute gear by drawing involute, but in GearTrax2008, the involute gear can be generated automatically by input of specified parameters.The involute gear is assembled in SolidWorks without interference.2.Finite element stress calculation of bending and contact stress of GearThe 3D involute gear model is introduced into the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software ABAQUS, and the model and its boundary conditions are properly simplified. The rotational speed is loaded at the center point of the drive gear, and the torque is loaded on the driven gear.Thus, the rotational meshing process of gears is simulated, and the change of contact and bending stresses of gears during meshing is obtained, and the contact and bending stresses calculated by the national standard method are compared and analyzed.3.Fatigue Life Analysis of engine Front end GearThe fatigue life of gear is analyzed in MSC.Fatigue by using the stress result of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The result of life analysis of gear is obtained, and the failure zone is found out and the influence of relevant factors on fatigue is analyzed.Through the above three aspects of work, it provides a set of effective methods for gear design and analysis,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calculation and experimental methods, it can effectively shorten the development period and reduce the test cost.
【学位授予单位】:东华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TH132.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发民;;基于ANSYS/LS-DYNA的齿轮传动冲击特性仿真分析[J];机械传动;2011年09期

2 靳广虎;朱如鹏;李政民卿;鲍和云;;齿宽系数对面齿轮齿根弯曲应力的影响[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5期

3 胡本洋;刘双;吴娜;杨兵;;微型车一挡齿轮断齿分析[J];汽车工艺与材料;2011年08期

4 刘剑桥;曹恺;刘广;;大学生宿舍关门器[J];企业导报;2011年10期

5 赵韩;方明刚;黄康;孙奇峰;;齿轮传动参数化建模及动态仿真系统的研究及开发[J];机械传动;2011年08期

6 陈娅婷;;齿轮装置噪声的分析与控制[J];机械制造与自动化;2011年04期

7 汪桂霞;王青松;徐昌杰;;低损耗薄膜背散仪的结构优化[J];光学仪器;2010年04期

8 王萍;徐德红;;注塑齿轮及其模具设计[J];铸造技术;2011年06期

9 薛运梅;;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中齿轮传动项目的教学法[J];教育教学论坛;2011年29期

10 陈德文;陈泽宁;;我的磁力传动器[J];黄金时代(学生族);201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杜立杰;;齿轮摩擦学设计[A];第三届全国青年摩擦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5年

2 张璐;;工业齿轮油的选择与使用[A];第六届摩擦学工矿企业润滑技术工业应用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3 龚存忠;张静;;船用汽轮发电机组齿轮传动的降噪[A];江苏省机械工程学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2年

4 郑自求;梁宁;符纯华;赵虎;杨长牛;贺元成;罗旭东;张红;钟思梅;;DMGH传动装置[A];人才、创新与老工业基地的振兴——2004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蔡兆星;史中利;;《齿轮箱油膜润滑应用探讨》[A];摩擦学第三届全国学术交流会论文集润滑材料部分[C];1982年

6 邓奕;;齿轮噪声产生机理及控制方法[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常山;;运用现代设计方法进行齿轮传动的动态设计研究[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8 唐进元;;齿轮传递误差计算新模型[A];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机械传动分会2008年风力发电论坛论文集[C];2008年

9 武斌;郑站强;石万凯;;转速对齿轮非牛顿流体弹流润滑温升的影响[A];2010年重庆市机械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赵晶文;渠双平;;浅析齿轮传动噪声的成因及对策[A];制造业与未来中国——2002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实习记者 解巍;齿轮行业持续向好 十大产业提供发展机遇[N];中国工业报;2011年

2 记者 刘林 通讯员 张兆明 滕智东;太平洋齿轮传动项目姜堰动工[N];泰州日报;2009年

3 ;需求可观 齿轮市场3年有望达到1000亿元[N];消费日报;2008年

4 晏武英;MTU公司为普惠齿轮传动风扇发动机设计高速涡轮[N];中国航空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李素平;借鉴美国模式 齿协四大举措助推企业成长[N];中国工业报;2006年

6 本报记者 仇国强 通讯员 田其中;“齿轮传动”的功效[N];中国石化报;2001年

7 本报记者 朱丹丹;普惠公司加快在中国发展[N];中国航空报;2011年

8 田中;齿轮协会:改革创新直面国际竞争[N];中国质量报;2007年

9 田中;变革中的齿轮传动行业[N];中国质量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王亨;齿轮工业“十一五”:全面向国际水平靠拢[N];机电商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吕尤;网格型仿生表面形态汽车齿轮抗疲劳性能研究与数值模拟[D];吉林大学;2012年

2 鲍君华;三齿轮联动环板式针摆行星传动虚拟样机及其试验研究[D];大连交通大学;2012年

3 章易程;齿轮乏油传动的摩擦学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4 高创宽;渐开线齿轮传动的混合弹流润滑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5年

5 鲍和云;两级星型齿轮传动系统分流特性及动力学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年

6 李婷;渐开线环形齿球齿轮传动理论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7 张少军;复杂环境下V带和齿轮传动设计优化理论与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8 李绍彬;高速重载齿轮传动热弹变形及非线性耦合动力学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9 崔亚辉;齿轮—转子—滑动轴承系统非线性动力学特性的理论和试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10 李晖;氮化钛涂层的齿面制备工艺及其对齿轮承载能力的影响[D];重庆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矫海静;发动机前端齿轮应力及寿命分析[D];东华大学;2011年

2 谭华;带式啮合介质齿轮传动的实验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3 钟延涛;重型齿轮传动轮体振动与减振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4 徐磊;齿轮传动综合试验测试系统研制[D];重庆大学;2011年

5 方宣琳;正交面齿轮传动弯曲应力分析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年

6 刘振国;含齿形误差的齿轮传动接触分析与修形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7 刘晖;基于参数化的齿轮传动接触有限元分析[D];大连交通大学;2005年

8 王定亚;3000马力电驱动齿轮传动绞车设计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3年

9 张效伟;齿轮传动CAD系统研究与开发[D];华中农业大学;2005年

10 陈乾堂;基于应力波传播理论的齿轮动应力分析[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7204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xiegongcheng/17204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028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