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机械论文 >

滚轮推送机构精度寿命的灰色预测

发布时间:2018-04-27 02:41

  本文选题:滚轮推送机构 + 位置精度 ; 参考:《机械传动》2016年10期


【摘要】:滚轮推送机构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推送物料准确等优点,可在运动空间受到限制、机械手不易操作的地方应用。将滚轮推送机构位置精度的过去及现在已知的或非确知的信息,视作一个灰色系统,通过定期检测滚轮链条首部位置精度的误差值,构成一个原始等间隔数据序列;按灰色系统建模法予以建模,通过累加生成得到单调递增的时间数据序列,据此建立灰色系统GM(1,1)模型白化形式的微分方程。再通过残差模型的修正,提高了计算精度。修正后的GM(1,1)模型可用来预测滚轮推送机构的位置精度寿命。
[Abstract]:The roller push mechanism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small volume, accurate push material and so on. It can be used in places where the motion space is limited and the manipulator is difficult to operate. The past and present known or unascertained information of the position accuracy of the roller push mechanism is regarded as a grey system, and the error value of the position accuracy of the first part of the roller chain is detected periodically to form an original equal-interval data sequence. The grey system modeling method is used to model the grey system, and the monotone increasing time series is obtained by accumulative generation. Based on this, the whitening differential equation of the grey system GM1 / 1) model is established. The calculation accuracy is improved by modifying the residual model. The modified GM1 / 1) model can be used to predict the position precision life of roller push mechanism.
【作者单位】: 南通职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计划项目(05KJD460175) 南通市数字化设计制造公共技术服务平台(CP22013002)
【分类号】:TH13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赵振东;;车辆高里程NVH性能主观评价的灰色理论预测[J];机械设计;2015年06期

2 李业农,施祖康;疲劳寿命的灰色建模研究[J];机械强度;2002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张丽萍;;滚轮推送机构精度寿命的灰色预测[J];机械传动;2016年10期

2 张丽萍;李业农;赵建杰;;某数控车床贴塑导轨直线度误差的灰色预测[J];制造技术与机床;2016年04期

3 高雅璐;;基于灰色理论的寿命预测模型在LabVIEW环境下的仿真研究[J];工业控制计算机;2014年06期

4 赵先琼;孙晓红;付卓;朱贤云;;2E12铝合金板材疲劳寿命的灰色预测[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9期

5 魏超;童水光;费钟秀;;基于灰色模型的电动助力车车架耐振性试验寿命预测[J];振动与冲击;2013年16期

6 徐立;疲劳寿命的灰色逐步优化直接建模方法研究[J];新技术新工艺;2003年06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林逸,马天飞,姚为民,张建伟;汽车NVH特性研究综述[J];汽车工程;2002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楚珊;大型人造卫星照相望远镜位置精度的测定方法[J];仪器仪表学报;1987年01期

2 陈明濂;速度和负荷对机器人位置精度的影响[J];机器人;1988年01期

3 吴志明;提高位置精度的重要途径(用端齿盘发展对称加工)[J];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1989年08期

4 胡涛;提高位置精度的新技术[J];制造技术与机床;1999年09期

5 张云;提高孔位置精度的途径[J];内燃机;2002年05期

6 张云;提高孔位置精度的途径[J];现代机械;2002年04期

7 蒋丽贞;如何提高孔位置精度[J];机械工业标准化与质量;2004年04期

8 崔殿忠;;工业机器人位置精度的三维测试[J];机械工业自动化;1984年04期

9 孙存真,贾文彪,程诚;位置精度对发动机寿命的影响[J];吉林工业大学学报;1993年02期

10 贺相;孔的位置精度及其公差标注的研讨[J];机床;1984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刘晓春;刘长安;;加工高位置精度小孔的一种方法[A];2010年“航空航天先进制造技术”学术交流论文集[C];2010年

2 李玉文;刘戈峰;;激光干涉仪测量数控机床位置精度[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王红;王仕军;;密封槽位置精度简易检测装置[A];2006年第二届七省区市机械工程学会科技论坛暨学会改革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婷;基于道格拉斯—普克算法的线要素简化位置精度均匀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8088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xiegongcheng/18088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c53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