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3T2R冗余驱动混联机构动力学分析
本文选题:冗余驱动 + 混联机构 ; 参考:《机械设计与制造》2016年05期
【摘要】:以一种新型3T2R冗余驱动混联机构为研究对象,采用Lagrange方程法建立了基于工作空间的动力学模型。首先,基于影响系数法建立机构动平台输出速度与各构件运动速度的映射矩阵;然后,基于各构件的速度和位置确定系统的Lagrange方程,完成动力学建模;随后,借助最小2范数法实现机构工作空间的非约束等效广义力到轴向驱动力的优化;最后,基于动力学模型分析机构驱动冗余与非冗余对机构性能的影响。得出冗余驱动时驱动力峰值可降低约44%,且驱动性能显著改善。
[Abstract]:Taking a new type of 3T2R redundant drive hybrid mechanism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 dynamic model based on workspace is established by Lagrange equation method. Firstly, the mapping matrix between the output velocity of the moving platform and the moving velocity of each component is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influence coefficient method. Then, the Lagrange equation of the system is determined based on the velocity and position of each component, and the dynamic modeling is completed. The minimum 2-norm method is used to optimize the mechanism workspace from the equivalent generalized force to the axial driving force. Finally, based on the dynamic model, the effects of the mechanism driving redundancy and non-redundancy on the mechanism performance are analyzed.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driving peak value of redundant drive can be reduced by about 44%, and the driving performance is improved significantly.
【作者单位】: 中北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275486)
【分类号】:TH1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包宗浩;一种混联电路规范化的方法[J];职业技能培训教学;1995年06期
2 董玉亮;混联电路的简化技巧[J];本溪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1期
3 邵良成;求解混联电阻电路的方法新探[J];农村电工;2000年08期
4 张明轩;师少飞;张达;;发光二极管的混联阵列及驱动方式[J];光源与照明;2012年03期
5 朱玲赞;孟艳;;混联电阻电路的一种简单化简方法[J];技术物理教学;2007年03期
6 陈美凤,李贵杰;混联组合阀门的设计、制造与应用[J];中国化工装备;2001年03期
7 张印相;混联电路的简易整理方法[J];现代技能开发;1997年03期
8 樊泽明,黄玉美,高峰;混联机器人回零检测与高精度原点定位方法[J];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2003年01期
9 刘婧芳;黄晓欧;余跃庆;;树状混联机构的约束和运动分析[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4年06期
10 樊泽明,黄玉美,史文浩,彭中波,魏小宁;高精度定位传感器及其在混联切削机器人中的应用[J];西安理工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薛禹胜;李雪明;;交直流混联电网的安全稳定控制[A];2010年电力系统自动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重庆大足县珠溪职中 易天龙;无源混联电阻电路的三种简化法[N];电子报;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伟峰;一种5自由度混联机构的性能分析与设计[D];浙江理工大学;2015年
2 管益龙;基于混联电路的复述识别方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3 黄新帅;基于混联机构的船用螺旋桨加工装置及其控制算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4 马双;一种共轴混联机构运动学性能指标分析与仿真[D];燕山大学;2015年
5 陈小立;混联机器人运动学误差补偿及最优轨迹规划研究[D];中南大学;2014年
6 黄兴强;混联平台型机床的运动学分析和标定方法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7 洪锐;Tricept IV混联机器人控制系统开发[D];天津大学;2009年
8 张庆彪;基于XYZ-3RPS混联机构双刀双面加工装置相关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9 任月颖;六轴混联卧式加工装置结构参数标定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10 冯继刚;混联构型隧道管片拼装机器人的动力学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0831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xiegongcheng/20831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