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力型履带起重机臂架疲劳分析
本文选题:强力型履带起重机 + 臂架 ; 参考:《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硕士论文
【摘要】:由于强力型履带起重机具有作业频繁且受载荷大的特征,容易导致强力型履带起重机某些部件发生疲劳破坏。 随着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的发展,,对履带式起重机的设计和制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满足工作与要求的情况下,小尺寸、轻量化和长寿命设计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臂架是强力型履带起重机典型部件,采用高强度材料有利于提高臂架的疲劳强度,进而提高整个强力型履带起重机的使用寿命。 本文阐述了强力型履带起重机臂架进行疲劳分析的必要性,并对国内外疲劳理论、计算方法和现状进行了阐述,同时也对国内外起重机行业内的疲劳分析的现状进行了介绍。臂架的疲劳分析有必要对在受力情况下的应力分布进行分析。本文采用了三种应力分析方法:基于理论公式的受力分析、有限元模拟和实际应力值测试。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有限元模拟和实测应力值的方法能够较为准确地定性和定量分析臂架的应力分布。 由于强力型履带起重机臂架使用高强度材料,本文还对国产高强度钢管HSM770材料进行了轴向加载疲劳试验和旋转弯曲疲劳试验;试验结果按疲劳数据处理方法进行处理后,得到两种不同加载方式的S-N和p-S-N曲线。最终给出两种不同加载方式的疲劳极限,并通过疲劳数据统计计算给出95%置信度下存活率在50%和90%的?1σ疲劳寿命。此项试验填补了我国高强度钢管缺少疲劳分析数据的空白,可以为相关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 最后提出臂架疲劳分析的步骤,并对强力型履带起重机臂架上的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受力点进行了疲劳分析,最终提出了一个可行的基于理论和实验的疲劳分析方法。此项工作对于履带起重机的研发和设计人员,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Abstract]:As the strong crawler crane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requent operation and large load, it is easy to cause fatigue damage of some parts of the strong crawler cran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modern industry,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the design and manufacture of crawler cranes are put forward. Small size, light weight and long life design are the inevitable trend of future development. Jib is a typical part of strong crawler crane. The use of high strength material can improve the fatigue strength of boom and improve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whole strong crawler crane.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necessity of fatigue analysis for the jib of strong crawler crane, expounds the fatigue theory, calculation method and present situation at home and abroad, and also introduc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fatigue analysis in crane industry at home and abroad. It is necessary to analyze the stress distribution of the arm under the loading condition. In this paper, three kinds of stress analysis methods are used: stress analysis based on theoretical formula, finite element simulation and actual stress measuremen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tress distribution of the boom can be qualitatively and quantitatively analyzed by means of finite element simulation and measured stress. Due to the use of high strength material in the jib of strong crawler crane, the axial loading fatigue test and rotating bending fatigue test of HSM770 steel tube made in China are also carried out, and the test results are processed according to the fatigue data processing method. The S-N and p-S-N curves of two different loading modes were obtained. Finally, the fatigue limit of two different loading modes is given, and the fatigue life of 50% and 90% of the survival rate under 95% confidence is obtained by statistical calculation of fatigue data. This experiment fills up the lack of fatigue analysis data for high strength steel pipes in China and can provide useful reference for relevant personnel. Finally, the steps of fatigue analysis of boom are put forward, and the fatigue analysis of a representative force point on the boom of strong crawler crane is carried out. Finally, a feasible fatigue analysis method based on theory and experiment is put forward. This work has high reference value for the R & D and design personnel of crawler crane.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TH213.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晓昆;前田MC-285CR折叠式履带起重机[J];工程机械与维修;2004年12期
2 ;新型履带起重机[J];建筑机械;2006年20期
3 贺彩宏;余战;;履带起重机:徐重产业发展的又一高点[J];建筑机械;2006年21期
4 ;宇通重工推出履带起重机产品[J];建筑机械化;2008年08期
5 高顺德;;大型履带起重机市场现状及其前景[J];建筑机械化;2008年08期
6 周贤彪;;抚挖重工:中国履带起重机的摇篮[J];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2009年09期
7 ;三一履带起重机第五次成功吊装核电核岛穹顶[J];建筑机械;2010年19期
8 顾树泽;大型履带起重机概况[J];起重运输机械;1984年06期
9 谭兴宜,房启佳;300t履带式起重机在11号高炉大修改造工程中的应用[J];鞍钢技术;1996年04期
10 袁福泉;履带起重机用柴油机两例故障的排除[J];工程机械与维修;200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邱艳峰;于立娟;刘荣升;高英杰;;智能化泵车臂架电液操控技术的开发研究[A];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流体传动与控制分会第六届全国流体传动与控制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2 何先凡;;门座起重机臂架设计浅析[A];人才、创新与老工业基地的振兴——2004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罗超;王琮;任翠青;秦立成;;大型起重船臂架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研究[A];2009年度海洋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9年
4 张诗清;吴懿;;GE1.5MW-sle风机安装机械化施工技术[A];施工机械化新技术交流会论文集(第十一辑)[C];2010年
5 王浩东;陆国贤;倪庆兴;;用动态规划法进行起重机桁架式臂架的结构优化设计[A];中国的经济建设与21世纪的物料搬运技术——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物料搬运分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6 何先凡;;门座起重机臂架设计浅析[A];2004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物流工程与中国现代经济——第七届物流工程学术年会专辑[C];2004年
7 许立新;;大型体育场钢结构工程施工[A];中国钢结构协会四届四次理事会暨2006年全国钢结构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吕奇超;赵海涛;宋晓光;王欣;蔡福海;李西红;;基于单神经元PID的履带起重机功率极限载荷控制[A];自主创新 实现物流工程的持续与科学发展——第八届物流工程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李志建;郑见粹;马文杰;;黑龙江500t浮式起重机技术开发[A];2009海峡两岸机械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9年
10 李志建;郑见粹;马文杰;;黑龙江500t浮式起重机技术开发[A];十三省区市机械工程学会第五届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卓先领;孙影;徐重QUY150履带起重机成功出炉[N];中国工业报;2003年
2 胡林;国产履带起重机的四大差距[N];中国建设报;2005年
3 及 嵇;困扰国产履带起重机四大差距亟待缩减[N];中华建筑报;2006年
4 沈永明;履带起重机发展六大趋势[N];中国工业报;2006年
5 记者 王正喜;“徐重”履带起重机显神威[N];徐州日报;2006年
6 秀平 智银;国产履带起重机面临四大差距[N];中华建筑报;2007年
7 朱文璇 蔡敏;打造履带起重机世界品牌 争做中国制造脊梁[N];中国工业报;2008年
8 ;我国首台自行设计的履带起重机研制成功[N];今日信息报;2003年
9 殷宇晗;市场需求有限 履带起重机勿盲目求大[N];中国工业报;2007年
10 赵晶;国产履带式起重机:如何“吊”得起自己的明天[N];中华建筑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张君;四履带起重机行走装置及动力学仿真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2012年
2 王斌华;基于流固耦合理论的混凝土泵车动力响应与疲劳强度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3 刘晓峰;覆带起重机起升系统双马达同步控制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4 刘健;弹性梁几何非线性问题的位置有限元法及其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5 屠凤莲;动臂变幅塔机奇偶倍率吊钩装置的设计理论[D];河北工业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彭凯;基于柔性约束的履带起重机主臂系统力学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2 余振伟;履带起重机总体参数确定及臂架设计原理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3 时明军;250t履带起重机臂架设计[D];山东大学;2010年
4 田远征;履带起重机准特性曲线的设计原理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5 王东强;基于模糊损伤的履带起重机臂架疲劳寿命评估[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6 许明飞;强力型履带起重机臂架疲劳分析[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7 杨会鹏;履带起重机臂架优化设计及参数化建模[D];东北大学;2009年
8 陈康宁;基于非线性弯曲理论的臂架腰绳作用机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9 柯朝东;大型履带起重机起臂过程的动态性能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10 王永强;履带起重机履带架与地面接触机理研究及下车轻量化[D];吉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0875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xiegongcheng/20875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