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机械论文 >

面向叶轮机气动形状精细设计的伴随方法及其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8-10-19 18:32
【摘要】:精细设计能够进一步提升叶片气动性能和负荷能力。但三维流场分析结合优化算法寻优的叶轮机气动形状设计方法在设计参数多时存在计算量大的问题。隶属于梯度法的伴随方法因计算量与设计参数数目基本无关,近年来在叶轮机气动形状设计领域受到重视。本论文对基于伴随方法的多级叶轮机气动形状设计方法进行研究,以期缩短设计周期,并为三维叶片精细设计提供技术支撑。包括五部分内容,具体如下: 1.一般敏感性模型 比较了伴随方法与传统梯度法计算敏感性原理的异同。结果表明伴随方法的计算量相当于求解两倍的流动控制方程,具有较低的计算成本。进一步利用伴随方法经过代数运算推导了目标函数与设计变量的一般敏感性模型,获得伴随方程、伴随边界条件、敏感性的一般表达式。 2.叶轮机气动形状设计方法 给出了正/反问题目标函数;由罚函数约束压比和流量以保持伴随方法低计算成本优势;选取不存在叶片重构问题的Hicks-Henne峰值函数作为叶片形状扰动参数化方法。在不影响附面层预测合理性的情况下,选用计算量较少的薄层简化粘性体力、壁面函数经验关系式和流动滑移固壁边界等细化一般敏感性模型。进而推导了封闭伴随方程求解所需的伴随排间掺混界面方法,实现多级叶轮机敏感性分析。结合最速下降法寻优,获得了基于伴随方法的多级叶轮机气动形状设计一体化方法,可用于多级叶轮机叶片排气动匹配设计。 3.叶轮机气动形状设计软件 给定三维叶片形状扰动参数化方案,采用代数方法生成简单H型网格。利用时间推进法和有限体积法求解薄层简化N-S方程和伴随方程;根据特征速度传播方向给定边界条件;采用局部时间步长、多重网格和二阶/四阶光顺等方法加速数值求解收敛速度。借助复变函数方法,由流场和伴随场后处理计算敏感性值。结合最速下降法寻优,并由形状扰动参数化方法更新叶片几何。最终开发了多级叶轮机三维粘性气动形状设计软件,包含三个子求解器,分别求解薄层简化N-S方程、伴随方程和敏感性。 4.模型、方法及软件验证 首先,以NASA35号跨音压气机级考核流场求解程序。其次,以涡轮环形叶栅和1+1/2级轴流压气机两个算例,选取反问题目标函数,分别由伴随方法和有限差分方法计算敏感性值。最后,再次以涡轮环形叶栅和1+1/2级轴流压气机两个算例实施反问题优化设计。结果表明,流场求解程序能够捕捉关键流动特征,且主要气动性能参数与试验值符合良好;伴随方法和有限差分法的敏感性值误差不超过10%,满足工程精度需求;反问题中优化后的叶型与目标叶型基本重合,且二者压力分布一致,由此验证气动形状设计方法及软件的有效性。 5.叶轮机气动形状精细设计应用探索 在给定压比和流量下,叶轮机性能追求高气动效率。以进、出口质量平均熵增为目标函数,以压比和流量作为约束,初步尝试叶轮机三维叶片精细设计。算例包括NASA67号风扇转子叶片、NASA35号跨音压气机级、1+1/2级轴流压气机、5+1/2级跨音压气机、1+1对转涡轮前三排叶片。优化后绝热效率分别提高1.38、1.41、0.91、1.30和0.42个百分点,流量和压比大致在容许范围内。分析性能提升的机制,跨/超音流动中通过减小峰值马赫数、降低激波强度以及削弱流动分离等提高气动性能;亚音流动中通过改善攻角分布等减小流动损失。 最后,总结论文工作,并对以伴随方法为核心的叶轮机气动形状设计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TK14;TH4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殷明霞;刘群辉;桂幸民;;利用Bezier样条曲线进行叶轮机可视化设计[J];航空动力学报;2006年01期

2 季路成;;对转叶轮机技术挑战分析[J];推进技术;2007年01期

3 杨小贺;单鹏;;风扇与轴流离心压气机一体化通流设计方法[J];航空动力学报;2010年02期

4 杨小贺;单鹏;;两类对转风扇的设计与气动特征数值研究[J];航空动力学报;2011年10期

5 张健;计算流体力学在航空叶轮机设计中的应用[J];航空科学技术;1999年04期

6 徐卫亚,刘世君;岩石力学参数反分析的变分伴随方法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年02期

7 稻石敦 ,江口弘文 ,山下忠 ,王永寿;导弹制导控制系统性能评估[J];现代防御技术;1993年06期

8 周铸,陈作斌;基于N-S方程的翼型气动优化设计[J];空气动力学学报;2002年02期

9 季路成,陈江;叶轮机设计的缘线匹配理论及方法[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5年01期

10 刘锋;罗佳奇;蔡晋生;;基于粘性伴随方法的涡轮叶片二次流损失优化设计[J];航空工程进展;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峰;黄顺祥;胡非;陈海平;;用伴随方法对毒气泄漏事件进行危害评估[A];2003年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学术年会、“安全健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专题交流会、全国第三次安全科学技术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3年

2 黄顺祥;刘峰;胡非;程金星;董滨江;;基于伴随方法对核燃料运输方案的风险评估[A];第11届全国计算机在现代科学技术领域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3 周铸;陈作斌;;基于N-S方程的翼型优化设计方法研究[A];计算流体力学研究进展——第十一届全国计算流体力学会议论文集[C];2002年

4 黄思训;韩威;;不可微预报系统的广义变分同化方法[A];第十六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C];2002年

5 熊俊涛;杨旭东;乔志德;朱标;;高升阻比跨声速弹性机翼气动外形优化设计方法研究[A];第十届全国空气弹性学术交流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6 刘峰;宋黎;;基于伴随方法的化学风险评价模式系统[A];'2006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7 刘峰;黄顺祥;胡非;陈海平;;用伴随方法对毒气泄漏事件进行危害评估[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8 黄顺祥;刘峰;朱琦;;化学危害预警技术平台[A];200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C];2008年

9 ;航空推进系统专业发展[A];航空科学技术学科发展报告(2006-2007)[C];2007年

10 唐智礼;;含有非确定性的大型民机鲁棒气动优化设计方法[A];大型飞机关键技术高层论坛暨中国航空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李昕泽;精细设计 精心施工 满足市民休闲健身需求[N];鹤岗日报;2011年

2 ;建筑成瑰宝 精细设计琢天工[N];计算机世界;2008年

3 石家庄 张道用;数字表电源精细设计实验[N];电子报;2004年

4 开彦;中小套型需要公平理念与精细设计[N];中国房地产报;2007年

5 记者 刘垠;SGI推出全新旗舰产品Altix~(&Reg) 4000平台[N];大众科技报;2006年

6 本报特约记者 许立泉;“精细设计”雕琢世界最高面板堆石坝[N];人民长江报;2006年

7 记者 聂焱;建精品街区 树立城市新形象[N];郑州日报;2006年

8 记者 李兵邋通讯员 郎淑敏;精细设计 高效开发[N];中国石油报;2008年

9 木易 广文;有实力就能拼细节[N];中国计算机报;2005年

10 英文;五“精”内涵细节制胜[N];科技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李伟伟;面向叶轮机气动形状精细设计的伴随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2013年

2 张爱军;最优变分伴随方法及在近岸水位资料同化中的应用[D];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2000年

3 吕咸青;海洋数值建模中伴随方法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0年

4 曹艳华;四维变分资料同化的降维方法及在海洋资料同化中的应用[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5 李冬霜;利用酶促缩聚与ATRP相结合的方法合成嵌段共聚物[D];吉林大学;2006年

6 胡运聪;振动叶栅非定常流动数值模拟与叶片颤振分析[D];西北工业大学;2003年

7 杨婷婷;基于集料功能设计的水泥石界面性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焦华宾;叶轮机非定常边界层数值模拟[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2 徐辉;非线性优化方法在数值模式敏感性分析中的应用[D];中国海洋大学;2003年

3 陈全发;Runge-Kutta-Nystr(?)m方法的若干新性质与阶结果[D];湘潭大学;2007年

4 王庆业;伴随方法同化南中国海垂直混合系数[D];中国海洋大学;2002年

5 胡应交;民用大涵道比风扇气动设计[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6 安凯琦;一类地下水耦合模型反问题的伴随反演方法[D];复旦大学;2012年

7 陈春峰;叶轮机械三维流动数值模拟的并行算法与集群系统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2年

8 简舜;建筑局部的美学意义探寻[D];重庆大学;2004年

9 武奕陈;从传统文化研究谈生活用品的再设计[D];中国美术学院;2009年

10 金敏;闪电产生NOx排放量估算及基于伴随模型的源反演敏感性分析[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2820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xiegongcheng/22820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e3c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