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T2R混联机构运动学性能分析
[Abstract]:The 5-degree-of-freedom hybrid mechanism consists of a completely isotropic three-dimensional moving parallel mechanism and a 2-degree-of-freedom rotating series mechanism. The position of the end of the hybrid mechanism is determined by the two parts, and the attitude is completely determined by the series part. Firstly, the number of degrees of freedom of the mechanism is solved, and the properties of degrees of freedom are analyzed by using spiral theory. Then, the driving pair of the mechanism is selected to judge that the fifth rotating pair of the branch chain of the parallel module is a negative pair, which simplifies the parallel module and facilitates the subsequent analysis. Finally, the kinemat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ybrid mechanism are analyzed, the velocity Jacob matrix is obtained by using the motion influence coefficient, and the workspace and singular configuration of the mechanism are analyzed. The mechanism has the advantages of decoupling kinematics, convenient calculation and real-time motion control. At the same time, the mechanism has large working space and no singular configuration, so it has a good application prospect.
【作者单位】: 江南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江苏省食品先进制造装备技术重点实验室;宁波广播电视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机械系统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905075) 机械系统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资助项目(MSV201407) 江苏省食品先进制造装备技术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资助项目(FM-201402)
【分类号】:TH1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高云峰;吕明睿;周伦;李瑞峰;;一种五自由度混联机器人运动学分析[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14年07期
2 李菊;赵德安;沈惠平;邓嘉鸣;蒋益兴;徐伟;;多喷枪协同式喷涂五轴混联机器人设计[J];农业机械学报;2012年04期
3 王英;李秦川;武传宇;胡旭东;;一种具有各向同性的3-PPRRR移动并联机构[J];中国机械工程;2009年10期
4 ;A general methodology for mobility analysis of mechanisms based on constraint screw theory[J];Science in China(Series E:Technological Sciences);2009年05期
5 姜铭;孙钊;秦康生;朱望东;;混联机器人的分析与研究[J];制造业自动化;2009年01期
6 杜玉湘;陆启建;刘明灯;;五轴联动数控机床的结构和应用[J];机械制造与自动化;2008年03期
7 王艳,孟祥志;三杆混联数控机床的运动学研究[J];中国机械工程;2005年15期
8 黄玉美,高峰,史文浩;混联式数控机床的发展[J];制造技术与机床;2001年08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高振;空间三自由度并联/混联机构构型、性能与若干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崔培;3-RPS+RP五自由度混联机械臂机构学分析与仿真研究[D];燕山大学;2011年
2 万海波;五自由度机械手运动性能及动力学分析与仿真[D];河北工业大学;2007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浩峰;曹毅;陈海;秦友蕾;丁锐;;3T2R混联机构运动学性能分析[J];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06期
2 赵世英;王梦圆;陈永辉;陶龙;陈yN;刘谦;;小幅面广告标牌雕刻机的结构设计[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年33期
3 伍文进;;UG NX叶轮加工及MCV850-5五轴加工中心后置处理的研究[J];机床与液压;2016年22期
4 秦友蕾;曹毅;陈海;;解耦混联机构的构型综合[J];机械科学与技术;2016年11期
5 鲁岩;薄瑞峰;冯鹏升;李瑞琴;;一种大摆角五轴联动混联机床设计及运动学分析[J];机械传动;2016年10期
6 曹毅;秦友蕾;陈海;周辉;李保坤;;Structural Synthesis of 3T2R Five-Degree-of-Freedom Hybrid Mechanism[J];Journal of Donghua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2016年03期
7 刘敏;;基于PowerMILL自动编程的多轴数控机床加工[J];科技视界;2016年16期
8 曹毅;秦友蕾;陈海;曹浩峰;;完全解耦2T3R并联机器人机构型综合方法[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05期
9 曹浩峰;曹毅;秦友蕾;丁锐;;新型完全各向同性3T并联机构及其特性分析[J];中国机械工程;2016年10期
10 张将;秦训鹏;胡泽启;;一种选择性柔性五自由度机器人的运动学分析[J];机床与液压;2016年09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叶果;面向生物工程的精密定位机构及其动力学特性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晓润;一种支链含球面副的三自由度并联机构运动性能与仿真研究[D];中北大学;2016年
2 刘云郎;焊接机械臂运动轨迹多目标优化[D];华东交通大学;2016年
3 郝亮亮;一种新型3-RPSR并联机械手的设计与研究[D];中北大学;2016年
4 崔浩洋;一类三自由度柔性并联机构分析与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6年
5 魏心友;SCARA机器人多目标优化设计研究[D];上海工程技术大学;2016年
6 田怀玉;两种含平面分支六自由度并联机构的弹性变形与刚度研究[D];燕山大学;2016年
7 王勇杰;多自由度机械臂结构参数优化[D];北京理工大学;2016年
8 傅国栋;一种机械手的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
9 陈福洋;软管插拔机械手及其自动对标装置开发与应用[D];上海应用技术学院;2015年
10 武杰文;码垛机器人静力学及动力学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菊;赵德安;沈惠平;邓嘉鸣;蒋益兴;徐伟;;多喷枪协同式喷涂五轴混联机器人设计[J];农业机械学报;2012年04期
2 阳方平;李洪谊;王越超;陈鹏;王雪竹;;一种求解冗余机械臂逆运动学的优化方法[J];机器人;2012年01期
3 李发忠;赵德安;张超;姬伟;;基于CAD的喷涂机器人轨迹优化[J];农业机械学报;2010年05期
4 伞红军;钟诗胜;王知行;;一种新型五轴并串联机床的工作空间分析[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10年02期
5 梁铖;刘建群;;五轴联动数控机床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J];机械制造;2010年01期
6 杜玉湘;陆启建;刘明灯;;五轴联动数控机床的结构和应用[J];机械制造与自动化;2008年03期
7 陈伟;赵德安;汤养;;自由曲面喷漆机器人喷枪轨迹优化[J];农业机械学报;2008年01期
8 周延佑;陈长年;;工件倒置型机床的新发展[J];制造技术与机床;2007年10期
9 周延佑;陈长年;;新理念催生新结构——IMTS2006观后感之三[J];制造技术与机床;2007年06期
10 李秦川;武传宇;沈卫平;胡旭东;朱祖超;黄真;;新型3-P_CR_NS球面3自由度并联机构[J];机械工程学报;2006年1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立杰;两自由度并联机器人的性能分析及尺寸优化[D];燕山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莫贤;基于螺旋理论的3-PRS并联机构的运动学建模及仿真[D];扬州大学;2009年
2 张楠;基于并联运动平台的平衡训练系统的控制与仿真[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3 郭耸;水平四自由度装配机器人的设计及其运动学和动力学仿真分析[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4 周仁和;3-RPS并联机器人及其变型2-RPS+PSR并联机器人运动学性能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车文龙;任树棠;;关于机构运动学解法的讨论[J];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2006年03期
2 郝晋生,寇子明;耙取机构运动学的综合分析[J];山西矿业学院学报;1995年03期
3 朱建生;潘光;;一种基于李特-吴方法求解并联机构运动学正问题的方法[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4 宗志坚,,戴同,周济;连杆机构运动学统一建模及通用系统设计[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1996年04期
5 孔建益;廖汉元;;平面Ⅲ级机构运动学最优综合通用程序[J];武汉钢铁学院学报;1991年03期
6 朱俊恒;王民科;;关于图解运动学的探讨[J];包头钢铁学院学报;1983年Z1期
7 秦伟,左永刚,伍驭美;多功能机构运动学和动力学参数测试装置的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1年06期
8 余晓流;储刘火;岑豫皖;;平面两自由度并联机构运动学标定研究[J];中国机械工程;2007年06期
9 郑轶雄;王宇晗;石t
本文编号:25122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xiegongcheng/25122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