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机械论文 >

核电站常规岛循环水泵驱动新型减速器设计研究

发布时间:2019-09-16 15:46
【摘要】:核电站常规岛循环水泵驱动减速器在我国主要依赖进口,对它的设计研究工作刚刚起步。该减速器是针对核电站的特殊工况单独设计的,因其传递的功率大,故具有体积大、质量大的特点。循环水泵驱动新型减速器是在普通行星减速器基础之上的创新,它采用了新型传动方案——径向二级行星传动,它比普通行星减速器体积小、重量轻,随传动比的增加这种优点更明显,但传动效率受传动级数的影响有所降低。 径向二级行星传动由高速级定轴传动和低速级行星传动组合而成。高速级定轴传动是由行星传动中行星架固定转化而来,具有行星传动的结构形式,齿轮参数、疲劳强度及传动效率的计算也与行星传动的相同,因此可以称之为假行星传动或类行星传动。这也是把这种定轴传动和行星传动组合的形式称为径向二级行星传动的原因。 根据确定的传动方案和总成方案,分析各个齿轮的受力,计算接触疲劳强度和弯曲疲劳强度。由于是径向二级传动,所以不可避免出现多个构件同轴线的结构,且固定轴零件和回转轴零件相互交错,这种结构不容易实现。利用轴承嵌套的形式可以实现多构件同轴问题,但它的结构非常复杂。考虑行星传动中需要均载结构的特点,把其中的某个零件设计为浮动构件,这样可以减少轴承嵌套的数量,甚至避免轴承嵌套的结构。按照传动方案,高速级传动的内齿轮与低速级传动的外齿轮是固连在一起的,力和运动就是依靠内、外齿轮从减速器的高速级传递至低速级。为了减小减速器的径向尺寸,把内、外齿轮设计成一体的结构,考虑零部件的安装问题把内外齿轮垂直轴线切成两半,内外齿轮安装完成后把两半用螺栓杆连接起来,中间加碟簧,实现了轴向浮动。 行星轮的均载涉及到传动的平稳性和可靠性,是行星传动中必须考虑的问题。均载机构的设计打破了以往设计只考虑了径向均载的情况,同时考虑了轴向均载的情况,对传动更为有利。 润滑冷却系统是大功率传动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通过热平衡计算得总的润滑油量,如何分配这些润滑油才能使各润滑点得到所需的润滑油量是个难题,因为管路结构复杂且管路尺寸受传动构件尺寸的限制。本文创造性的运用管路直径的“反求法”对润滑油流量进行了分配,在求得管路直径后通过正算验证了各处的流量,通过数据对比说明“反求法”是流量分配的有效方法。
【图文】:

云图,行星架,云图


c )d)图 4- 1 行 星 架 结 构 简 图 连 接 可 靠 , 能 传 递 较 大 力 矩 。 有 限 元 分 析 架 一 般 满 足 强 度 要 求 , 却 不 满 足 刚 度 要 求 传 动 的 正 常 工 作 。 利 用 An s y s 软 件 对 行 星 如 图 4 - 2 、 图 4 - 3 所 示 。 图 4- 2 为 行 星 架 的

云图,固定架,云图,工学


哈 尔滨 工 业 大学 工学 硕士 学位 论文 从 图 4 - 2 中 可 以 看 出 行 星 架 的 最 大 变 形 发 生 在 侧 板 1 的 外 圆 周 上 , 变 形 量为 0 . 0 3 9 6 m m 。图 4- 3 为 固 定 架 的 变 形 云 图 ,, 从 图 中 可 以 看 出 变 形 发 生 在 侧 板 2 的 外 圆 周上 , 变 形 量 为 0. 2 1 m m 。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TH132.4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钟贤和;张力;伍成波;;较大流量多支管流量分配实验与数值模拟[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1期

2 赵晴川;马东森;;并联管组流量分配的离散型算法及其应用[J];锅炉技术;2010年02期

3 庞力平;孙保民;王波;朱众勇;李亚洁;;径向引入方式下联箱并联分支管中两相流流量分配计算[J];化工学报;2009年12期

4 莫爱贵;行星减速器齿轮系均载及工艺分析[J];机床与液压;2002年02期

5 朱玉琴;;并联管组流量分配规律的研究[J];节能;2006年02期

6 张涛;;行星齿轮传动均载的研究[J];机械科学与技术;2008年09期

7 罗宁,陈印庭;波纹管密封液压杠杆联动行星齿轮均载机构[J];机械科学与技术;1996年01期

8 徐恺;邓效忠;张发玉;苏建新;;基于直廓内齿轮的行星轮系传动误差分析[J];机械设计;2009年09期

9 王丽娟;黄清世;邹雯;;齿轮发展研究综述[J];机械研究与应用;2008年01期

10 杨先亮;吕玉坤;叶学民;;并联管路特性及流量分配综合实验系统[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年09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于广滨;航空用微小型减速装置多目标优化设计及性能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蒋仁科;同轴双输出行星齿轮减速器研发设计及分析[D];重庆大学;2007年

2 赵飞;三相五环减速器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3 吕晓丹;EBZ135掘进机行星减速器结构优化设计[D];太原理工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5362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xiegongcheng/25362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486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