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机械论文 >

过滤器性能测试系统研制

发布时间:2020-02-05 00:27
【摘要】:过滤器是液压系统中用以控制油液污染度的重要元件,它的作用是滤除油液中的固体颗粒污染物,使油液的污染度控制在关键液压元件能够耐受的限度以内,以保证液压系统的工作可靠性和延长元件的寿命。由于过滤产品暴露的质量问题比较严重,与发达国家产品相比差距很大,过滤产品性能试验日益引起用户及生产厂家的重视。因此,建立过滤器性能测试系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研制过滤器性能测试系统,不仅能够为开展影响过滤性能因素的研究提供条件保障,同时对液压系统油液颗粒浓度的分析与在线监测以及高精度油温控制技术的深入研究将促使液压系统性能提高。 本论文研制了一套过滤器性能测试系统,用于对液压过滤器进行多次通过试验、压降流量特性试验以及滤芯抗流动疲劳特性试验,评定过滤器的各项性能指标,包括过滤精度、压降流量特性、纳污容量以及滤芯的抗流动疲劳特性。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章,以国内外文献为基础,分别介绍了过滤器性能测试技术的国内外现状,以及过滤器性能测试试验台的国内外研究进展。简要介绍了研制过滤器性能测试系统的难点问题,阐述了课题的目的与意义、主要研究内容及难点。 第二章,从功能需求出发,对过滤器性能测试系统进行了总体设计,包括系统技术指标及评定参数分析、液压回路原理设计和优化、系统技术要求分析以及关键液压元件的选型与设计。针对于设计制造过程中的几个关键技术,油路中试验颗粒的沉降以及尺寸改变问题、试验装置的全电脑控制以及共同试验基准的保证问题,对其进行了阐述并给出了解决方案。 第三章,设计开发了过滤器性能测试监测控制系统,包括测控系统信号汇总、上下位机选型、PLC实时监控系统软件设计以及上位机软件设计。PLC实时测控系统软件可以分为四个模块:通讯模块、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处理及过程控制模块(含相关控制算法)以及安全保护模块等。上位机软件实现了人机交互界面设计、基于DataSocket技术与OPC服务器通讯、数据处理、试验数据库管理以及试验报表创建等功能。 第四章,结合过滤器性能测试系统的结构特点,建立液压系统颗粒污染控制模型,对影响油液颗粒浓度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得出滤器上游颗粒浓度维持稳定的条件为保持稳定的系统油液体积。在过滤器性能测试试验台上,开发了油液颗粒浓度在线监测系统,并进行了油液颗粒浓度控制试验。模型计算与试验结果比较表明,两者的趋势基本一致,在一段时间后,滤器上游的颗粒浓度均能够达到平衡状态,且在各个试验点上都非常接近,说明污染控制模型推导过程中所作的假设是合理的,可以用于液压系统颗粒污染物浓度变化的预测和监控。但是在达到平衡状态的时间上,两者相差很大。在保持系统油液体积稳定的情况下,微调污注流量,能够很快地使滤器上游颗粒浓度维持在平衡值附近,快速地满足试验的要求。 第五章,针对过滤器性能测试液压系统建立了温度被控对象以及三通比例水阀的数学模型。液压系统油温控制对象是典型的一阶滞后环节,具有大惯性、大滞后以及参数时变等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参数自整定PID的油液温度控制策略,并在MATLAB/SIMULINK进行了参数自整定模糊PID控制器的设计以及油液温度控制的仿真分析。仿真结果显示,采用参数自整定模糊PID控制算法对液压系统油液温度进行控制,油温静态误差小,且控制器具有不依赖系统模型,对系统时变参数不敏感等优点。将模糊推理规则构造成查询表,存储在PLC中,通过简单的查表与插值计算实现参数自整定模糊PID算法。在过滤器性能测试试验台上进行了油液温度控制试验,变工况下,液压系统油液温度能有效控制在40±2℃范围内。 第六章,概括了全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和成果,并展望了今后需进一步研究的工作和方向。
【图文】:

变流量,测试中心,国际,颗粒计数器


其实际工况的环境下进行。国际过滤$1J试中心 (IntemationalFilter介 stingserviees)研制的变流量循环多次通过试验台如图1.1所示。该系统布置了在线颗粒计数器,流量测试范围为5一looL/min,压差△P<Z000kPa,变流量频率从0.IHz到IHz。该系统能够支持特定环境下的变流量多次通

公司,过滤器,国际,浓度稀释


硕卜’学位论文第I草,操作参数稳定性好,能够为过滤器测试提供较可信的数据图1.1国际过滤测试中心(IFTs)变流量循环多次通过试验台国BonavistaTechnologieS公司研制的颗粒计数多次通过试验台遵循国际889一1999,如图1.2所示。试验系统流量范围为0.25一760L/min,过滤器两端.SMPa,浓度稀释比可达99:1,在线计数通道为32路。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TH13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龚烈航,豆立新;野外作业机械液压系统污染全寿命监控[J];矿山机械;1995年06期

2 赵允;液压系统油液污染与控制[J];工程机械;1992年09期

3 李海波;;工程机械液压系统油液的污染与控制[J];山西建筑;2007年35期

4 袁野;;液压油污染的原因与控制[J];农业机械;2009年03期

5 郑明;;液压系统常见故障成因浅析[J];科技传播;2011年10期

6 张志军;纪建伟;曲丹丹;;一种光阻法颗粒计数器的研制[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7 吴文健,李振义;液压系统油液污染的分析与控制[J];农机使用与维修;2001年02期

8 苏欣平;肖云魁;曾锐利;王通;陈锦耀;;煤矿机械液压系统油液污染的控制[J];机床与液压;2009年08期

9 吴随安;;液压系统油液的污染与控制[J];科技资讯;2010年12期

10 刘涛;严莹;;液压油污染在线监测研究[J];硅谷;2008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于领军;房琳;苑海涌;;直升机液压系统油液污染的危害及维护措施[A];第八届全国设备与维修工程学术会议、第十三届全国设备监测与诊断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2 全立新;谢东青;黄晓东;;在线滤油装置在宣钢炼铁厂液压系统的应用[A];2009年河北省冶金学会炼铁技术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郑长松;马彪;孙宪林;剧引芳;;液压系统污染控制动平衡研究[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上)[C];2005年

4 刘增东;庆文奎;;设备液压系统漏油的防治[A];矿山建设工程技术新进展——2009全国矿山建设学术会议文集(下册)[C];2009年

5 王向欣;;液压油污染的分析与治理[A];2007年河北省轧钢技术与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6 杨大海;;连铸机液压系统的维护与管理[A];设备管理与维修实践和探索论文集[C];2005年

7 袁才富;彭沪海;;重点工程液压系统油介质及污染源控制的体会[A];液压(液力)用油品质及污染控制技术论文集[C];2004年

8 王红兵;;BT8.3型铁路起重机液压系统设计计算[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梅宏伟;屠威;张志宇;杨成刚;;立磨液压系统发热原因及改进[A];2009全国水泥立磨技术和装备研讨会文集[C];2009年

10 陈俊峰;王平军;;压平机的液压系统设计与分析[A];中国航空学会控制与应用第十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菊文;雷诺公司召回部分梅甘娜及拉古那轿车[N];中国质量报;2008年

2 朱冰;汽车防抱制动系统自主研究结硕果[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7年

3 周学敏 张丽;安叉成功研制国内最大吨位叉车[N];中国工业报;2010年

4 程京文;挖掘机转向迟缓的排除方法[N];中国交通报;2008年

5 徐工研究院 杨春雷 尹国会;浅谈工程机械液压系统的泄漏原因及对策[N];中华建筑报;2005年

6 李冬梅 金文胜;液压系统须“五防”(上)[N];湖南科技报;2008年

7 张清;新钢钒热轧板厂液压油路改造出实效[N];中国冶金报;2008年

8 刘双霞;如何做好工程机械液压系统保养[N];中国水利报;2006年

9 中铁十八局集团公司 黄旭升;负载敏感控制技术在TBM液压系统中的应用[N];中国建材报;2010年

10 蒋冬青;水泥机械液压系统的污染及控制[N];中国建材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峰;基于海水压力的水下液压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2 刘静;挖掘机器人虚拟样机建模技术及其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3 唐宏宾;混凝土泵车泵送液压系统故障诊断关键技术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4 张飞铁;无级变速器湿式离合器系统起步控制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5 沈建军;双钢轮压路机动态特性分析及惯性负荷的抑制[D];长安大学;2009年

6 李厦;基于Petri网的故障诊断技术研究及其在液压系统中的应用[D];同济大学;2006年

7 姚静;锻造油压机液压控制系统的关键技术研究[D];燕山大学;2009年

8 胡志坚;钻机负载自适应液压控制系统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9 黄长征;300MN模锻水压机动梁驱动系统动态响应特性及速度控制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10 马鹏飞;全液压推土机液压行驶驱动系统动力学研究[D];长安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建勋;乳化液自动反冲洗高压过滤站的设计与仿真[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2 王伟;液压系统污染度分析及其软件实现方法的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9年

3 宿强;MXG350型采煤机牵引部液压系统的泄漏控制研究[D];贵州大学;2008年

4 张晓军;叉车液压系统的设计及液压故障诊断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5 邵勇;过滤器性能测试系统研制[D];浙江大学;2012年

6 陈宏波;举升液压系统数控模拟试验台的设计与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2年

7 华徐勇;基于ARX的液压系统CAD软件的开发[D];大连理工大学;2003年

8 陈耿彪;动态神经网络在液压系统模型辨识中的应用[D];长沙理工大学;2005年

9 王龙鹏;基于DSP的液压系统状态监测[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年

10 陈宇;陶瓷压砖机液压系统仿真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5764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xiegongcheng/25764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19e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